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2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0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61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31.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抗肿瘤作用机制治疗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取我院于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治疗的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儿童患者58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全反式维甲酸和达那唑治疗,实验组在全反式维甲酸和达那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沙利度胺进行治疗,对4个月和8个月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4个月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实验组8个月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沙利度胺能够明显改善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治疗效果,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治疗有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332.
333.
张连生 《中国基层医药》2014,(14):2094-2096
目的:探讨整形外科技术对面部外伤急诊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6例面部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其接受皮肤间断缝合、皮内间断缝合、真皮内连续缝合及邻近皮瓣转移四种整形外科技术治疗,观察愈合结果和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结果所选36例患者在接受整形外科技术治疗后未出现感染、血肿及皮片或皮瓣坏死等现象,经手术治疗后伤口及创面均能愈合。术后对36例患者进行随访6个月,随访结果为采用皮肤间断缝合无瘢痕增生,皮内间断缝合及真皮内连续缝合均有少量瘢痕增生,邻近皮瓣转移无错位畸形及面部功能障碍;治疗前根据创伤面积及受创原因判断Ⅰ期修复35例,Ⅱ期修复1例;治疗过程Ⅰ期修复28例,Ⅱ期修复8例,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4、4.75,均P<0.05)。结论在面部外伤急症修复中采用整形外科技术治疗能使面部创伤功能得到很好的恢复,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334.
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是最常见的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其发病率逐年增高,但它是对放疗和化疗最敏感的恶性肿瘤之一.FL在不同发病阶段采取不同治疗方案:在早期阶段,主要为放射治疗;在疾病进展至中晚期时,进行联合化疗或免疫治疗.免疫治疗中,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修饰T细胞(CAR-T)是从基因层面研究出来的精准靶向治疗的新方法,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抑制剂与肿瘤细胞存活关系密切,使用肿瘤疫苗可增强FL的抗肿瘤免疫,免疫调节剂调节肿瘤生存的免疫微环境并同传统化疗药物起到协同作用,新型单克隆抗体的研究将突破原有单克隆抗体的局限性而发挥更好疗效.上述治疗研究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需进一步研究发挥治疗作用.本文就FL免疫治疗方面的新进展,如使用CAR-T细胞、HDAC抑制剂、肿瘤疫苗、免疫调节剂和新型单克隆抗体等进行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35.
目的:对中面部老化在睑袋整形术的同时矫正泪槽畸形采用眶隔脂肪释放与填充剂矫正的疗效进行对比。方法:46例睑袋整形术,其中33例采用睑袋整形术切口,皮下锐性分离皮瓣约1cm,于皮肤切口缘下方4mm切开眼轮匝肌,眼轮匝肌与眶隔之间钝、锐性游离达眶缘,松解眶肌筋膜韧带(王韧带),于眶缘处分离支持韧带,在骨膜上分离眼轮匝肌达眶缘下1~2cm,弓状缘释放眶隔脂肪并重置,6-0可吸收线将眶隔脂肪固定于眶缘下骨膜上。如果脂肪较多者适当去除部分脂肪,以局部平整为度。去除多余的眼轮匝肌和皮肤后缝合切口;另外13例采用睑袋整形术方法同上,只是不行眶隔脂肪释放,于术后2个月后采用填充剂治疗泪槽畸形。结果:本组46例中33例眶隔脂肪释放重置者,泪槽畸形均矫正,回访3~12个月效果良好。13例填充剂治疗泪槽畸形矫正者,回访3~12个月,其中5例填充爱贝芙者泪槽畸形改善较好,8例填充玻尿酸者,泪槽畸形仍较明显。结论:睑袋整形术时采用眶隔脂肪释放重置矫正中面部老化泪槽畸形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虽然填充剂也能解决泪槽畸形,但毕竟有时效性,加之填充剂本身也有一定的并发症,故在睑袋整形术时不要轻易将眶隔脂肪去除。  相似文献   
336.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的变化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4月至2011年10月本科确诊的发病在48h内的脑梗死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病例分为2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川穹嗪注射液120mg静脉滴注活血化淤血改善微循环,阿司匹林100mg,口服,1次/d,同时给予抗凝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滴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2次/d,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7、14天检测其血清NSE和CRP水平,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NSE、CRP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达拉奉组治疗后第7、14天的NSE、CRP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和CRP水平,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相似文献   
337.
目的:研究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源性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erived from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DCs)中的表达,及抑制IDO活性对CML-DCs免疫刺激功能的影响.方法:RT-PCR检测17例患者CML-DCs的IDO mRNA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CML-DCs免疫表型.在有或无IDO抑制剂1-甲基色氨酸(1-methyltroptophan,1-MT)作用下,分别以不成熟CML-DCs(imDCs)和成熟CML-DCs(mDCs)为刺激细胞,完全缓解期(complete remission,CR)CML患者外周T淋巴细胞为反应细胞建立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体系,ELISA法检测CML-DCs上清液IL-12水平,MTT法检测CML-DCs刺激自体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随着CML-DCs的诱导分化和成熟,IDO mRNA表达逐渐上调;经TNF-α诱导的DCs免疫表型除CD1a外,CD80、CD86、CD83、HLA-DR的表达均明显上调(P<0.05),且上述分子的表达不受1-MT的影响.用1-MT抑制IDO活性后的imDCs和mDCs,其IL-12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P<0.01),且激发自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也明显增强(P<0.05,P<0.01).结论:抑制IDO活性可提高CML-DCs的IL-12分泌水平,增强其对自体T细胞增殖的刺激能力,IDO对DCs的负性调节为白血病生物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38.
创伤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对膝关节创伤治疗4周后存在的功能障碍进行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130例分两组,治疗组80例采用中药浴洗法、蜡疗、运动疗法和中频电疗的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50例按照医嘱在家或间断康复科门诊治疗,无一定规律性。治疗结束后,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疗效的优良率为87.5%,对照组疗效的优良率为34%,两组优良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伤后或术后4个月内的膝关节功能障碍康复有较好的疗效.而且开始康寅的时间越早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339.
 目的 评价环磷酰胺(Cy)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动员、采集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的CML患者7例,无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损害。动员方案为Cy+人基因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于化疗后WBC降至1.0×109/L时开始用rhG-CSF,用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干细胞,-80 ℃低温冰箱冻存,并作单个核细胞(MNC)计数及CD+34细胞测定。结果 Cy平均剂量为4.0(3.0 ~ 5.0)g,rhG-CSF的剂量均为300 μg/d,平均5.8(3 ~ 9)d;其中仅1例患者动员2次,余6例均动员1次;共采集2次,每次循环血量为10 ~ 13 L;采集的MNC达(2.94 ~ 5.45)×108/kg,CD+34细胞数达(2.15 ~ 6.59)×106/kg ;患者能耐受整个动员和采集过程,无一例因化疗的不良反应而中止动员;移植后全部患者均迅速恢复了造血功能。结论 Cy联合G-CSF的动员方案对CML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40.
自噬在癌症、神经变性、自身免疫疾病和炎症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中扮演重要角色.近些年,自噬成为肿瘤研究领域的新热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肿瘤,自噬参与了其发展以及靶向药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机制,通过调节自噬为CML的治疗提供了新方向.细胞自噬和癌症的深入研究会有助于攻克癌症.文章对自噬在CML治疗中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