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0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42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78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391篇
内科学   107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6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97篇
综合类   458篇
预防医学   210篇
眼科学   82篇
药学   207篇
  2篇
中国医学   241篇
肿瘤学   4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正>1临床资料患儿男,9 d,因生后双下肢肿胀9 d于2012年2月25日入院。系足月第1胎第1产阴道分娩娩出,出生史无异常,否认围生期窒息史。出生时即发现双下肢肿胀,未做诊治,就诊时肿胀较出生时无明显变化。患儿生后一般情况好。查体: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不明原因发热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创伤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84例不明原因发热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创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集束化护理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集束化护理组制定集束化护理程序并实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情况、治疗效果等级、细菌学评价等级、转归情况、满意度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感染前的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集束化护理组的细菌学评价效果等级优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日均住院费用、感染后的住院天数、呼吸机使用天数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明原因发热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创伤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可大大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经济负担,护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3.
肛肠疾病患者手术后常于会阴下设有引流管或引流条,患者因为切口疼痛不能平卧,或侧卧或直接趴于床上,容易导致心情更加紧张,而造成排尿不畅,往往还需实施导尿来解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制作了一种肛肠术后用可拆装护理垫,临床应用1年多,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4.
本文分析血细胞计数的影响因素,发现血细胞检测结果受环境温度、放置时间、采血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检验人员在采血和检测过程中应尽可能排除各种影响因素,为临床提供真实可靠的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在戈谢氏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瑞氏一吉姆萨染色法、糖原染色法对一例戈谢氏病伴血小板减少患者的骨髓片、血片进行化学染色,辅助骨髓基因及染色体检查,结合文献复习,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结果:瑞氏一吉姆萨染色发现骨髓片中的戈谢氏细胞,糖原染色该细胞呈阳性反应,确诊为戈谢氏病。结论: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有助于戈谢氏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不同维度慢性应激对抑郁症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 纳入 2018 年 12 月至 2019 年 8 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科就诊的 101 例抑郁症患者,完成生活事 件量表(LES)和多导睡眠监测(PSG)检查。根据 LES 得分分为慢性应激组(n=70)和非慢性应激组(n=31), 再将慢性应激组根据应激的事件数量、性质、强度分为高总应激组和低总应激组、高正性应激组和低正 性应激组、高负性应激组和低负性应激组,每组 35 例,比较各组间 PSG 结果的差异。结果 慢性应激组 和非慢性应激组患者的微觉醒次数[74.0(46.3,112.3)次比 58.0(28.0,92.0)次]、微觉醒指数[11.7(7.3, 16.4)次 /h 比 9.2(4.6,12.8)次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03、-2.113;P< 0.05)。高总应激组和 低总应激组的非快速眼球运动(NREM) 3 期比例比较[0(0,3.75)% 比 13.5(0,35.0)%],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Z=-3.100, P< 0.01);高正性应激组和低正性应激组的睡眠呼吸暂停指数(AHI)[0.1(0,0.9)次 /h 比 0.8 (0.1,9.9)次 /h]、低通气次数[1.0(0,4.0)次比 5.0(0,50.5)次]、呼吸暂停 + 低通气次数[1.0(0,6.5)次比 5.0(0, 67.0)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51、-2.631、-2.227;P< 0.05)。高负性应激组和低负性应激 组的快速眼球运动(REM)期比例[13.4(7.3,17.9)% 比 8.2(2.9,15.3)%]、NREM 3 期比例[0(0,5.5)% 比 6.5(0,34.8)%]、低通气次数[1.0(0,4.5)次比 6.0(0.5,43.0)次]、呼吸暂停 + 低通气次数[1.0(0,5.0)次比 7.0(0.5,47.0)次]、AHI[0.1(0,0.8)次 /h 比 1.6(0.1,9.9)次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68、-2.428、 -2.498、-2.161、-2.088;P<0.05)。结论 慢性应激会导致抑郁症患者睡眠微觉醒次数增加,NREM 3期 比例减少;高强度负性应激更易导致 REM 期比例增加,NREM 3 期比例减少;高应激强度可能降低抑郁 症患者的 AHI。  相似文献   
97.
成人颅内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MRI表现和病理对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成人颅内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rnal tumors,PNET)的MRI特征,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成人颅内PNET的MRI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相对照。结果 肿瘤多位于大脑半球和小脑蚓部,浸润性生长,瘤组织由低分化的小细胞构成,形态上可向多种细胞过渡。(2)MRI上肿瘤较大,4例呈浅分叶状,边界较清楚,瘤周水肿轻微;平扫呈不均匀较低T1、等或高T2信号,内部常伴有囊变和坏死区、可有出血和钙化;增强扫描6例肿瘤有明显的不均一强化;2例发生颅内转移,1例术后发生腰椎转移。结论 成人颅内PNET的MRI表现有一定特点;MRI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98.
目的为了明确活动平板试验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以及形成侧支循环的关系。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阳性且造影1周前后作活动平板试验者80例,冠状动脉造影以通用直径法确定冠状动脉抉窄程度并与活动平板试验中心电活动改变对比观察。结果平板运动中ST段下移出现越早,下移程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重;相反ST段下移出现晚,下移程度小,提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轻。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而平板运动试验阴性者多,多为单支或轻度病变,或因侧支循环形成支数多。结论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可估计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对门诊常规心电图正常但已有冠脉狭窄的患者可预防或减少院外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
目的总结继发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65例继发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给予HLH-2004方案治疗,并开展有效的护理评估、病情观察、症状管理、用药护理及心理干预。结果 46例病情好转或治愈出院,未发生压疮及严重并发症。结论系统的护理评估及专科护理管理能有效促进继发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的预后及康复。  相似文献   
100.
新乡医学院系统化培养师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是高等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大事和主题,是办好高校的一项中心性、全局性工作。几年来,新乡医学院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了“内引、外联、定向培养和内部培养”等一系列措施。“内引”,即积极完善内部服务,加强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制定吸引高层次人才的优惠条件。“外联”,即与条件好、有一定知名度的兄弟院校联合培养硕士生、博士生。“定向培养”即积极鼓励青年教师报考定向研究生。每年学校对报考研究生的青年教师都逐个谈话动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