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21篇
综合类   30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右房室瓣收缩期位移(TAPSE)与肾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选取经超声心动图证实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45%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CHF)患者98例,M型超声测定其TAPSE,以TAPSE<16 mm定义为右室功能不全,将所有入选者分为两组:右室功能不全组(TAPSE<16 mm)和右室功能正常组(TAPSE≥16 mm)。对两组入选者抽血测定常规肾功能指标及N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用改良MDRD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测定平均动脉压(MAP),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右室舒张末内径(RVDd)、肺动脉收缩压(PASP)、LVEF,分别比较两组上述指标有无差别。同时比较两组患者静脉袢利尿剂的使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心功能分级、心力衰竭病因及心房纤颤发生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LVDd、PASP、LVEF及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VD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NT-proBNP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室功能不全组患者发生肾功能不全的比例(73%)明显高于右室功能正常组(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室功能不全组患者eGFR〔(70±21)ml.min-1.(1.73 m2)-1〕明显小于右室功能正常组〔(106±29)ml.min-1.(1.73m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所有患者的肾功能状态为因变量,以LVDd、RVDd、PASP、LVEF、MAP、TAPSE及NT-proBNP作为备选自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只有TAPSE降低为CHF患者发生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TAPSE每下降1 mm,CHF患者发生肾功能不全的危险性增加1.78倍。在纠正心力衰竭过程中右室功能不全组患者静脉大剂量袢利尿剂使用率(85%)明显高于右室功能正常组(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右室功能不全的CHF患者更易发生肾功能不全。TAPSE下降是CHF患者发生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可用来预测CHF患者肾功能不全的发生。伴右室功能不全的CHF患者在纠正心力衰竭过程中所需静脉袢利尿剂剂量较右室功能正常者为大。  相似文献   
62.
我们测定了不稳定型心绞痛 (UA)患者在心绞痛发作期和缓解期血浆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6受体 (sIL 6R)、血小板P 选择素以及D 二聚体浓度的改变 ,旨在探讨炎症反应在U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血小板活化、凝血系统激活的关系。对象和方法1 研究对象 1.1 UA组 :2 2例UA患者均为住院病例 ,男 19例 ,女 3例 ,年龄 (5 5 4± 10 .0 )岁。按照 1979年WHO的心绞痛分型标准 ,其中初发劳累型心绞痛 8例 ,恶化劳累型心绞痛 7例 ,自发性心绞痛 7例 (2例为变异型心绞痛 )。全部患者均有反复的心绞痛发作 ,入院后给予内科强化治疗 (根…  相似文献   
63.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常有运动耐量减低,6分钟步行试验(six-minute walk test,6MWT)为次极量运动的一种,具有简单易行、安全性强及客观反映CHF患者日常活动量等优点,是判断心力衰竭严重程度、预后以及观察治疗反应的客观指标。但目前指南推荐的6MWT,其运动强度远远超出心力衰竭患者日常活动量,甚至达到极量运动强度。Brog评分是一种感觉尽力程度评分系统,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64.
血浆NT-proBNP水平对心力衰竭患者近期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血浆N-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对心力衰竭患者近期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连续收集2006年4月~2006年7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的心血管病患者117例,根据心功能级别分为NYHA Ⅰ、Ⅱ、Ⅲ、Ⅳ组.同期收集我院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浆NT-proBNP浓度,心脏超声测量左室舒张未内径(LVDD)、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电话随访3个月,终点为心血管事件死亡.结果 血浆NT-proBNP浓度随NYHA分级增加而增高,且均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NYHA Ⅰ、Ⅱ组间的LVDD、LVFS和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YHA分级与NT-proBNP及LVDD呈正相关,与LVFS和LVEF呈负相关,其中与NT-proBNP相关程度最高.血浆NT-proBNP浓度>20 000 pg/ml的患者3个月病死率为40%,死亡的相对危险性是<20 000 pg/ml组的48.8倍,后者3个月病死率为0.8%.结论 血浆NT-proBNP浓度是反映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理想指标;血浆NT-proBNP浓度明显升高者近期死亡危险性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QRS波时限与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入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2例(试验组),并选取年龄和性别与试验组匹配的非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为对照组。入选者均测定心电图QRS波时限、血浆NT-proBNP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进行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以LVEF≤45%为收缩功能不全诊断标准,将所有入选的心力衰竭病例分为收缩性心力衰竭组(SHF组,LVEF≤45%,n=52)和舒张性心力衰竭组(DHF组,LVEF>45%,n=60),比较各组QRS波时限、血浆NT-proBNP水平及NYHA分级,并对SHF组进行上述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心电图QRS波时限在SHF组为(135.17±39.75)ms,显著长于DHF组的(100.93±27.13)ms及对照组的(80.56±7.76)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NT-proBNP水平在SHF组及DHF组分别为(1 248.25±45.84)pg/ml、(664.07±35.75)p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4.96±47.84)pg/ml,且SHF组和DHF组比较显示前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SHF组患者QRS波时限与血浆NT-proBNP水平、NYHA分级呈正相关(P<0.05),与LVEF呈负相关(P<0.01)。结论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QRS波时限延长与血浆NT-proBNP水平升高及左室收缩功能减退密切相关,可用于辅助判断心力衰竭类型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别嘌醇预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选取146例距离初次症状发作3~12 h内直接PCI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74)和对照组(n=72),两组患者均予以冠心病介入标准化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标准化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别嘌醇顿服300 mg,术后100 mg/d维持。观察PCI术后24 h两组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及30 d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死亡、心肌梗死或无计划的血运重建)。结果:实验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18.9%,对照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59.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CI术后30 d随访过程中均未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结论:PCI术前别嘌醇预处理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心律失常起到潜在保护作用,使患者远期预后获益。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soluble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sLR11)水平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心内科拟诊冠心病患者102例,根据造影结果及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正常对照组(n=25)、单纯冠心病组(n=48)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n=29)。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sLR11水平,比较各组间血清sLR11水平。冠脉病变结果采用Gensini评分,分析sLR11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血清sLR11水平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35.62±9.80)、单纯冠心病组(27.21±6.2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6.09±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且sLR11水平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与单纯冠心病组具有差异性(P<0.05)。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血清sLR11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855,P<0.01)。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sLR11水平升高与其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sLR11有可能成为冠心病新预测标志物及治疗靶向。  相似文献   
68.
目的分析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参数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均值之比(E/Em值)相关性。方法入选正常对照组(A组)58例,单纯高血压患者(B组)66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C组)60例,高血压并2型糖尿病患者(D组)62例,用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四组左心室舒张功能参数E/Em值,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血清TNF-α浓度。分别比较四组的E/Em值,血清TNF-α浓度,及两者的相关系数。结果 D组E/Em值,血清TNF-α浓度,及两者相关系数均高于A组、B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E/Em值,D组:(11.4±3.9)比A组:(8.6±3.3)P<0.05,B组:(10.4±3.4)P<0.05,C组:(10.0±3.0)P<0.05],[血清TNF-α浓度,D组:(13.6±5.9)ng/L比A组:(7.2±2.0)ng/L P<0.05,B组:(10.9±5.0)ng/L P<0.05,C组:(10.3±4.1)ng/L P<0.05],[两者相关系数,D组:0.734比B组:0.643,C组:0.675〗。结论与单纯高血压和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高血压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NF-α浓度和左心室舒张功能参数E/Em值明显升高,两者正相关性更强。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 wave terminal force in lead V1,Ptf V1)及其与其血清N端B型脑钠肽前体(N 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之间的联系。方法将80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住院患者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NYHAⅠ、Ⅱ级组(n=45),NYHAⅢ、Ⅳ级组(n=35),对照组为同期入院的无器质性心脏病变的心功能正常组(n=22),分别测定外周血NT-Pro BNP水平,并记录V1导联P波终末电势,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Ptf V1水平(-0.067±-0.023)显著低于对照组(-0.025±-0.011)(P<0.05),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NT-Pro BNP(2 314.21±1 465.19)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78.33±14.33)(P<0.05);2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各亚组中Ptf V1水平[NYHAⅠ、Ⅱ级组(-0.053±-0.010)、NYHAⅢ、Ⅳ级组(-0.086±-0.022)]显著低于对照组(-0.025±-0.011)(P<0.05),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各亚组中NT-Pro BNP水平[NYHAⅠ、Ⅱ级组(1 167.15±224.46)、NYHAⅢ、Ⅳ级组(3 887.31±838.39)]显著高于对照组(78.33±14.33)(P<0.05),且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Ptf V1水平下降,NT-Pro BNP水平增加(P<0.05);3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Ptf V1与其NT-Pro BNP水平呈负相关(r=-0.716,P<0.05)。结论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 V1)负值增大,并且与其NT-Pro BNP水平升高密切相关,Ptf V1负值增大可作为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恶化的实用指标。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活性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0.1 mmol/L、0.5 mmol/L、1.0 mmol/L Hcy及1.0 mmol/L Hcy加不同浓度MT(1nmol/L,5 nmol/L,10 nmol/L,50 nmol/L)分别作用HUVECs 6 h后,用PAI-1发色底物法检测PAI-1活性;用RT-PCR技术检测PAI-1 mRNA.结果Hcy呈浓度依赖性地增加HUVECs PAI-1活性及其mRNA表达(P均<0.01);不同浓度的MT均可显著降低Hcy所致的PAI-1活性及其mRNA表达的增高(P均<0.05),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MT可降低Hcy所致的PAI-1活性及其mRNA表达增高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