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3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NO.1 “脑子进水”杯 “脑子进水”的说法源自市井俚语,大意为“想问题、做判断出现了很大的偏差”。“脑子被门夹了”,“脑袋被驴踢了”等等。最初的设计思路来自文革“批林批孔”期间的一张海报:革命群众削开坏分子的天灵盖,掏出里面的坏思想,拿出来彻底批判。往脑袋里倒水——“脑子进水”,暗含打开天灵盖,倒进新思想的趣味,于是之“脑子进水”杯诞生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与前列腺癌相关基因表达。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对9个前列腺癌相关基因(KLK3、KLK2、KLK11,pim-1,hepsin,PSMA,AR,p27,IGF-1)在前列腺正常组织、BPH组织和癌组织(PCa)定量表达,分析其特异性的差异。结果检测9个选定相关基因中发现KLK2,pim-1,AR和IGF-1在这3种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KLK2,pim-1,AR和IGF-1作为前列腺癌组织特异性的分子标记物组合,有望提高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血肿粉碎穿刺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6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2001年10月~2004年10月应用血肿粉碎穿刺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65例(微创组),以同期58例开颅血肿清除术病人作为对照(对照组),分析如下:1对象与方法微创组男40例,女25例;对照组男35例,女23例。病人均为:①可随访病例;②发病<72h;③年龄<70岁;④幕上血肿量>30m l;⑤G CS>6分。以上情况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微创组在局麻下采用Y L-1型穿刺针穿入血肿后碎吸,首次抽吸血肿总量的30%~50%,再将尿激酶2万U注入血肿腔内,夹管2h后开放。每日2~3次,待血肿清除80%以上时拔针,不超过1周。对照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以术后1周内G CS、1…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广东省发热伴出血症候群临床病例相关病原体感染情况,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择广东省3个地市的6家医院作为哨点医院,共采集样本282份。分别使用捕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间接ELISA法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登革病毒(DENV))、汉坦病毒(HTNV)、人钩端螺旋体(LS)和新布尼亚病毒(NBYV)IgM/IgG抗体;分别使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和巢式PCR方法检测恙虫病东方体(Ot)IgM/IgG抗体和核酸;采用蚀斑减少中和实验和显微镜凝集试验分别对DENV和LS的抗体阳性结果进一步确认。  结果  DENV、HTNV、Ot、LS和NBYV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4.61 %(13/282)、3.55 %(10/282)、24.82 %(70/282)、32.66 %(65/199)和0.39 %(1/254),其中NBYV抗体仅1例IgG阳性。DENV抗体中和实验确认6份标本阳性,LS显微凝集实验确认6份标本抗体阳性。恙虫病东方体核酸共有11份阳性,测序分型共有4个基因型。  结论  登革病毒、汉坦病毒、恙虫病东方体和人钩端螺旋体在广东省人群中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感染率,但尚未发现存在新布尼亚病毒感染的实验室确认证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颈静脉球的解剖与影像学形态及其与周围结构之间的关系,探讨颈静脉球的分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120例颈静脉球部位的多层螺旋CT扫描图像进行分析,结合30例颞骨标本及6例血管铸型标本,观察其形态特点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以鼓室内壁作一虚拟矢状平面,在该平面上分别以鼓室后壁、底壁的切线为坐标轴(X轴、Y轴),在该矢状面上将该部位划分为4个象限,根据颈静脉球顶在该平面上的投影所在象限进行统计分型,分别为Ⅰ、Ⅱ、Ⅲ、Ⅳ 4型,再根据每型在该平面的内侧或外侧分成亚型.在标本上模拟经乳突部位的手术人路.观察各型颈静脉球对手术人路的影响.结果 颈静脉球分类:CT影像组Ⅰ型11例(9%)、Ⅱ型63例(53%)、Ⅲ型25例(21%)、Ⅳ型21例(17%);标本组Ⅰ型1例(3%)、Ⅱ型11例(37%)、Ⅲ型8例(27%)、Ⅳ型10例(33%).每型都可以分成亚型,不同类型可以影响不同的手术人路.结论 本文提供的象限法分型,对颈静脉球位置的描述更简单明确,有立体感,方便影像学描述和术前设计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比较老年性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效果。方法 采用双孔引流加单孔扩大术、双孔引流冲洗术、单孔引流冲洗术等手术方法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三种术式均有良好的效果,其中双孔引流冲洗加单孔扩大术为最佳术式。结论 老年性慢性硬膜下血肿宜采用双孔引流冲洗加单孔扩大术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Barnes Maze ( Barnes迷宫, BM)对小鼠进行空间记忆训练,随后用蛋白质组学方法鉴定BM空间记忆相关的海马蛋白并分析蛋白功能及参与的生物学过程。方法将小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应用BM对实验组小鼠进行空间记忆训练,蛋白质组学方法鉴定两组小鼠中表达水平不同的海马蛋白,分析空间记忆相关的蛋白及其功能。结果实验组小鼠学习训练后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到达目标孔的时间明显缩短[对照组:(116.0±5.5) s,实验组:(42.0±3.6) s; P<0.05]。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表明9种海马蛋白的表达水平在记忆形成过程中显著下调,下调的蛋白按功能可分为4类:①细胞骨架;②能量代谢;③神经发育;④物质运输。结论这9种学习记忆相关蛋白可能通过调节细胞骨架、能量代谢、神经发育和物质运输等生物学过程进而影响了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抽吸取栓术和抽吸结合支架取栓术治疗脑前循环栓塞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诊断脑前循环栓塞且接受急诊取栓手术治疗的病例,根据取栓方式不同,分为抽吸取栓组(40例)和抽吸结合支架取栓组(64例)。比较两组NIHSS评分、良好预后率(mRS评分≤2分),取栓后血管再通率(mTICI评分≥2b),围手术期并发症等。结果 术前较术后、术前较出院NIHSS评分变化,以及出院时、90 d良好预后率,抽吸取栓组显著优于抽吸结合支架取栓组。两组血管再通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对于前循环脑栓塞患者,抽吸取栓术相较抽吸联合支架取栓术可能具有更好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效果及预后,两者在血管再通率和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颈静脉球内侧壁的解剖学特点,为颈静脉球部位的外科手术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显微镜下解剖15具经福尔马林固定乳胶灌注的成人头颅标本颈静脉球部位,观察颈静脉球内侧壁部位的结构特点及神经走行关系;在5具干颅骨标本上观察颈静脉球内侧壁的骨性标志。 结果 颈静脉孔内口、颞骨颈静脉突、枕骨颈静脉突、硬脑膜及经该部位穿行的Ⅸ、Ⅹ、Ⅺ颅神经共同构成了颈静脉球内侧壁;在颈静脉球内侧壁自前上往后下做一弧形斜线,斜线的前下位置为神经部,为神经纤维束穿行部位;后上部位为静脉部位,颈静脉球壁与颞骨岩部及硬脑膜紧贴;舌咽神经走行在前上位置,多数有岩下窦的开口将之与迷走神经分隔,中间有条索状的纤维组织分隔。迷走神经和副神经在颈静脉球内侧壁走行关系密切,本组有26侧(86.67%)舌咽神经与迷走神经之间有硬脑膜间隔,4侧(13.33%)硬脑膜间隔不明显。迷走神经和副神经无明显间隔穿人颈静脉球内侧壁,多数迷走神经与副神经容易区分;舌下神经经舌下神经管走行在颈静脉球内侧壁的下方。结论颈静脉孔内口、颞骨岩部的部分骨质、枕骨的部分骨质、后组颅神经、硬脑膜及静脉壁共同组成颈静脉球的内侧壁,了解该部位的解剖学特点能够对颈静脉球部位手术提供理论指导,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乙状窦后锁孔入路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显微解剖及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1例尸头标本,经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在手术显微镜下对面神经及其周围血管逐层解剖,观察,测量及照相,临床应用该入路治疗面肌痉挛10例。结果:小脑下前动脉是主要的责任血管;经乙状窦后锁孔入路能够到达CPA区,充分暴露面神经、小脑下前动脉、小脑下后动脉和小脑上动脉。结论:血管压迫是面肌痉挛的主要病因,经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可获得足够的操作空间,能够满足微血管减压术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