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1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21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0篇 |
临床医学 | 31篇 |
内科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7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30篇 |
综合类 | 40篇 |
预防医学 | 3篇 |
药学 | 18篇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1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61.
62.
目的:为使脊柱后部结构得到较大程度的保留,又达到较好的减压目的,作者设计采用了后关节旁节段性开窗治疗以侧隐窝狭窄为主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26例。方法:在术前准确诊断、定位的基础上,采用小切口,于狭窄节段一侧或二侧,切除关节实的内侧半、肥厚的黄韧带及邻近部分推板。在此基础上清除所有导致神经受压的因素。但保留棘突、棘间韧带、大部份关节突及推板。结果:23例获得随访,6个月一6年9个月。13例完全恢复正常,8例明显好转,2例好转,无1例加重和发生椎体滑脱。结论:根据目前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病理改变的认识,对于治疗以侧隐窝狭窄为主的病例,采用后关节旁节段性开窗是一种更为合理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3.
目的 观察双相陶瓷生物骨(BCBB)、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复合物修复股骨头坏死(FHN)模型病灶清除区缺损,评价该复合物修复FHN的成骨作用.方法 取32只新西兰成年大白兔共64侧股骨头,微波灭活建立股骨头坏死模型,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16侧.A组为空白对照,B组植入BCBB/BMP,C组植入BCBB/BMP/bFGF,D组植入自体松质骨.术后2、4、8和12周分批处死动物,每组每次处死4只.行股骨头大体及解剖观察、X线摄片、组织学观察、钙含量及钙磷比检测.结果 ①股骨头大体及解剖观察:A组8周和12周各有1侧股骨头塌陷;B组12周时植骨区与宿主骨界限依然存在;C组及D组12周时植骨区与宿主骨界限不清.②X线摄片:A组12周时缺损仍然存在,有1侧股骨头塌陷;B组12周时骨移植区与宿主骨界限仍然存在;C组2周时骨移植区呈高密度影,与宿主骨界限清晰可见,8周时骨移植区密度低于宿主骨,与宿主骨界限模糊;D组12周时骨移植区密度与宿主骨相当,与宿主骨界限不清.③组织学新骨形成面积比较:8、12周时C组优于B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D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X射线能谱分析:2、4和8周时B组、C组钙含量及钙磷比大于D组,与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BCBB是生长因子的良好吸附载体,适宜新骨长入.BCBB/BMP/bFGF复合物具有较强的成骨能力.假如其安全性得到进一步证实,则有望为临床上FHN治疗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4.
目的 观察云南红药胶囊对严重创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随机、单盲和对照的临床研究分析140例严重创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治疗组(7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a治疗组常规治疗联合使用云南红药胶囊,疗程为l 4天.分别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3、7天和14天淋巴细胞计数和CD14+单核细胞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水平的动态变化,并收集住院期间临床资料.结果 住院期间,对照组死亡3例,治疗组死亡2例,病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淋巴细胞计数及CD14+单核细胞HLA-DR水平在7天和14天时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5).脏器功能障碍数、脓毒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均<0.05).结论 免疫调理治疗可以升高严重创伤和感染患者淋巴细胞计数和CD14+单核细胞HLA-DR水平,从而改善免疫麻痹、降低脏器功能障碍和脓毒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5.
66.
67.
68.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强大的自我增殖能力和分化多潜能性,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热点。目的:总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方法与机制。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992-01/2010-10及清华同方中文系列数据库(http://www.cnki.net/index.htm)2000-01/2010-10涉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内容的文献,英文关键词为“femur head necrosis,mesenchymal stem cell,cell culture,therapy,overview”,中文关键词为“股骨头坏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培养,治疗,综述”,排除陈旧性、重复性文献,保留30篇文献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显著的成骨及成血管作用,直接作用于股骨头坏死病灶部位,达到治愈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目的,是目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热点。今后应进一步分析移植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缺血坏死股骨头内增殖分化的潜能及影响因素、新生血管再狭窄的预防、骨缺损修复的时间,以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至体内后影响干细胞存活和分化的因素,如局部感染、全身免疫情况等,介入治疗时干细胞是否会随着血流的冲击而流至其他部位,这些问题依然需要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69.
背景:近年来随着器官移植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开展,糖皮质激素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占到首位,且并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目的:主要对他汀类药物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机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PubMed、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1980-01/2010-12关于他汀类药物在治疗股骨头坏死机制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股骨头坏死;他汀类药物;糖皮质激素;成骨细胞”或“ONFH;Corticosteroids; statins; Osteoblasts”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与他汀类药物修复治疗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排除陈旧及重复实验文章,初检得到169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34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骨科常见,多发性的疾病,其治疗是世界性的难题。他汀类药物能有效纠正激素所导致机体内脂质代谢紊乱的状态,减轻股骨头内的骨细胞损害,可以延缓或阻止股骨头缺血坏死、塌陷、变形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70.
目的 观察双相陶瓷生物骨(BCBB)/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CF)复合物在股骨头坏死(FHN)修复中的成血管作用。方法32只新西兰成年大白兔的64侧股骨头,微波灭活建立股骨头坏死模型,随机分为A、B、C、D组,各16个股骨头。A组为空白对照,B组植入BCBB/BMP,C组植入BCBB/BMP/bFGF,D组植入自体松质骨。术后2、4、8、12周分批处死动物,每组每次处死4只。对股骨头进行大体及解剖观察、X线摄片、组织切片免疫组化血管染色并进行血管计数和血管面积图像分析。结果①股骨头大体及解剖观察:A组8、12周时各有1个股骨头塌陷;B组12周时植骨与宿主骨界限依然存在;C、D组12周时植骨与宿主骨界限不清。②X线摄片:A组12周时股骨头缺损仍然存在,有1个股骨头塌陷;B组12周时植骨与宿主骨界限仍然存在;C组2周时植骨区呈高密度影,与宿主骨界限清晰可见,8周时植骨区密度低于宿主骨,与宿主骨界限模糊;D组12周时植骨区密度与宿主骨相近,与宿主骨界限不清。③血管计数和血管面积:术后各时间点C组血管数和血管面积均大于A、B、D组(P均〈0.05)。结论BCBB/BMP/bFGF复合物具有较强的再血管化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