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7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46篇
耳鼻咽喉   8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15篇
内科学   113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200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281篇
预防医学   67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78篇
中国医学   132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目的:寻找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加味玉女煎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50例(治疗组),并与口服复方维生素B2片治疗50例(对照组)作比较,判断分析结果。结果:治疗组治愈20例,好转25例,未愈5例;对照组治愈10例,好转20例,未愈20例。经统计学处理显示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表明以加味玉女煎治疗的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口服复方维生素B片治疗的对照组。  相似文献   
82.
目的 与导管法冠脉成像相对照,探讨16层螺旋CT冠脉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例16层螺旋CT冠脉造影病例,使用GE Pro lightspeed Plus 16层螺旋CT,选择图像显示最优相位窗对所有管腔直径大于≥2mm冠脉及主要分支血管进行评估及狭窄评价,图像重建方法包括二维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重建,均行导管法冠脉造影对照。结果 在205支冠脉血管中180支可以进行评价,以导管法冠脉造影结果为对照,16层螺旋CT诊断冠脉狭窄≥50%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4%、95.7%、88.5%、96.6%。结论 16层螺旋CT能较准确诊断冠状动脉50%以上的狭窄,是无创性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3.
200例放疗后副作用的中医辨证施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例放疗后副作用的中医辨证施治黑龙江中医学院附属一院放疗科徐家龄,徐凯,毕良妍我科自1993年10月至1994年10月对200例癌证病人进行了60钴的放射治疗。在放疗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副作用,经过中医对放疗后副作用的辨证施治,绝大多数的副作用得到...  相似文献   
84.
胸壁结核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总结分析7例胸壁结核的X线与CT征象,以提高对其认识和诊断能力。方法收集资料完整7例胸壁结核患者的完整资料,结合文献报道,回顾性总结分析其X线、CT影像特征。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结果7例胸片中,3例没有发现病灶,1例可见肋骨破坏,2例肺野内可见软组织肿块影,1例见到钙化,但不能准确定位。CT均能显示病灶的位置及内部结构。根据本组病例及文献报道,胸壁结核的主要影像征象有:①胸壁脓肿,②钙化,③骨破坏,④胸腔内突出软组织肿块。结论X线摄片是胸壁结核检查的基本手段,但对于胸壁外或没有肋骨破坏和钙化的病灶易漏诊。CT能清楚显示病灶位置及内部结构,结合胸壁的穿刺活检,基本能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治结合化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医组予以中医辨证施治(抗肿瘤中药静脉制剂、消积饮、辨证中药汤剂)、一般支持治疗及对症处理;西医组予以化疗、一般支持治疗及对症处理;中西医组予以中医辨证施治结合化疗、一般支持治疗及对症处理。并通过卡卜兰-迈尔(Kaplan-Meier)法统计分析各组的远期疗效,用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影响生存率的24个预后因子,筛选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结果:中位生存期中医组为(285.00±17.92)天,西医组为(265.00±1.80)天,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西医组为(359.00±7.00)天,与中医组及西医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5、1年生存率(%)中医组分别为84.4、18.1;西医组为82.5、20.6;中西医组为92.5、42.7。中西医组与中医组、西医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24个预后因子经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临床分期、淋巴结受累、并发症、中医证候分类、治疗前Kamofsky评分、乳酸脱氢酶、癌胚抗原、CA199、治疗方式、治疗后生存量表总积分、治疗稳定、CD3^+等因素对生存率的影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临床分期、淋巴结受累、并发症、中医证候分类、乳酸脱氢酶、癌胚抗原、CA199为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危险因子;治疗前Kamofsky评分、治疗方式、治疗后生存量表总积分、治疗稳定、CD3^+为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保护因子。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延长生存期,提高远期生存率,可作为不宜手术切除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最佳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6.
孤立性肺结节CT成像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高红  徐凯  胡春峰 《医学综述》2008,14(1):135-137
孤立性肺结节(SPN)是指肺实质内单发的、直径≤3cm的圆形或类圆形结节,不伴有明显的肺不张、卫星病灶或局部淋巴结肿大。SPN是一种常见的放射学征象,是多种良、恶性疾病的共同表现,临床上没有特殊的症状,常常在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因此,SPN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一直是影像诊断的难点。目前,CT以其较高的密度和时间分辨力成为SPN检查的主要手段,并从20世纪偏重于形态学研究发展到了形态与功能相结合的时代。现主要介绍SPNCT检查的功能成像技术以及这些成像技术在SPN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群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危险因素。方法应用SF-36生存质量量表对350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横断面调查,调查结果总分用受试者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法)确定健康相关生存质量(HRQOL)最佳诊断参考值进行诊断。根据诊断结果,采用1∶3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⑴ROC分析结果,HRQOL正常诊断值290分,其敏感度80%,特异度70%;HRQOL正常人数270例,HRQOL异常人数80例。⑵经单因素筛选和多因素分析,在P=0.05水平,年龄在75岁以上(OR=2.910)、2周患病4次以上(OR=1.112)、肥胖(OR=2.156)、伴高血压(OR=4.124)、伴糖尿病(OR=3.251)、独居或寡居(OR=8.601)、家庭年收入5万元以下(OR=2.330)、医疗自费(OR=1.217)是生存质量异常的独立因素。结论针对危险因素,提供更高素质的社区健康服务,有效提高老年人身心健康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8.
目的体外研究正常小肠的腔内超声影像及初步评估小肠腔内超声内镜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2004年8月~2006年6月,13例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慢性腹泻、腹痛疑为小肠疾病的患者纳入研究。在双气囊小肠镜(DBE)检查中发现病灶或病变肠段后,经活检孔道插入超声小探头行小肠腔内超声(ISUS)探查;此外,对外科手术切除标本的部分正常空、回肠行体外模拟腔内超声探查。 结果13例患者均成功行DBE检查,11例发现阳性病灶或病变肠段,其中10人完成ISUS检查。ISUS探查结果提示恶性肿瘤2例、小肠间质瘤3例、淋巴管瘤1例、息肉1例、早期Crohn病2例,1例经DBE发现为小肠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未能经ISUS获得确切影像,1例ISUS探查失败。研究发现,ISUS的诊断准确性为81.8%(9/11),但与DBE相结合时其准确性可达100%(11/11)。此外,通过对空、回肠的体外超声探查,显示小肠肠壁可被分成包括绒毛层在内的6层结构。 结论ISUS是一种在DBE基础上临床安全、可行的用于小肠疾病诊断的辅助手段,尤其对小肠黏膜下肿瘤的鉴别、癌肿的分期以及早期CD的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同时,本研究还提出了正常小肠壁腔内超声影像6个层次的分层观点。  相似文献   
89.
外周静脉输液及外周留置针静脉输液是外科病人重要和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我科自2002.5---2008.3发生外周静脉输液性静脉炎6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0.
脑膜瘤患者三维CT血管造影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多层螺旋CT以其优异的性能推进了CT血管成像(CTA)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之成为观察血管病变的首选方法,在某些血管疾病的诊断方面甚至已超过常规血管造影。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上。我科在1999年12月至2003年12月对26例脑膜瘤术前采用3D-CTA检查,着重探讨其对脑膜瘤手术治疗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