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4803篇 |
免费 | 6663篇 |
国内免费 | 424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46篇 |
儿科学 | 1096篇 |
妇产科学 | 743篇 |
基础医学 | 5872篇 |
口腔科学 | 1667篇 |
临床医学 | 17861篇 |
内科学 | 10925篇 |
皮肤病学 | 1732篇 |
神经病学 | 2946篇 |
特种医学 | 522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64篇 |
外科学 | 9274篇 |
综合类 | 37803篇 |
预防医学 | 14314篇 |
眼科学 | 1324篇 |
药学 | 14402篇 |
212篇 | |
中国医学 | 15738篇 |
肿瘤学 | 347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77篇 |
2023年 | 2712篇 |
2022年 | 2962篇 |
2021年 | 3603篇 |
2020年 | 3084篇 |
2019年 | 2603篇 |
2018年 | 2631篇 |
2017年 | 1643篇 |
2016年 | 2154篇 |
2015年 | 2225篇 |
2014年 | 6507篇 |
2013年 | 4899篇 |
2012年 | 5535篇 |
2011年 | 6224篇 |
2010年 | 5667篇 |
2009年 | 5783篇 |
2008年 | 5695篇 |
2007年 | 5974篇 |
2006年 | 6038篇 |
2005年 | 6179篇 |
2004年 | 5419篇 |
2003年 | 4965篇 |
2002年 | 4243篇 |
2001年 | 4134篇 |
2000年 | 4475篇 |
1999年 | 4300篇 |
1998年 | 3890篇 |
1997年 | 4032篇 |
1996年 | 4068篇 |
1995年 | 3534篇 |
1994年 | 3192篇 |
1993年 | 2381篇 |
1992年 | 2308篇 |
1991年 | 2004篇 |
1990年 | 1665篇 |
1989年 | 1525篇 |
1988年 | 898篇 |
1987年 | 751篇 |
1986年 | 694篇 |
1985年 | 625篇 |
1984年 | 549篇 |
1983年 | 454篇 |
1982年 | 461篇 |
1981年 | 357篇 |
1980年 | 245篇 |
1979年 | 178篇 |
1978年 | 119篇 |
1977年 | 64篇 |
1965年 | 73篇 |
1964年 | 6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上颌第一磨牙5根管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尤其是腭根2根管更是罕见,作者诊治了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3.
牙体银汞合金修复的三维光弹应力分析(牙体组织部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代国外不少学者通过对牙齿受力时,窝洞各部位应力分布状况的测定,提出为防止应力集中,洞底线角不应该明确,应改为圆钝。但这种实验均为银汞合金直接充填下的情况,与临床上中等深度以上窝洞均加基底不尽相 相似文献
54.
上颌骨骨折合并有其他重要脏器的损伤,为挽救病人的生命,骨折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产生了骨断端的错位愈合,出现咬合错乱及面中1/3塌陷畸形等开发症。传统治疗方法往往通过调来改善病人不良的咬合关系,难以取得较好的疗效,成为治疗上的一个难题。70年代... 相似文献
55.
56.
鼻咽癌为耳鼻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该病早期诊断较困难,多因原发灶部位隐匿;早期无明显症状,缺乏特征,病情发展快,病人就诊过晚等,以及医务人员警惕性不高,询问病史及体检不细,以及本病症状较复杂,不易与其它疾病相鉴别有关。现将我们遇到的二例以张口受限为主要症状首先就诊于口腔科而造成误诊的鼻咽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7.
近年来,我们感到逆行性牙髓炎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在治疗上也渐形成具有一定模式的程序和方法,现报告我们的作法和体会。 共治疗89人103个牙(男50人55牙,女39人48牙),年龄27~69岁。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前牙以中切牙患病率最高,侧切牙次之,尖牙最低;后牙以第一磨牙患病率最高,第二磨牙次之,第三磨牙较少,这也许是因部分患者第三磨牙缺失之故。 相似文献
58.
王延安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6,4(2):160-160
唾液腺腺性囊性癌(ACC)局部侵袭性强,远处转移率及死亡率高,其生物学行为不可预知,该文对20年来34例病理诊断为ACC的患者进行回顾研究,所有病例至少随访10a,分析不同因素对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结果:肿瘤原发部位是影响生存率的重要因素,原发于肋腺者,其生存率显著高于原发于小唾液腺者; 相似文献
59.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狗牙周缺损处引导组织再生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本文对应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引导组织再生的动物实验的观察进行评价。方法6只成年狗,实验组,对照组各18颗牙。分别在每条狗抽取骨髓1ml,在实验室内进行原代骨髓干细胞培养,培养液为内含15%小牛血清(FCS)和0.5%青-链霉素抗生素的a-MEM培养液。第1代细胞转移到18块大小为6×2mm2胶原膜上,约每张胶原膜上1×107个细胞,培养24小时后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在膜上附着情况。在人工制造的牙周缺损中进行体外培养的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结合GTR方法(实验组)和单纯GTR方法(对照组)。在6周后切片行牙周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组新生牙槽骨新生牙周膜组织及新生牙骨质的修复再生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形成了的牙周结构,只是引导再生的牙周组织基本恢复到正常的牙周组织高度。实验组牙槽骨再生高度平均为4.50±0.13mm;对照组为3.09±0.28mm。结论应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结合e-pTFE膜引导牙周组织再生可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加快正常骨结构组织的建立并缩短修复再生时间。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龋病与口腔白色念珠菌家族传播的关系。方法2007年10月至2008年3月间采集35个家庭(119个样本)口腔牙菌斑,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白色念珠菌基因型,并记录龋失补(DMFT)指数。结果18个家庭(18/35,51.4%)、34个样本(34/119,28.6%)中检出白色念珠菌,其中11个家庭存在家族传播(11/18,61.1%)。呈垂直传播、垂直-水平传播和水平传播的白色念珠菌基因型一致率分别为0(0/5),66.7%(2/3),66.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571,P<0.01)。念珠菌感染与DMFT指数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口腔白色念珠菌的传播呈明显的基因多态性,念珠菌感染与龋病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