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73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带监测皮岛的组合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大段缺损   总被引:2,自引:8,他引:2  
目的 探讨带监测皮岛的组合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大段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带监测皮岛的腓骨移植做如下改进以治疗股骨大段缺损:带监测皮岛的腓骨中段折断成双腓骨进行修复7例;带监测皮岛的腓骨捆绑同种异体骨修复7例。结果 带监测皮岛的双腓骨移植监测皮岛全部成活,术后3~9年随访显示移植骨增粗、塑形、无折断。带监测皮岛腓骨捆绑同种异体骨移植除1例术后局部渗液取出异体骨外,其余6例术后1~2年随访显示移植腓骨与异体骨紧密结合,移植骨增粗、塑形、无折断。结论 带监测皮岛双腓骨或捆绑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股骨缺损,可增加移植腓骨骨量和强度,可减少或避免移植腓骨折断。  相似文献   
122.
目的探讨uPA和uPA-R在骨巨细胞瘤(GCT)的表达及其与GCT病理分级和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uPA和uPA-R在23例GCT(按Jaffe分级:Ⅰ级8例、Ⅱ级10例、Ⅲ级5例)中的表达。结果10例uPA表达阳性,阳性率43.5%;8例uPA-R表达呈阳性,阳性率34.8%。其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均差异无显著性(P值分别>0.05)。uPA和uPA-R在复发和无复发的病例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28.6%和66.7%,14.3%,两者同时阳性表达的有6例(66.7%),uPA-R或uPA和uPA-R同时过表达与GCT复发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uPA系统在GCT中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无关而与其复发相关。  相似文献   
123.
背景:目前针对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的康复治疗较少,且大都以遵循传统的负重限制。 目的:比较早期负重和晚期负重对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探讨制定科学与个体化康复方案的可行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分组对比观察,病例来自2003-04/2006-03中山大学附属一院骨科和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 对象:共收集行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40例(42髋),男21例,女19例,年龄32~63岁,平均50岁;符合研究入选标准的有30例(32髋)。 方法:3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5例。早期负重组:对患者进行早期负重康复治疗;晚期负重组:对患者进行晚期负重康复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案,除术后负重方法不同外,均予系统的早期康复治疗。分为术前和术后阶段,基本训练内容包括肌力和耐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转移能力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以及其他训练(心理指导,呼吸功能训练,出院后的指导如家居环境改造、家庭康复方案及复诊计划等)。 主要观察指标:分别于置换前和置换后12周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及WOMAC量表对入选患者进行功能评定。放射学评定包括置换前测量股骨皮质指数和CC值,置换后测量两组的假体柄髓腔内充填率,并动态观察股骨假体骨结合情况、髋臼杯固定情况以及假体有无松动、骨溶解、异位骨化等。 结果:①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术后假体脱位,未见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症状,无髋部感染病例。②置换后12周随访时早期负重组患者Harris评分为(93.06±3.42)分,高于晚期负重组(86.63±5.44)分(P < 0.001);WOMAC评分早期负重组(4.94±2.21)分,低于(12.19±5.26)分(P < 0.001)。③股骨皮质指数和CC值及假体柄髓腔内充填率两组相比,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置换后12周与置换后1周内的X射线平片比较,两组股骨假体均无明显下沉征象(下沉均<1 mm),也无透亮线(透亮区)或反应线形成。早期负重组和晚期负重组分别有3例和5例出现“点焊”现象,所有假体均未发现小珠脱落、骨性底座、骨质溶解及异位骨化、移位等假体不稳或固定失败的征象发生。 结论:早期康复、早期负重对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后患者功能改善更明显,科学、个体化康复方案的制定必须要考虑患者的全身状况、植入假体的初始稳定性以及髋周软组织平衡等因素。  相似文献   
124.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LCP内固定术掌侧入路改进的解剖基础.方法:常规尸体解剖观察旋前方肌的形态、神经血管束的走行及毗邻关系,测量肌肉相关形态学指标.设计保留旋前方肌的桡骨远端骨折掌侧手术入路并进行临床验证.结果:旋前方肌的桡尺侧以腱膜与骨膜相移行,肌腹深面直接与桡尺骨骨面和骨间膜结合,支配肌肉的血管神经束来自骨间前血管和神经,于肌肉上缘穿入,行于其深而,腕背支血管穿过骨间膜,与骨间后动脉交通.在旋前方肌上缘的平面,血管神经束距桡骨尺侧缘的距离为(6.10±0.86)mm;肌肉下缘与桡腕关节面的距离为(9.30±2.11)mm.临床采用保留旋前方肌掌侧入路桡骨远端骨折LCP内固定术5例,方法可行.结论:在桡骨远端骨折LCP内固定术掌侧人路中保留旋前方肌是完全可行的,符合现代微创手术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5.
快捷风险评估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早期康复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快捷风险评估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早期临床康复的指导意义。方法:对65岁以上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进行快捷风险评估,接受手术治疗的63例根据分值高低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比较两组年龄构成、住院期间病死率和住院期间的康复效果。结果:高分组50例,住院期间死亡1例,49例在住院期间恢复助步器帮助下的行走能力;低分组13例,住院期间死亡3例,无一例在住院期间恢复行走能力。结论:快捷风险评估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患者的早期临床康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6.
下颌骨因肿瘤切除、外伤、炎症等原因造成的骨质缺损使患者在容貌、咀嚼功能以及语言上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下颌骨缺损的修复旨在重建下颌骨的完全性,恢复下颌骨的功能,矫正颌面畸形。我们应用带血管蒂的自体骼骨肌皮瓣或不带血管蒂的自体骼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7例取得满意效果。1临床资料(见附表)。2修复方法2.1术前准备术前处理口腔感染病灶,行全口洁治术,并作上下牙弓夹板固定。2.2手术操作插管全麻下,在下颌骨下缘2cm处作切口,翻瓣暴露病变区,按常现在肿瘤等病变骨外0.5cm处截骨,切除病变下颌骨,修整骨断端,根据切…  相似文献   
127.
近年来四肢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迅速发展,而不同部位的恶性骨肿瘤有其部位的特点及条件限制,其保肢重建技术的选择与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别。股骨远近端、胫骨近端以及肱骨近端为四肢恶性骨肿瘤好发的几个最常见部位,着重分析各部位保肢重建技术的选择及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8.
目的探讨uPA、uPA-R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情况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ABC免疫组化方法对31例骨肉瘤和24例骨软骨瘤组织中的uPA、uPA-R蛋白表达进行研究。结果骨肉瘤组织中uPA、uPA-R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2%和58.1%,骨软骨瘤组织阳性表达率为16.7%和8.3%,骨肉瘤组织uPA、uPA-R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骨软骨瘤(P<0.01)。在骨肉瘤侵袭性病例中,uPA和uPA-R阳性为95.0%和75.0%,高于非侵袭性病例63.6%和27.3%(P<0.05)。uPA、uPA-R阳性表达病例术后5年死亡率分别为94.4%和77.8%,高于阴性表达组46.2%和30.8%(P<0.05)。uPA、uPA-R在骨肉瘤病理分级ⅠⅡ-病例的阳性表达率是50.0%和30.0%,低于病理Ⅲ级的阳性表达率85.7%和71.4%(P<0.01)。骨肉瘤中,uPA、uPA-R的蛋白表达水平呈直线相关(r=0.774,P<0.01)。结论骨肉瘤中纤维酶原激活系统活性较高,uPA、uPA-R蛋白的高表达反映了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29.
复合骨移植修复骨肿瘤切除后大段骨关节缺损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目的 报道复合骨移植修复骨肿瘤切除后大段骨关节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1年1月-2002年12月应用带监测皮岛的自体腓骨与大段同种异体深低温冷冻骨关节复合移植修复骨肿瘤切除后大段骨关节缺损10例。结果 10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5~24个月。移植的自体腓骨长度最长28cm,最短15cm。8例在术后3个月即有影像学骨性愈合,10例均于术后半年完全负重和邻近关节自由活动,术后超过1年的5例均已拆除内固定,术后1年均完全愈合。结论 带监测皮岛的自体腓骨与大段同种异体深低温冷冻骨关节复合移植是修复骨肿瘤切除后大段骨关节缺损的有效且可靠的方法,可用于骨肿瘤保肢术中。  相似文献   
130.
经皮锁定加压板内固定治疗多段胫骨干骨折3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方法(MIPPO)结合锁定加压板(LCP)治疗胫骨干C2型多节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2月至2006年6月收治30例胫腓骨骨折AO.C2型多节段骨折患者.其中按照Gustilo分型,Ⅰ型8例,Ⅱ型7例,其余15例为闭合骨折。均应用MIPPO结合LCP治疗,其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38岁(16~66岁)。结果:本组30例均得随访,随访时间12~38个月,平均28个月。手术均在1周内完成.手术时间40~130min,平均75min,术中出血100~300mL。X线片示骨痂出现时间为4~6周。平均5周.14周骨折端出现大量骨痂,骨折线模糊。部分负重时间根据患者骨折损伤程度、内固定效果、骨痂生长情况等综合评估,本组患者部分负重时间平均为6周,完全负重时间平均为16周。按Johner.Wruhs评分标准,优21例。良6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90%。其中1例术后出现8。外旋畸形,1例出现骨延迟愈合。无骨髓炎、骨不连发生。2例出现局部皮肤水泡;1例浅表伤口感染。结论:MIPPO结合LCP是治疗胫骨多节段骨折的又一新方法。具有微创、并发症少、手术操作简易、适应范围广、效果确切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