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5篇 |
免费 | 14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1篇 |
儿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82篇 |
内科学 | 19篇 |
皮肤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35篇 |
外科学 | 18篇 |
综合类 | 76篇 |
预防医学 | 57篇 |
药学 | 25篇 |
中国医学 | 29篇 |
肿瘤学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25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23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5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观察庆大霉素损伤后豚鼠前庭上皮修复期细胞增殖和STAT3 mRNA的表达变化情况,探讨其生物学特性和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庆大霉素损伤后豚鼠前庭上皮STAT3 mRNA的表达变化;采用Brdu体内标记和抗Brdu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庆大霉素损伤后豚鼠前庭上皮修复期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在正常成年豚鼠前庭上皮中,STAT3 mRNA有低水平表达。庆大霉素损伤后1d组,STAT3 mRNA杂交信号最强,其后逐渐减少,21d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在正常对照组前庭上皮中无Brdu阳性细胞。各实验组均观察到Brdu阳性细胞,7d组最多。结论:庆大霉素损伤后,豚鼠前庭上皮钉AT3 mRNA表达增强,其时程变化与细胞增殖活动密切相关。STAT3在豚鼠前庭上皮损伤后的自发修复中可能起重要信号转导作用。 相似文献
62.
63.
64.
目的分析罕见病例鼻腔上颌窦嗜酸性细胞乳头状瘤(OSP)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用影像学、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和组化方法 ,结合文献对2例OSP进行观察、分析。结果镜下见2例病变一致,瘤组织主要为乳头状结构,瘤细胞梭形、短梭形、圆形、柱状,胞质内有丰富的嗜酸性颗粒;细胞核小,深染,无异型。乳头的瘤细胞2~10余层,灶性区域细胞呈实体团状,有的表层细胞有纤毛,底部细胞多有明显的细胞间桥,密布充满黏液的细胞,形成微囊和微脓肿。乳头间可见退变细胞、细胞分泌物和陈旧性出血形成的无结构之坏死;有的乳头间质炎细胞浸润,纤维增生、透明变性。细胞微囊内黏液AB染色呈强阳性、PAS阴性;瘤细胞CK显强阳性,Vim间质阳性,Ki67阳性细胞〈5%,Cga、Syn、阴性。结论 OSP罕见,易复发,恶变率高,系潜在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对本瘤的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5.
67.
68.
儿童到口腔科就诊多有恐惧心理 ,往往诊治尚未开始就拒绝医生的检查 ,或者在诊治过程中哭闹撕打 ,迫使治疗中断。但有的儿童经过劝说诱导、鼓励安慰 ,可由不合作转为合作 ,有些儿童经过示范指导、转移注意力 ,也可以使治疗得以顺利进行。对不同年龄的患儿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 ,直接影响诊疗过程和医疗质量 ,因此医护人员在接待就诊儿童时 ,掌握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 ,因人而异采取健康教育措施 ,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调查了1 3 4 2例牙病患儿就诊心理行为特征 ,研究了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不同年龄的牙病患儿就医效果的影响 ,提出了针对不同… 相似文献
69.
70.
目的探讨急性脾脏创伤如何恰当地选择治疗方法。方法对120例急性脾创伤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了回顾性的总结。结果全组15例行保守治疗,腹腔镜探查止血术5例,脾修补术23例,脾修补加脾动脉结扎术5例,脾部分切除术5例,全脾切除术67例。术后出血再手术2例,死亡2例。结论急性脾创伤后有选择性地施行非手术疗法或保留脾脏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