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目的探讨党参消癓祛瘀汤联合OFL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脾虚血瘀证)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总胆固醇、载脂蛋白B、前白蛋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晚期胃癌脾虚血瘀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OFL方案进行化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党参消癓祛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缓解率和控制率),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运用KPS评分进行评估,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载脂蛋白B、前白蛋白的水平,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KPS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总胆固醇、载脂蛋白B、前白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党参消癓祛瘀汤可提高OFL方案治疗晚期胃癌(脾虚血瘀证)的疗效,提高患者血清总胆固醇、载脂蛋白B、前白蛋白的水平,改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2.
目的:利用LASSO回归分析筛选出与冠心病密切相关的血脂指标。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11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并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3 06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 n=2 427)和对照组( n=635)。统计分析用R语言。建立冠心...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非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置入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的非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30mg,qd)。冠脉支架置入术后6~8个月行选择性冠脉造影术,并于治疗前及随访6~8个月复查时分别测定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冠脉支架置入术后6~8个月,治疗组支架内再狭窄的患者0例(0%),对照组5例(12.2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6~8个月分别与治疗前比较,血脂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空腹血糖均无明显变化(P〉0.05),HOMA-IR治疗组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脂指标、空腹血糖在治疗前及术后6~8个月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HOMA-IR在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8个月治疗组却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吡格列酮可以防止非糖尿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的再狭窄,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可能是吡格列酮防止洗脱支架内再狭窄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非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置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的非糖尿病患者128例,并排除糖耐量异常者,随机分成吡格列酮组(71例)和对照组(57例),吡格列酮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30mg,qd);冠脉支架置入术后6~8个月行选择性冠脉造影术,于治疗前及随访6~8个月复查时先后分别测定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清瘦素及血清脂联素,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吡格列酮组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82%∶12.28%,P=0.037);冠脉支架术后6~8个月,2组血脂指标、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HOMA-IR、脂联素及脂联素/瘦素比值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吡格列酮能够降低非糖尿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的再狭窄,这种作用独立于调整血糖、血脂之外,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血管内皮功能可能是吡格列酮阻止支架内再狭窄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35.
高龄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韶辉  高东升 《山东医药》2008,48(28):38-39
回顾性分析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的281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年龄≥75岁(高龄组)与≤74岁(非高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冠脉病变特点及预后.结果 高龄组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及血TG、总胆固醇水平均高于非高龄组(P均<0.01);高龄组的冠脉病变数、冠脉狭窄评分、置入支架数、再发心绞痛率均高于非高龄组(P均<0.01);两组间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血运重建、心源性死亡及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例数无统计学差异.认为高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以多支、狭窄程度重为特点;年龄是冠脉狭窄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血总胆固醇和LDL水平是其主要危险因素;PCI术后除再发心绞痛外,预后与非高龄患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36.
隋唐时代医药学家孙思邈在其所著的《千金要方》中专辟“消渴”一篇 ,篇中共列消渴病治疗方剂 52首 ,笔者谨对这些方剂的方药特点浅析如下。方剂的名称在这 52首方剂中 ,有名称的方剂 35首 ,无名称者 1 7首。在有名称方剂中 ,以方中主药加剂型命名者有 2首 ,即“茯神丸方”和“猪肾荠尼汤方”;以主治病证命名者有 1 9首 ,如“治消渴除肠胃热实方”、“治消渴日饮水一石者方”等 ;以方中主药加上剂型和主治病证命名者有 1 4首 ,如“猪肚丸治消渴方”、“枸杞汤治渴而利者方”等。方剂的来源孙思邈善于吸收众家之长 ,方剂来源既有前代典籍资料…  相似文献   
37.
目的:总结分析变异型心绞痛(VA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0例VAP患者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17例患者伴发心律失常,7例患者晕厥,均因严重心律失常所致,3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27例患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有固定性狭窄病变者18例,冠状动脉正常者9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硝酸酯类和钙通道阻滞剂治疗,伴有冠状动脉严重狭窄者,5例行冠脉介入治疗,1例行冠脉搭桥术,有2例患者植入双腔起搏器.结论:变异型心绞痛既可发生于有狭窄病变的冠状动脉,也可发生于正常冠状动脉,前者多见,常伴严重心律失常,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硝酸酯类和钙通道阻滞剂是主要的药物治疗,对伴有冠状动脉严重狭窄者可行支架植入或冠脉搭桥术,对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可考虑器械植入治疗.  相似文献   
38.
摘要:目的:评估利拉鲁肽联用胰岛素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CNKI、万方数据、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收集有关利拉鲁肽联用预混胰岛素、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MDI)、胰岛素皮下持续输注(CSII)等文献,评估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变化值、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PG)、体质指数(BMI)变化值、体质量(BW)变化值和日胰岛素总用量等疗效指标;低血糖发生情况、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以及胃肠道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等安全性指标。结果:利拉鲁肽联用胰岛素(MDI、预混、CSII)较单用胰岛素相比,降低BW、改善HbA1c、减少日胰岛素总用量优势显著,HbA1c<7%达标率更高对FPG、2h-PPG控制效果更好或相当。利拉鲁肽组均未见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然而胃肠道不良反应较为明显,但多较轻微且能耐受并在4周内逐渐缓解。结论:利拉鲁肽与预混胰岛素联用未显著增加低血糖发生率,临床获益风险相对明显,而利拉鲁肽联合MDI或CSII研究较少,低血糖风险可能更高,但尚缺乏系统性评价、Meta分析等高质量证据支持,与其他胰岛素联用后期还需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或真实世界研究,为临床用药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9.
张韶辉  高东升 《山东医药》2007,47(34):117-118
研究表明,左心室肥厚(LVH)的发病与年龄、性别、体型、遗传素质、胰岛素抵抗及高血压水平都有相关性,且神经内分泌因素在其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在组织学水平上,LVH包括心肌细胞肥大和心肌间质增生两个基本过程。在分子学水平上,导致LVH的过程分三个环节,即细胞外刺激信号异常,细胞内信号转导异常,核内基因转录活化及蛋白产物异常表达。  相似文献   
40.
目的:总结武汉市第一医院围术期血糖全程管理规范化服务工作经验,并以骨科为例分享实践经验及成效,为同行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在骨科行2~4级手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最终纳入74例,随机分为药师全程管理组(n=37)与非药师全程管理组(n=37),分别统计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血糖管理指标(术前1 d、术后第3 d、出院前1 d的血糖水平及达标率)、安全性指标(低血糖发生率、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降糖药物不合理使用率)、经济学指标(住院期间降糖药物治疗总费用及日均降糖药物治疗费用、出院时日均降糖费用)和管理效率指标(住院天数及住院期间的降糖方案调整次数、调血糖会诊次数)。结果:2组基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药师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更短,内分泌科会诊次数更少,降糖药物医嘱调整频率更高,降糖药物不合理使用率更低,可见药师参与血糖管理可减轻外科医生负担,提高管理效率。结论:内分泌药师参与围术期血糖全程管理成效不劣于内分泌专科医生,我院围术期血糖管理药学服务模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