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7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0篇
  2篇
中国医学   3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31.
目的 了解来自汕头和北京地区的67株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的耐药情况及耐药机制,并分析耐药表型与基因型的一致情况.方法 以琼脂稀释法测定24种抗菌药物对MRSA的体外抗菌活性,PCR扩增MRSA的耐药基因,nitrocefin测定细菌产β-内酰胺酶的情况.结果 67株MRSA除了对氯霉素和多西环素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3%和7.5%,对万古霉素、米诺环素和利凡诺100%敏感外,对利福平的耐药率为52.2%,对四环素的耐药率为77.6%,而对于其它包括青霉素、第1~4代头孢菌素、单环β-内酰胺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和磺胺类的耐药率均在80%~90%以上,氨苄西林加酶抑制剂以后则耐药程度有所降低.qacA/B、mecA、tetM、NorA、gyrA、aac(6')/aph(2")、aph(3')Ⅲ和β-内酰胺酶检出率分别为11.9%、95.5%、70.1%、4.5%、10.4%、82.1%、73.1%和92.5%,未检出qacC、ant(6)-I、ant(2")-I、VanA和VanB耐药基因.67株MRSA均携带有多种耐药基因:同时携带2种耐药基因的有7株,3种的有10K,4种的有11株,5种的29株,6种的10株.结论 67株MRSA耐药情况严重,并同时携带多种耐药基因.  相似文献   
32.
陶建华  彭燕  彭青 《江西医药》2011,46(2):135-136
目的探讨烧伤残余创面形成的原因及非手术治疗。方法分析2007年6月~2008年12月25例烧伤晚期残余创面的形成原因及非手术治疗过程。结果 25例烧伤患者的残余创面经过换药、浸浴、药物联合使用、营养支持等治疗方法后创面痊愈。结论加强残余创面的预防,在创面形成早期就应进行积极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33.
机体在低于0℃下就易发生冻伤,有报道称在湿冷环境下冻伤的程度会更深,易合并感染坏疽,造成组织不可逆的损伤。2009年2-6月,本院伤口护理中心成功治愈1例深度冻伤合并感染伤口,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手部深度烧伤后,采取不同手术方法整形修复创面,针对手部深Ⅱ度至III度创面,选择相应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我科2006年3月-2011年8月共收治手部深度烧伤患者101例,120只手部深度烧伤患者,采用皮片移植、带蒂皮瓣移植及复合皮移植等方法修复创面,观察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从两方面进行评估分析几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皮片移植优65%、良26.7%、差8.33%,刃厚皮片移植术后,存在有不同程度的"爪形手"、瘢痕挛缩、关节畸形等.皮瓣移植优良率100%,术后功能较好.中厚皮片移植、全厚皮片移植及复合皮移植效果接近,优良率为91.7%.结论 皮瓣移植是修复手部深度烧伤较好方法之一,中厚皮片移植、全厚皮片移植和复合皮移植,术后经过良好的康复锻炼,手部功能得到较好恢复.  相似文献   
35.
36.
通过对"肺主治节"理论内涵的研究,结合COPD肺血管重构的病机演变和中医药治疗,探讨"肺主治节"理论与COPD肺血管重构的相关性,为临床防治COPD肺血管重构提供用药依据。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对实验性大鼠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虚证的防治作用。方法:将4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组、人参保肺丸阳性药物对照组。采用烟熏7周复制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虚证模型,两中药防治组造模同时分别给予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和人参保肺丸浓缩液灌胃7周,然后取各组大肺组织,分别检测TNF-α、IL-10。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TNF-α阳性表达显著升高(P〈0.01),平均吸收光密度出现下降(P〈0.05),IL-10阳性表达面积出现降低(P〈0.01),平均光密度出现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两中药防治组TNF-α的阳性表达面积出现显著下降(P〈0.05),平均吸收光密度出现升高(P〈0.05)。IL-10阳性表达面积都出现显著升高(P〈0.05),平均吸收光密度显著降低(P〈0.01)。结论: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在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虚证的发生和发展中对炎性细胞因子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六味补气胶囊对肺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六味补气胶囊高剂量组、六味补气胶囊低剂量组及脾氨肽组。采用烟熏加脂多糖(LPS)气管滴入法建立COPD肺气虚证实验动物模型,各组灌胃相应的药物或生理盐水。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并评分,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肺组织HSP70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肺组织病理评分各项指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六味补气胶囊高剂量组与脾氨肽组肺组织支气管黏膜上皮病变、支气管壁炎细胞浸润2项指标病理评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六味补气胶囊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HSP70蛋白在肺组织支气管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和炎症细胞中高表达(P<0.01);六味补气胶囊高剂量组与脾氨肽组HSP70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六味补气胶囊低剂量组HSP70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六味补气胶囊能够减轻COPD肺气虚证大鼠肺组织的损伤程度及炎症反应,降低HSP70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39.
目的医疗风险无处不在,伤口护理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而存在高风险,安全管理是确保伤口护理专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伤口护理中心护教研协调发展的前提。文中探讨风险整合管理(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IRM)理念和方法在伤口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伤口护理的安全性和患者的满意率。方法根据IRM理念,设计在伤口护理应用中的方法为评估(assessment,A)—识别(recognize,R)—报告(report,R)—确认(determine,D)—分析(analyze,A)—计划(plan,P)—告知(imformation,I)—实施(Implement,I)—评价(evaluation,E),简称ARRDAPIIE程序,培训护士掌握并应用。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为尝试观察期,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为改良实施期。评价指标:患者满意率、不良事件发生数和等级。结果 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4年共入选风险伤口患者491例,伤口护理量14730人次,满意率调查表发出491份,当场回收491份,回收率100%。尝试期248例计伤口护理量7440人次,不良事件7人次,其中2人次为Ⅱ级,5人次为Ⅳ级,发生率0.094%;患者平均满意率(97.36±0.97)%。改良期243例计伤口护理量7290人次,不良事件3人次均为Ⅳ级,发生率0.041%;患者平均满意率(99.88±0.30)%,高于尝试期。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等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4和0.356)。结论 IRM对提高患者满意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等级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利用海藻酸水凝胶构建一种新的肝细胞三维共培养模型.方法 利用海藻酸钠、微流控芯片,以及肝细胞C3A和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制备出海藻酸钠水凝胶微纤维,实验组为仿肝板组,同时制备出混合无序水凝胶微纤维作为对照组.利用活细胞双荧光标记验证微纤维内两种细胞排列结构,将微纤维培养1周,每天观察微纤维形态,检测肝细胞活力及清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L)、α1抗胰蛋白酶(α1AT)、凝血因子Ⅶ(FⅦ)、谷胱甘肽S转移酶α1 (GSTα1)、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1A2 (CYP1A2)的水平.结果 仿肝板组水凝胶内C3A细胞在中间,有2~3排,EA.hy926细胞位于C3A细胞两侧,呈现肝板结构排布;对照组水凝胶内两种细胞则混杂在一起呈无序状态;大约3d肝组织条索形成;两组水凝胶微纤维直径随时间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仿肝板组肝细胞活力在第5天达到最大值,对照组在第6天达到最大值,两组除第1天较接近外,其余各天仿肝板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清蛋白分泌水平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在第3天达到最大值,第4天开始下降;仿肝板组ALT、AST、LDH-L在第3天下降到最小值,第4天以后变化趋势和对照组相同;两组α1AT除第5天外其余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STM分泌量随时间持续上升,仿肝板组各时间点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仿肝板组FⅦ分泌量前7d逐渐升高,对照组于第2天持续下降,仿肝板组第3天开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细胞内CYP1A2水平随时间变化不明显,仿肝板组从第4天开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成功构建出一种仿肝板肝组织三维共培养模型,肝细胞功能有望得到长时间维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