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39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148篇
预防医学   6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2篇
  2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徐娜  霍飞  刘长娜  盛艳霞 《疾病监测》2011,26(2):103-105,109
目的 构建天津市梅毒月发病率预测的ARIMA模型,为梅毒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利用天津市1996 - 2008年梅毒月发病率资料,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包,拟合构建最佳ARIMA模型。利用2009年梅毒月发病率资料对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评价,并对天津市2010年月梅毒发病率进行预测,构建梅毒月发病率预测最佳模型,为今后梅毒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结果 拟合ARIMA(2,1,0),(0,1,1)模型为天津市梅毒月发病率预测的最佳模型,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预测值与实际值较为接近,且实际值均在预测值的95%可信区间范围内。 结论 ARIMA模型能较好的预测梅毒发病率的变化趋势,为梅毒预防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2.
音乐干预对慢性情绪应激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音乐干预对情绪应激大鼠血浆皮质酮和IL-1β含量的影响.②方法 经过4天适应期后,对大鼠进行定时喂水训练1周,随后进入以空瓶刺激作为应激源的为期2周的情绪应激期,测定大鼠血浆中皮质酮和IL-1β含量.③结果 模型组皮质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音乐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音乐模型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IL-1β含量变化:对照组高于模型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音乐组和音乐模型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P<0.01),音乐组显著高于音乐模型组(P<0.05).④结论 音乐干预可能降低情绪应激状态下大鼠血浆皮质酮的含量,增加内源性IL-1β的释放,对抗应激引发的免疫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73.
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发展大体经历以下4个阶段:(1)奠基阶段:先秦两汉时期,各医家认为外感和内伤因素均可以导致中风病的发生,为中风病病因病机理论的形成奠定基础。(2)形成阶段:晋隋唐时期,拓展了中风病的病因病机理论,其中巢元方的"风邪入脑"和孙思邈的中风"由热引起"理论,为中风病病因病机的发展开拓思路。(3)发展阶段:宋金元时期,医家提出了"心火暴甚""气血自虚""痰湿生热"理论,丰富内因导致中风病发生的理论。(4)完善阶段:明清时期,重在调整和充实前人的理论内涵,逐渐认识到中风病是由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力所伤以及气候环境等因素导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在本为阴阳两虚、气血亏虚、脾肾两虚、肝肾阴虚,在标为风痰蒙窍、肝风内动、风火相煽、气血逆乱、上冲于脑。初步形成了中风病之因机认识的基本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74.
75.
目的 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外周血中髓样抑制细胞(MDSC)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吉林省肿瘤医院69例NHL患者和21名健康人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通过抗CD11b、CD33、CD14、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等不同荧光抗体组合来鉴定MDSC的细胞表面标志,应用免疫磁珠技术富集MDSC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精氨酸酶1(Arg-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采用体外增殖实验检测T细胞功能,分析MDSC水平与NH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应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统计数据.结果NHL患者外周血中存在高水平的CD11b+CD14+CD33+细胞群,细胞形态属于单个核细胞.NHL患者和健康对照组CD11b+CD14+CD33+MDSC比例分别为(42±10)%和(34±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0.300,P=0.005).CD11b+CD14+CD33+细胞和CD11b+CD14+CD33-细胞中Arg-1、COX-2和iNOS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2±0.04和1.00±0.25(t=6.095,P=0.024),3.03±0.45和1.00±0.78(t=7.766,P=0.016),0.29±0.11和1.00±0.04(t=1.987,P=0.209).该群细胞具有抑制T细胞增殖的能力.MDSC在不同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的患者中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36,P=0.049),在不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血清乳酸脱氢酶、体力状况评分及β2微球蛋白的患者中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NHL患者外周血中存在高水平CD11b+CD14+CD33+细胞,表达髓样细胞特征性蛋白,具有抑制T细胞增殖的功能,符合MDSC特性,其水平与IPI评分有关.MDSC可能作为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用于NHL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和脑电图(EEG)检测在非外伤性昏迷患儿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26例昏迷患儿[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8分]早期进行双侧正中神经的SEP检测和EEG检查,随访6个月后进行预后分析。结果:①26例昏迷患儿SEP11例正常,15例(58%)异常,SEP的异常均表现为皮层电位N20异常,其中6例皮层N20波缺失;26例患儿EEG结果均为异常,其中5例为背景活动低电压,1例为弥慢性0活动,20例为弥漫性8慢活动;②SEP正常的11例中,9例预后良好,2例(18%)预后不良,SEP异常的15例中,14例(93%)预后不良,其中6例死亡,5例EEG为背景活动低电压患儿的SEP均严重异常,预后最差。结论:①早期对非外伤性昏迷患儿的预后判断SEP优于EEC;②SEP皮层电位N20波缺失,同时EEG为背景活动低电压患儿,预后最差;③SEP对非外伤性昏迷患儿在早期判断预后是一种客观、有效方法,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7.
随着近年来孕妇以及孕妇家属对无痛分娩需求量的增加,人们越来越重视产程护理。临床通过进行音乐干预,来改善产妇分娩时的心理状态。通过不同音乐来减少产妇的负性情绪。例如,可以让产妇在分娩中唱歌,也可以为孕妇播放喜爱的音乐,通过这种方式来转移注意力,从而减轻疼痛感。本研究认为音乐干预能在分娩过程中减轻疼痛,促进自然分娩,稳定产妇的生命体征,减轻产妇的焦虑情绪,改善婴儿行为。所以,开展音乐镇痛分娩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8.
患者女,55岁,因"左侧肢体无力5d,加重伴意识障碍1d"于2020年11月27日急诊收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5d前出现左侧肢体无力,无法行走,同时出现胸闷、胸痛症状,就诊于外院,予以抗血小板聚集、降脂、降颅内压、扩张冠状动脉等治疗;1d前神经系统症状加重伴意识障碍.既往高血压病史11余年,平素规律服用富马酸比索洛尔,血压控制在140~150/80~90 mmHg(1 mmHg=0.133 kPa);冠心病病史10余年,两年前因急性心肌梗死植入冠状动脉支架1枚;同期经心脏彩超检查发现卵圆孔未闭、肺动静脉瘘;行肺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提示右肺中叶肺动脉完全闭塞.  相似文献   
79.
80.
糖原累积病Ⅰa型(GSD Ⅰa)是由于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亚基(G6PC)基因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临床罕见。本文报道1例GSD Ⅰa型患者病程中出现双下肢无力、疼痛、行走困难、蹒跚步态, 实验室检查提示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升高、严重维生素D缺乏、肾脏损害等, 考虑骨软化症, 经过补充维生素D、补钙、口服碳酸氢钠纠酸以及原发病综合管理等治疗, 症状完全缓解。提示对于不明原因的肌无力伴骨痛患者, 需要警惕骨软化症可能, 早期识别和治疗该病有助于改善预后;GSD Ⅰa患者需定期监测维生素D水平、碱性磷酸酶、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以及肾脏评估等, 积极纠正可能存在的维生素D缺乏、钙磷及酸碱代谢紊乱等, 同时加强GSD Ⅰa代谢紊乱的综合管理, 以期降低骨软化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