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8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103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30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113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691篇
内科学   280篇
皮肤病学   52篇
神经病学   77篇
特种医学   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89篇
综合类   951篇
预防医学   408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410篇
  8篇
中国医学   344篇
肿瘤学   110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87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的 分析探讨上消化道异物的内镜下治疗的方法与技巧.方法 收集我院2002--2006年61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临床及胃镜资料,总结分析上消化道异物类型、部位以及所选用的不同器械和取出方法技巧,并评价其效果.结果 61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成功率90%(55/61),未见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采用恰当的器械、合适的方法,运用一定的技巧,可以提高异物取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评价肺小结节(SPN)胸腔镜术前低剂量CT(LD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5例患者46个SPN行胸腔镜手术(VATS)肺楔形切除术,术前皆行LD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SPN直径4~10mm,平均8.3mm,距壁层胸膜5~28mm。根据手术结果,评价术前LD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技术的失败率、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等。结果:LD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成功率为100%,定位时间13~45min,平均22min。21例(46.7%)发生并发症,其中19例(42.2%)无症状气胸,6例(13.3%)无症状出血,4例(8.9%)同时发生气胸和出血。VATS时间14~75min,平均29min。术中出血量25~45mL,住院时间5~14d。SPN的组织学诊断为原位腺癌10例,微浸润腺癌8例,肺腺癌6例,肺鳞癌2例,不典型腺瘤样增生8例,肺转移瘤2例,良性病灶10例。结论:LD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SPN的准确率高,并发症轻微,对于VATS术前定位具有指导意义和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93.
患者男性,45岁,2004年7月21日因发现白细胞高18年就诊。患者18年前因皮肤感染迁延不愈,外院查血常规示白细胞高于40×109/L,血小板和红细胞具体数值不详,骨髓细胞检查示: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粒∶红=6.5∶1,粒细胞系占0.775,NAP:阴性,考虑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给予白消安、靛玉红交替服用,白细胞控制在10×109/L以下。于1997年10月复查骨髓细胞示: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红=5.4∶1,粒系明显增生,占0.76,中幼粒比值明显增高,杆状核粒细胞胞体增大,其他细胞形态大致正常;红细胞系增生偏低,全片见巨核细胞7个,后改用羟基脲…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程序性死亡4基因(programmed cell death 4, PDCD4)的人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系,观察PDCD4基因对人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将构建好的携带PDCD4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PDCD4转染U251细胞,经过G418筛选获得稳定细胞系;用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PDCD4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锥虫蓝染色活细胞计数法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外源PDCD4转染对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成功建立稳定表达PDCD4的胶质瘤细胞U251-PDCD4.未转染的U251及空载体转染的U251细胞均不表达PDCD4,而pEGFP-PDCD4转染的U251-PDCD4细胞表达高水平的PDCD4 mRNA和蛋白质;转染PDCD4基因的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减慢(P<0.01)、克隆形成率明显降低(P<0.01);细胞周期检测显示,转染PDCD4的细胞较其他两对照组细胞S期升高、G2/M期明显降低(P<0.05).结论:PDCD4通过干扰细胞周期明显抑制胶质瘤U251细胞的细胞增殖及克隆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在持续性高正加速度(+Gz)引起颞颌关节病的作用。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第1组的大鼠只在实验装置上固定5min作为阴性对照组;第2组在+10GZ条件下处置5min,每日重复5次,每周4次,连续3周作为阳性对照组;第3~5组处置方法同第2组,每日离心前30min肌肉注射丹参多酚酸盐(给药剂量分别为1、3、10mg/kg),阴性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形态学变化,用RT-PCR技术检测颞肌c—fos mRNA基因表达。结果:丹参多酚酸盐能有效地保护持续性高正加速度对于颞颌关节造成损伤,电子显微镜的影像学显示该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丹参多酚酸盐对于持续性高正加速度引起的颞肌c—fos mRNA表达有抑制作用。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对于持续性高正加速度引起的大宣灏铴关节桶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6.
马蕊香  赵会承  刘艳虹  张霞 《河北医药》2011,33(17):2640-2641
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B受体阻滞剂及醛固酮拮抗剂成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基本药物,似乎更着重于远期的疗效,  相似文献   
997.
1 病例报告男 ,2 8岁。于 1 997- 0 3因受凉而鼻塞、流涕 ,1周后心悸、气短 ,到当地医院行 ECG检查示 :广泛性 ST- T缺血性改变 ,心脏彩超示 :左室后壁搏动减弱 ,室间隔搏动略增强。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 ,并给予治疗 ,症状时重时轻。 1 998年开始双下肢水肿 ,按心肌炎、心衰住院治疗。至 2 0 0 0 - 0 8,以上症状加重并颜面部轻度水肿 ,ECG示 P波增宽 ,肢体导联低电压 ,广泛 T波低平倒置 ;心脏彩超示室间隔运动减弱 ;B超示双侧胸腔积液 ,肝静脉扩张。诊为心肌炎并心力衰竭 ,给予强心利尿效不佳 ,于2 0 0 0 - 0 9入我院。查体 :P86次 / …  相似文献   
998.
姚秋生  冯凡  张霞 《华西医学》2010,(3):581-582
目的 对康复新液结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远期疗效进行评价,研究其临床使用价值。方法 2006年1月—2007年12月,73例患者经电子胃镜检查确诊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理检验示幽门螺杆菌(Hp)阳性。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疗程4周,治疗期间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疗程结束后及治疗后6、12个月后分别复查胃镜并检查Hp清除情况。观察溃疡治疗及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为85.71%;随访6个月复发率分别为7.41%、17.39%,12个月复发率分别为14.29%、35.29%。结论 康复新液结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可明显提高疗效,溃疡愈合质量高、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999.
注射型根充糊剂治疗瘘管型根尖周炎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瘘管型根尖周炎因反复肿胀 ,疼痛发作 ,病程时间长 ,给患者带来不少的痛苦。本文通过对患牙进行瘘管通过术后 ,应用日本产注射型根管糊剂充填材料 ,治疗有瘘型根尖周炎。并经过三年来的临床观察 ,疗效满意 ,既解除了患者的痛苦 ,更重要的是保留了患牙 ,恢复了咀嚼功能。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随机选择瘘管型根尖周炎 30 5例 ,其中男性 176例 ,女性 12 9例 ,年龄 13~ 64岁不等。牙位以磨牙 97例 ,双尖牙 138例 ,前牙 70例。病例随机分成 2组。A组 2 15例 ,B组 90例。1.2 瘘管部位 位于患牙相应的唇颊侧牙龈 2 96例 ,位于患牙的腭 (…  相似文献   
1000.
张霞  李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24):3030-3031,3036
哺乳动物细胞具有自发的分子钟来调控很多生物化学反应的周期,因此对周围环境因素的刺激包括遗传毒性因素发生反应。这个分子钟由一个自动调整的转录-翻译反馈回路组成,包括4种基因/蛋白质:BMal1,Clock,Cryptochrome和Period。生物钟本质的周期是24h,它指挥着很多生化反应的进度。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生物钟在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对肿瘤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