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4篇 |
免费 | 16篇 |
国内免费 | 19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27篇 |
基础医学 | 7篇 |
临床医学 | 45篇 |
内科学 | 15篇 |
皮肤病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6篇 |
特种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28篇 |
综合类 | 65篇 |
预防医学 | 15篇 |
眼科学 | 11篇 |
药学 | 36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23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21篇 |
2019年 | 16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21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26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31.
32.
Gitelman综合征(GS)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所致的失盐性肾小管疾病,以低钾性碱中毒、低镁血症、低钙尿症和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为主要表现.本研究报道了1例误诊尿崩症的GS患儿的诊治过程,同时通过文献复习的方式探讨GS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及随访策略,并强调基因检测在本病诊断过程中的重要性.临床医师在工作中应提高... 相似文献
33.
子宫腺肌病患者痛经强度与前列腺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检测子宫腺肌病患者血浆、腹水与组织匀浆中前列腺素(PGE2、TXB2和6-Keto-PGF1α)的含量,分析其与患者痛经强度的相关性。方法:研究组(子宫腺肌病组)23例,对照组(子宫肌瘤组)23例,研究组患者术前均对痛经强度进行评分,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浆、腹水与腺肌病病灶、子宫肌层组织匀浆中前列腺素(PGE2、TXB2和6-Keto-PGF1α)的含量。结果:腺肌病组患者血浆PGE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与痛经强度评分呈正相关。腺肌病患者月经期血浆前列腺素(PGE2T、XB2和6-Keto-PGF1α)与手术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腺肌病组患者腹水中前列腺素(PGE2、TXB2和6-Keto-PGF1α)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与痛经强度评分无相关性。腺肌灶组织匀浆PGE2含量显著高于腺肌病正常肌层和子宫肌瘤正常肌层,P<0.05,腺肌灶PGE2T、XB2和6-Keto-PGF1α含量均与痛经强度评分呈正相关。结论:腺肌病病灶局部PGs合成异常增多是导致痛经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4.
通心络胶囊预防垂体后叶素致实验性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通心络胶囊对垂体后叶素致实验性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对40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硝酸甘油组和通心络胶囊组,采用大鼠腹腔注射垂体后叶素建立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各给药组注射垂体后叶素后心电图ST段变化以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TnI)、肌红蛋白(My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等指标。结果:硝酸甘油组和通心络胶囊组能明显影响急性心肌缺血的心电图变化,抑制CK-MB、TnI、Myo的升高,提高血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改善垂体后叶素致实验性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35.
目的:通过测定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来研究康泰仙(KOTAIS)对小鼠抗衰老的作用.方法:采用D-半乳糖制作的衰老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药物低、中、高剂量组.连续给药灌胃60d后,检测哀老相关指标.结果:各剂量组能提高小鼠血液中SOD、GSH-Px、CAT的活性,并能降低MDA的含量.以中剂量组尤其明显.结论:康泰仙(KOTAIS)具有较好的消除自由基、抗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基于不同单元结构的颅内动静脉畸形(AVMs)在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时栓塞剂的选择。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行单纯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颅内AVMs患者163例,根据使用栓塞材料的不同,将其分为3组,即Onyx组(79例),为单独使用Onyx胶;Glubran 2组(55例),为单独使用Glubran 2胶;联合组(29例),为联合使用Onyx胶+Glubran 2胶。分析3组单元结构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 163例患者中男100例,女63例。AVMs的单元结构要素包括供血单元、引流单元和血管沟通。Onyx组、Glubran 2组及联合组栓塞治愈分别为33例(41.8%)、24例(43.6%)和10例(34.5%),栓塞治愈率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81,P=0.711)。总体栓塞治愈率41.1%(67/163),并发症发生率4.3%(7/163)。结论基于AVMs不同单元结构选择不同的栓塞剂均可获得较好的栓塞效果。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通过病例分析,合理选择治疗方法,使胫腓骨骨折病人患肢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方法收治62例胫腓骨干骨折,非手术治疗:C3型2例,A3型4例;钢板内固定:A1型2例,A2型3例,B2型7例,B3型6例;带锁髓内钉内固定:A1型13例,A2型11例,A3型4例,B2型10例。开放性骨折6例,按Gusto分型:Ⅰ型2例,Ⅱ型3例,Ⅲa型1例。所有患者同时进行康复治疗。结果62例均获得随访,Iowa膝、踝关节评分优良率分别达到91%、88%。结论非手术治疗只适合稳定性、低能量外伤的骨折:钢板内固定要注意切口的选择、钢板放置的位置,防止切口裂开和钢板外露等并发症;髓内固定治疗效果较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9.
整合素β3及骨桥蛋白在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整合素β3及骨桥蛋白(OPN)在子宫腺肌病患者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08年7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因子宫腺肌病行子宫全切除术的子宫腺肌病患者43例,收集其在位子宫内膜(在位内膜组),其中增殖期内膜11例,分泌期内膜32例(其中18例为分泌期中期);同时收集其异位子宫内膜(异位内膜组).选择同期因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级或单纯浆膜下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41例为对照组,收集其子宫内膜,其中增殖期内膜12例,分泌期内膜29例(其中19例为分泌期中期).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患者子宫内膜中整合素β3和OPN的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 (1)整合素β3和OPN蛋白主要表达于在位和异位子宫内膜的腺体.子宫内膜中整合素β3和OPN蛋白的表达水平,在位内膜组、异位内膜组、对照组分别为1.6±0.8和1.7±0.7、1.7±0.7和1.8±0.9、2.1±0.9和2.0±0.9,各组之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位内膜组增殖期子宫内膜中整合素β3和OPN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8±0.4和0.7±0.3,均低于分泌期(分别为1.8±0.8和1.9±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增殖期子宫内膜中整合素β3和OPN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0±0.4和1.0±0.4,也均低于分泌期(分别为2.5±0.7和2.5±0.7),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在位内膜组分泌期中期子宫内膜中整合素β3和OPN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为2.0±0.9和2.1±0.8,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7±0.5和2.7±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子宫内膜中整合素β3和OPN mRNA的表达水平(以中位数表示),在位内膜组(分别为4.69和4.23)均低于异位内膜组(分别为7.96和14.84)和对照组(分别为13.47和17.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位内膜组增殖期子宫内膜中整合素β3和OPN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2.69和3.30)均低于分泌期(分别为5.54和11.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增殖期子宫内膜中整合素β3和OPN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3.12和4.75)也均低于分泌期(分别为19.94和21.00),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在位内膜组分泌期中期子宫内膜中整合素β3和OPN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0.10和14.34)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1.50和24.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合素β3和OPN在子宫腺肌病患者异位内膜的侵袭和生长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可能影响子宫腺肌病患者的胚胎着床.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子宫腺肌病在位和异位内膜腺体和间质细胞凋亡及Bcl-2的调控作用。方法子宫腺肌病(简称腺肌病)27例,对照组(肌瘤组)32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在位和异位内膜腺体和间质细胞Bcl-2的表达;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断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测定子宫内膜细胞的凋亡数(凋亡细胞数/10个高倍视野)。结果腺肌病组异位内膜腺体和间质细胞的凋亡数较其在位内膜均显著降低(腺体细胞P〈0.001,间质细胞P=0.001)。两组在位内膜腺体和间质细胞中Bcl-2表达均呈周期性变化,其染色强度增生期均显著高于分泌期(P〈0.05)。腺肌病组异位腺体和间质细胞中Bcl-2染色强度均高于其同期在位内膜,(P=0.035,P=0.016)。腺肌病组内膜细胞凋亡数与Bcl-2表达呈负相关。结论与在位内膜相比,腺肌病患者异位内膜细胞凋亡显著减少。Bcl-2可能是抑制腺肌病内膜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