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发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ST segment elevation,STEMI)后,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uo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前应用国产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连续收治并成功行急诊PCI的98例老年STEMI患者,随机分为术前应用替罗非班组46例,对照组(未应用替罗非班)52例,比较两组用药后24 h?30天及术后6个月心血管事件及出血并发症?结果:术后替罗非班组与穿刺有关并发症9例,对照组7例,替罗非班组多于对照组,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5);术后1个月及6个月两组EF无差异(P > 0.05);术后1个月替罗非班组心血管事件3例,对照组11例(P=0.039),术后6个月替罗非班组心血管事件4例,对照组13例(P=0.046)?结论:急诊PCI前应用国产替罗非班治疗老年STEMI的患者安全有效,能降低术后1个月及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不增加出血事件?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床边快速检测血清肌钙蛋白Ⅰ(cTnI)、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否需要行PCI的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临床诊断为AMI患者105例,在决定急诊PCI前,床边快速检测cTnI、MYO、CK-MB(心肌梗死三项),进一步明确心肌梗死的诊断,决定是否立即PCI.并计算三项指标诊断AMI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105例中,最终确诊为AMI 81例,行急诊PCI 79例,术中证实为冠状动脉病变导致AMI 78例,主动脉夹层导致右冠状动脉闭塞1例.MYO诊断AMI的敏感性为88.9%,特异性为58.3%,阳性预测值为87.8%;CK-MB诊断AMI的敏感性为65.4%,特异性为79,2%,阳性预测值为91.4%;cTnI诊断AMI的敏感性为54.3%,特异性为91.7%,阳性预测值为95.7%.结论急诊PCI术前床边快速心梗三项检查,操作简便,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均高,能为临床提供快速、准确、可靠的诊断依据,适用于急诊PCI前检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uo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冠状动脉弥漫性长病变时应用国产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PCI时有冠状动脉弥漫性长病变的患者152例,随机分为术中应用替罗非班组78例,对照组(未应用替罗非班)74例,比较两组用药后1周、1个月及术后6个月心血管事件及再狭窄率.结果术中应用替罗非班组与穿刺有关并发症11例,对照组8例,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术后1周、1个月及6个月心血管事件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造影,替罗非班组再狭窄7例,对照组15例,对照组再狭窄率高(P<0.05).结论冠状动脉弥漫性长病变在PCI时应用国产替罗非斑治疗安全有效,能降低术后1周、1个月、6个月心血管事件及术后6个月再狭窄,不增加与穿刺有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老年患者给予水化联合远程缺血预处理对于术后对比剂肾病的预防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化原则纳入2018年06月至2020年12月在江阴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拟行PCI的老年患者180例,分为对照组(60例)、水化组(60例)、联合治疗组(60例),水化组术前6h至术后12h按标准进行水化治疗;联合治疗组在水化治疗基础上,术前2h前给予上肢RIPC治疗,分别检测术前基线、术后24h、48h、72h空腹血清肌酐(Scr),并根据公式计算肌酐清除率(Ccr),按照对比剂肾病(CIN)的定义比较各组CIN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术后48h(97.28±19.15)、72h(105.31±21.32)与基线(86.53±18.41)相比,Scr明显升高(P<0.05),水化组术后72h(96.51±16.37)与基线(88.74±17.25)相比,Scr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术后48h(55.13±17.73)、72h(52.11±17.85)与基线(63.35±18.33)相比,Ccr明显降低(P<0.05),水化组术后72h(57.46±16.71)与基线(62.28±16.45)相比,Ccr明显降低(P<0.05)。各组间同期比较时,联合治疗组术后48h、72h Scr值明显低于对照组(91.34±12.48 VS 93.63±18.25;92.27±17.32 VS 96.51±16.37),P<0.05),联合治疗组术后48h、72hCcr明显高于对照组(60.65±16.28 VS 55.13±17.73;60.16±18.35 VS 52.11±17.85,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联合治疗组CIN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7% VS 13.3% ,P<0.05),并且联合治疗组CIN发生率低于水化组(1.7% VS 8.3%,P<0.05)。结论 水化联合远程缺血预处理可以有效降低老年患者PCI术后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无保护左主干狭窄的疗效。方法无保护左冠状动脉主干病例45例,26例行药物支架治疗(PCI组),19例行冠状动脉搭桥治疗(CABG)组,比较两组住院期间、术后6个月及12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PCI组平均住院(7.1±2.3)d,短于CABG组的(13.1±4.2)d(P<0.01)。住院期间PCI组心血管事件7例,CABG组4例;术后6个月PCI组心血管事件12例,CABG组8例;术后12个月PCI组心血管事件17例,CABG组11例。三个时间段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ABG比较,PCI治疗冠状动脉无保护左主干狭窄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和不增加术后心血管事件等优点。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应用Mini-crush技术植入双支架后即刻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16例分又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双支架治疗组(A组,n=56)和单支架植入+球囊扩张组(B组,n=60)。A组:应用Mini—Crush技术对主支血管及分支血管分别植入药物涂层支架;B组:主支血管植入支架,分支血管球囊扩张。比较两组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即刻血管血流情况、术后6个月及12个月心血管事件。【结果IA组术后即刻造影分支血管残余狭窄〉50%患者4例,B组10例(P=0.021),术后12个月B组心血管事件18例,A组8例,A组术心血管事件少(P=0.043)。【结论】对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应用Mini—Crush技术行双支架植入术能降低术后即刻分支血管狭窄率,减少术后12个月心血管事件,双支架植入术治疗冠状动脉分叉处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左心房(LA)大小及功能对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复发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PAF患者167例,依据左室收缩末期左房内径(LAD)将患者分为LAD≥55mm、45mm≤LAD〈55mm、35mm≤LAD〈45mm、LAD〈35mm四组,分别测量左室舒张功能、左房收缩及舒张期容积、左房排空指数,随访PAF发作频率,并与上述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四组PAF发生频率有明显差异,LAD增大PAF发作频率增加(P〈O.05),左室舒张功能与PAF发作频率相关,左室舒张功能下降,AF发作频率增加(P〈0.05)。【结论】PAF患者,LAD增大、左室舒张功能下降,AF发作次数明显增加,LAD、左室舒张功能是PAF复发和维持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手术的成功率、并发症及1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PCI的可能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经股动脉和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69例,比较二者鞘管置入时间、开始鞘管置入至球囊扩张时间、手术成功率、与穿刺部位有关并发症(桡动脉闭塞、血肿、出血、假性动脉瘤、局部皮肤破溃感染、动脉夹层、迷走反射)、随访1个月内心血管事件(急性及亚急性支架内血栓、脑梗死、肺栓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性左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等)。结果经桡动脉途径组34例,其中一次穿刺手术成功32例,经股动脉途径组35例,其中一次穿刺手术成功34例,两组患者支架植入个数、一次手术成功率、肌钙蛋白I恢复时间、1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平均鞘管置入时间(6.47±2.13)min,股动脉组平均鞘管置入时间(3.47±1.95)min(P=0.000);桡动脉组与穿刺部位有关并发症1例,股动脉组7例(P=0.03);桡动脉组术后平均卧床时间(0.32±0.31)h,股动脉组(24.61±3.82)h(P=0.000);对于左冠状动脉,桡动脉组开始鞘管置入至球囊扩张时间(60.34±15.78)min,股动脉组(50.23±11.76)min,桡动脉组时间长于股动脉组(P=0.02),对于右冠状动脉,桡动脉组开始鞘管置入至球囊扩张时间(38.01±9.21)min,股动脉组(44.62±11.14)min,经股动脉途径组时间长于经桡动脉动脉途径组(P=0.042)。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PCI治疗STEMI安全有效,并能减少卧床时间和与穿刺有关的发症。对血流动力学稳定、Allen试验阳性、桡动脉搏动良好的右冠状动脉梗死的患者可以作为优先选择的途径。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强化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IN)的预防作用。方法 PCI手术患者182例均分为2组:A组PCI术前72h应用瑞舒伐他汀20mg(每晚睡前口服)强化治疗;B组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每晚睡前口服)常规治疗。观察术前、术后24、72h的空腹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肌酐清除率(Ccr)、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比较两组CIN的发生率。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24、72h两组SCr、hs-CRP均明显升高(P<0.05),Ccr明显下降(P<0.05)。术后24h及72h,A组SCr、hs-CRP低于B组(P<0.05),A组Ccr高于B组(P<0.05)。A组CIN发生率低于B组(2.20%vs.8.79%)(P<0.05)。结论 PCI术前强化瑞舒伐他汀治疗可降低PCI术后CIN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