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6篇
  免费   284篇
  国内免费   181篇
耳鼻咽喉   31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149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484篇
内科学   229篇
皮肤病学   43篇
神经病学   46篇
特种医学   127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499篇
综合类   931篇
预防医学   431篇
眼科学   32篇
药学   396篇
  13篇
中国医学   450篇
肿瘤学   172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264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284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研究云南蠓类种类及其地理分布。方法根据多年来野外调查资料,分析归纳云南目前已知蠓类种类名录及地理分布。结果目前云南省境内共发现蠓类37属146种,占我国迄今已知蠓类(约1 100种)的13%。结论云南蠓类呈全域分布。  相似文献   
142.
目的研究无纺布手术衣及敷料与棉织布手术衣及敷料对层流手术室动态下空气质量的影响,为提高层流手术间动态空气质量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2-10月骨科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各50例,A组用无纺布手术衣及敷料,B组用棉织布手术衣及敷料;采用沉降法和浮游法对两组手术间动态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沉降法监测中A、B两组手术间平均空气沉降菌菌落数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P<0.01),在不同时点比较中,麻醉前A、B两组手术间空气沉降菌菌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切皮前、手术中、缝合前及手术结束后各时点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浮游法监测中A、B两组手术间平均空气浮游菌菌落数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8,P<0.01),在不同时点比较中,麻醉前A、B两组手术间空气浮游菌菌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切皮前、手术中、缝合前、手术结束后各时点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无纺布手术衣及敷料的手术其手术间动态空气质量明显优于使用传统棉织布手术衣及敷料。  相似文献   
143.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患者手术后感染及其相关感染因素进行分析,以降低感染率。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2月-2011年12月进行心脏及大血管手术患者300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术后发生感染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对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00例患者中有11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3.67%;感染患者中年龄>60岁的有9例,占81.82%;感染最常见的部位为呼吸道,7例占63.64%;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45.46%,革兰阳性菌占27.27%,真菌占27.27%;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24h输血浆量等是引起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心脏外科患者术后感染率较高,且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导致患者发生感染的因素较多,临床需要密切注意无菌操作及对感染的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44.
目的比较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holmium laser enucleation of the prostate,HoLEP)和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lasia,BP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90例行腔内手术治疗的BPH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HoLEP)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监测、记录2组患者围手术期和术后1、3、6个月复查指标,比较最大尿流率(maximum flow rate,Qmax)、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 score,QOL)等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种术式近期临床疗效。结果术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测量以及前列腺重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oLEP组较TURP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低钠血症的发生率、膀胱冲洗时间、留管时间都较低(P0.01);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2组IPSS、QOL和Qmax均比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但2组间比较并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oLEP术与TURP术相比,近期手术效果相似,且手术安全性更好,可视为治疗BPH的较好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5.
146.
147.
背景:旋后-外旋骨折占所有踝关节骨折的40%~75%。其治疗方式的选择主要依赖对内侧结构损伤程度的判断,特别是内侧三角韧带是否有损伤。循证医学的资料表明,术前MR扫描与术中外旋应力试验是判断三角韧带损伤的方法。那么,术前MR扫描是否可以替代术中应力试验,明确三角韧带损伤的情况并指导踝骨折采用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本文试图通过手术验证两者的敏感性是否一致。目的:探讨MRI与术中外旋应力试验在判断踝关节旋后-外旋型损伤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共计30例,术前常规行X线、MR扫描,记录踝关节内侧三角韧带损伤情况。麻醉后行踝关节外旋应力位摄片,依据踝关节内侧间隙是否正常判定三角韧带损伤情况。再比较外旋应力试验与MR结果。结果:MR扫描对三角韧带损伤情况判定,等同于术中外旋应力试验。结论:MRI对于判断三角韧带是否损伤有一定价值,可以指导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不同程度损伤的鉴别与治疗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8.
目的 探讨青年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与颈动脉结构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血压科663例年龄在18。45(38.ol-4-5.78)岁的青年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按每分钟静息心率水平分为3组:A组(<70次,n=163).B组(70次≤心率<80次,a=268),C组(≥80次,n=232)。超声检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动脉内径,观察颈动脉血管壁斑块发生情况;对比各组颈动脉结构相关参数,进行方差分析和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 (1)3组患者人院时SBP、DBP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DBP高于B组(P结论 青年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增快可出现血压增高、颈动脉内径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9.
目的 浅析结肠肠气囊肿症(PCI)可能的病因、临床和内镜下特点,以及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22年3月该院消化内科确诊为PCI的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纳入的33例PCI患者中,男20例,女13例,年龄(56.58±11.69)岁;该病检出率为0.11%(33/30 833)。33例患者中,无症状者占30.30%(10/33),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12例(36.36%),腹胀12例(36.36%),腹泻10例(30.30%),便秘5例(15.16%),便血5例(15.16%),体重减轻1例(3.03%),癌胚抗原(CEA)升高2例(6.06%)。21例单发气囊肿,12例多发气囊肿,两组年龄、性别、原发病、肠镜下合并其他内镜诊断、临床症状、气囊肿直径和肠段部位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病变表面情况(光滑、红斑、糜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PCI较罕见,临床表现不典型,内镜下微创治疗是有效的措施,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0.
目的:探讨改良型股骨假体应用于初次后稳定型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2012年4月1日至2013年1月1日,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入院,由同一位主任医生完成的初次后稳定型全膝关置换术病例,共156例.61例使用改良型股骨假体,男7例,女54例,平均年龄(68.34±5.41)岁;95例使用普通股骨假体,男14例,女81例,平均年龄(69.92±5.11)岁.观察并记录156例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Insall-Salvati指数、假体型号、髌骨弹响综合征发生率、术后下肢力线及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平均随访45.31周(36~56周),记录每例患者随访时的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KS评分).结果:改良型股骨假体组髌骨弹响综合征发生率为0,低于普通股骨假体组的11.48%,且术后膝关节活动度(110.98±10.32)°,优于普通股骨假体组(107.05±8.61)°.术后随访4次,在术后21~28 d改良型股骨假体组膝关节评分129.79±9.63,优于普通股骨假体组126.85±7.79.结论:采用改良设计的新型股骨假体能降低髌骨弹响综合征发生率,并获得更好的早期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