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乳腺癌中的声像特点及其诊断意义.方法 对46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早期乳腺癌超声图像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同期262例经病理证实的良性乳腺病例,计算超声对早期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并与其他检查相比较.结果 在早期乳腺癌中,超声下肿块的边缘征象发生率较低,血流信号检出率低于其他各期乳腺癌,肿块内点状钙化及肿块纵横径比有一定诊断意义.本组病例超声灵敏度为78.3% (36/46);特异度为84.4% (221/262);假阳性率15.6% (41/262);假阴性率21.7% (10/46);诊断符合率为83.4% (257/308).比积数为19.40.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乳腺癌中具有独特的声像特点,诊断符合率较高,其应用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42.
目的 对束花石斛三氯甲烷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重结晶等方法对束花石斛三氯甲烷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与核磁、质谱等光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出10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纽替皂苷元-26-O-β-D-吡喃葡萄糖苷(1)、2,7-二羟基-4-甲氧基-9-芴酮(2)、dengibsinin(3)、chrysotoxone (4)、丁香醛(5)、对羟基苯甲醛(6)、香草酸(7)、三十一烷醇(8)、十六烷酸(9)、大黄酚(10).结论 化合物1为首次从石斛属植物中分离得到,也是首次在束花石斛中发现变形螺甾烷醇类甾体皂苷.  相似文献   
43.
目的:分析按不同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分层的正常、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和痴呆老年人的老年成套神经心理测验(BCAI)特点,以及BCAI对痴呆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开原市两所敬老院和老干部局退休的60岁以上的老年人86例,按简明智力状态量表(MMSE)结果分为正常老年人、轻度认知损害和痴呆组,比较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总体退化量表(GDS)和BCAI特点。结果:正常老年人(n=72)中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增高BCAI各单因子值均呈显著性上升(F=5.40~34.50,P均<0.01),而不同性别中除连线、年龄中除词汇两个单因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2.39,4.39,P均<0.01)外,其他各单因子呈总体上升趋势,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其MMSE、兴趣广度男性高于女性,低年龄段高于高年龄组,教育程度高者高于程度低者。轻度认知损害组和痴呆组MMSE,ADL,GDS和兴趣广度均明显低于正常老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9.76~41.67,P<0.05~0.01)。轻度认知损害组BCAI测验各项分值明显低于正常老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u=2.12~9.10,P均<0.01)。结论:轻度认知损害及痴呆患者有多方面的认知功能损害,正常老人教育储备越高BCAI成绩越好。BCAI对轻度认知损害和痴呆早期预测有肯定作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 分析老年乳腺癌的临床特点,探讨如何提高老年女性乳腺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73例60岁以上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3例患者全部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以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和乳房全切除术为主.术后辅助化疗32例,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23例.术后并发症主要为皮下积液.结论 老年女性乳腺癌治疗应以外科手术为主,辅以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年龄并非是手术禁忌证,但应重视并处理好并存疾病.  相似文献   
45.
史英  张铁  祝斌野  孙杰  吴洁琼  相祎  刘金响  吴婷  张莹 《陕西中医》2019,(11):1520-1522
目的:研究观察溃结2号方治疗脾虚湿盛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脾虚湿盛型溃疡性结肠炎随机分为口服溃结2号方治疗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对照组,两组均治疗4个疗程。结果: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及改善中医主要症状方面,两组组内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好转。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但对于食少症状改善两者无明显区别(P>0.05);在治疗及改善水肿、糜烂、溃疡等体征方面,治疗组对结肠镜下的改善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溃结2号方与美沙拉嗪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别,但溃结2号方更能改善患者的腹泻、腹痛、脓血便、神疲懒言、腹胀、肢体倦怠的临床症状及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的体征。但两者对于患者食少的改善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46.
目的 通过介入治疗提高盆腔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时间。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分别将导管插入双侧髂内动脉内,经导管灌注化疗药物,合并肝转移的同时行肝动脉灌注化疗与栓塞治疗。结果 ①141例宫颈癌患者经2次介入治疗后,宫颈肿块缩小而获得根治性手术切除。②38例晚期直肠癌患者经术前介入治疗后,成功切除了病灶。③31例直肠癌术后复发并肝转移患者经介入治疗后,盆腔内肿块及肝内转移灶均有缩小好转。结论 盆腔恶性肿瘤经介入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有效率为92.3%,1—5a生存率分别为75%、43%、21%、12%、3%。  相似文献   
47.
蔡金艳  倪俊  陈天洪  张铁 《中草药》2017,48(8):1506-1508
目的研究束花石斛Dendrobium chrysanthum降血糖活性的氯仿部位中的菲类成分。方法采用Sephadex LH-20、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及重结晶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束花石斛茎的氯仿部位中分离得到4个菲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5-二羟基-4-甲氧基-9,10-二氢菲(1)、2,4-二羟基-5-甲氧基-9,10-二氢菲(2)、2,4,5-三羟基-9,10-二氢菲(3)、美花石斛酚A(4)。结论化合物2为新化合物,命名为束花石斛酚A;化合物1、3、4均为首次从束花石斛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59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进行检查,其中16例冠状动脉支架同期接受传统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术后1 a内支架变形1例,内膜增生1例,再狭窄1例;术后1~2 a支架内膜增生3例,再狭窄4例,闭塞1例;术后2~3 a支架变形1例,内膜增生1例,再狭窄2例,闭塞1例;术后3~5 a支架内膜增生3例,再狭窄5例,闭塞1例;术后5 a以上支架再狭窄1例。支架直径<3.5 mm时狭窄程度准确判断率为33%,支架直径≥3.5 mm时为79%。结论 64排螺旋CT可作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随访观察和了解冠心病进展情况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9.
早期乳腺癌30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为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早期乳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病人中乳腺局限性增厚18例(60%),可触及结节者仅11例(37%);有乳腺增生病史伴增生症状加重者22例(73.3%)。钼靶X线单纯钙化12例(40%),肿块结节影5例(17%)。24例(80%)超声检出边界不规则低回声结节,79%的结节内或周围可测到血流信号。11例通过空芯针穿刺获得诊断,19例由超声或钼靶定位后手术活检确诊。结论 高危年龄妇女乳腺增生伴症状加重、乳腺局限性增厚是早期乳腺癌的重要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优于钼靶X线检查;及时对乳腺结节、局限性增厚、钼靶X线致密影等可疑病灶行组织学穿刺活检或超声以及钼靶定位后手术活检,可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女性首发抑郁症的早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rTMS联合艾司西酞普兰组(研究组,n=25例)和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对照组,n=25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在治疗前和治疗第1、2、4、8周分别对两组患者评定疗效;治疗中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和第8周两组患者HAMD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第1、2、4周末,研究组患者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治疗第4周末时,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MS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女性首发抑郁症早期疗效和安全性均优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