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2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7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康复组在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分别于入院后24h内和出院前24h内评定两组患者的肌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入院时两组肢体肌力及Barthel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康复组肢体肌力及Barthel指数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肌力,提高生活能力,减少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42.
改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21世纪是生命科学高速发展的时期,生物化学技术与理论已经渗透到与之相关的生命科学的各领域,学生对本学科的掌握关系到其他生命类学科的学习,同时,生物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现代生物学越来越多的要应用到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1].  相似文献   
43.
目的 了解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在国人中的患病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 14 2 5例 50岁以上人群的超声心动图资料。结果 检出退行性心脏瓣膜病 114例 (8.0 % ) ,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主动脉瓣受累率高 (92 .1% ) ,临床中常合并冠心病 (76.0 % )。高脂血症 (3 6% )及高血压病 (2 0 % )。结论 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是引起老年心衰和心律失常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4.
崔槐生  张金莉  黄勇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3):1992-1992
糖尿病患者眼动脉血流量的多少不仅直接关系到眼及其附属器官的血供,而且还间接反映了全身小动脉的病变程度,因此,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40例糖尿病患者的眼动脉血流并与38例正常人相对照,旨在探讨糖尿病患者眼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5.
对42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发现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增高,血压昼夜波动变小,节律波动减弱。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帮助高血压人群预测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46.
多发性大动脉炎,为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变。绝大多数引起不同部位的狭窄或闭塞,亦可因炎症破坏中层动脉壁致动脉扩张或动脉瘤样改变。选  相似文献   
47.
自 Zoll 氏应用心脏起搏成功地救活了二例垂危患者以后,各种类型的起搏器相继问世。对需要终生起搏者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我们从1984年开始至今共安装10例,疗效满意。临床资料本组6例中男女各5例,年龄35~76岁,平均56.6岁。其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Ⅳ°AV—B)4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6例。前者室性逸搏心律中 QRS  相似文献   
48.
目的总结导管消融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48例经心内电生理检查明确诊断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且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8例患者,其中左侧旁路142条,右侧旁路112条。消融总成功率为98.8%。结论导管射频消融术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安全、有效方法,手术中注意操作经验的积累,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49.
血管闭合器用于PCI术后止血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将 15 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的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75例术后采用外力压迫止血 ,观察组 75例采用Angio seal血管闭合器止血。结果观察组股动脉穿刺点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下肢制动时间及止血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 (均P <0 .0 1)。提示血管闭合器比外力压迫止血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0.
射频消融治疗对局部心肌组织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射频消融术 (RFCA)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 ,肌酸激酶 (CK) ,肌酸肌酶同功酶 (CK MB)及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浓度变化及与RFCA诸因素的关系。探讨RFCA对心肌组织损伤程度。方法 采用ELISA一步夹心免疫测定法 ,分别测定 4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患者RFCA术前及术后即刻 ,6h ,12h ,2 4h血清cTnT以及上述心肌酶浓度。结果 RFCA患者cTnT ,CK ,CK MB ,AST均于术后即刻升高 ,术后 6h达到峰值 ,12h下降 ,2 4h除CK外 ,其余均恢复正常 (P均 <0 0 5 )。经相关分析表明cTnT活性变化的峰值升高程度与消融时间 ,平均功率及累计能量均无线性关系 (r=0 .33 ,r =0 .2 5 ,r=0 .2 9,P均 >0 0 5 ) ,而与消融靶点个数高度正相关(r=0 .81,P <0 0 0 1) ,与消融次数也有显著关系 (r=0 .5 1,P <0 0 1)。结论 RFCA对心肌组织确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但持续时间短 ,损伤轻 ,恢复快。提示RFCA系安全有效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方法。测定cTnT可作为临床判断RF CA对心肌损伤的监控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