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7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8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目的 了解甲氨蝶呤(MTX)和环磷酰胺(CTX)联合应用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治疗前后血清MMP-3水平的影响及其治疗安全性.方法 入选60例活动期AS患者,随机分为3组(MTX组、CTX组、MTX联合CTX用药组,每组20例),治疗24周,分别于基线时、治疗后24周时留取患者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其MMP-3水平;并分析比较3组治疗方案的用药安全性.结果 MTX+CTX联合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清MMP-3水平与MTX组和CTX组相比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MTX+CTX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单一用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X与CTX联合治疗组AS患者血清中MMP-3的水平较单一用药组下降更明显,且安全性未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肠系膜脂膜炎(MP)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山西白求恩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5月行腹部CT检查并诊断MP住院患者50例临床资料,对其人口学特点、临床特征、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50例MP患者男女比例1∶0.92,发病年龄25~85岁,平均年龄(59.1±14.0)岁,多因腹痛、发热、血尿、淋巴结肿大等就诊,22例合并肿瘤,以淋巴瘤最为多见,16例有腹部手术史。实验室检查多无特殊,所有患者均未行肠系膜病理活检。6例行腹部CT复查,其中1例经激素治疗后病灶显著吸收,其余5例无明显变化。结论 MP常见于中老年人,临床表现多样,易合并肿瘤,淋巴瘤多见,腹部CT是其最重要的诊断手段,当发现MP时,应注意除外是否合并有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3.
生物制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风湿性疾病,以骶髂关节炎、肌腱端炎和脊柱炎为特点,是其他脊柱关节病(spondyloarthropathies.SpA)的原型,病情严重时可导致患者功能丧失和残疾。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litis,RA)相比,用于AS治疗的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disease 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s)较少,柳氮磺吡啶对部分外周关节炎有效,尤其对疾病早期病例有效,但该药物尚未证实对中轴关节有明确疗效。  相似文献   
14.
回顾性分析山西白求恩医院2013年4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9例弥漫性CTD合并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案及预后。9例患者中急性脊髓炎7例,视神经炎3例;合并SS 5例,SLE 2例,RA 1例,未分化CTD 1例。9例患者均给予足量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  相似文献   
15.
最近10年积累的证据显示,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抗原提呈细胞和Th1细胞表达自细胞介素(IL)-12、干扰素(IFN)-γ、IFN-α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而上调Th2细胞表达IL-4、IL-10和IL-13。通过以上机制,使用糖皮质激素会选择性抑制Th1介导的细胞免疫,并向Th2介导的体液免疫偏移,而不是对Th1和Th2均产生抑制。在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过程中,应激系统激活,糖皮质激素水平升高,诱导向Th2偏移,从而使机体免于Th1/促炎细胞因子和激活的巨噬细胞产生的其他产物的损伤。尽管如此,引起糖皮质激素水平较大变化的情况,如急性或慢性应激、剧烈运动、妊娠、产褥期等,均可通过调节Th1/Th2细胞平衡而引起感染和自身免疫、变态反应性疾病或改变其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骨性关节炎(OA)是一种常见的滑膜关节炎性病变,特征性的病理改变包括关节软骨局灶损伤,伴有骨赘形成、软骨下骨的改变、轻度滑膜炎和关节囊增厚等,主要累及关节的负重部位,当病变进展时,X线片显示关节间隙狭窄、骨赘形成、软骨下骨的改变。OA可累及任一滑膜关节,最常见的受累部位为手、膝、髋和脊柱关节,可为单关节受累,但多数情况下为多关节受累。  相似文献   
17.
骨性关节炎(OA)是一种常见的滑膜关节炎性病变,特征性的病理改变包括关节软骨局灶损伤,伴有骨赘形成、软骨下骨的改变、轻度滑膜炎和关节囊增厚等,主要累及关节的负重部位,当病变进展时,X线片显示关节间隙狭窄、骨赘形成、软骨下骨的改变.OA可累及任一滑膜关节,最常见的受累部位为手、膝、髋和脊柱关节,可为单关节受累,但多数情况下为多关节受累.该病与增龄强相关,40岁以前很少发病,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加,多数70岁以上的人有放射性OA的证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5例AS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柳氮磺胺吡啶每天2 g口服,沙利度胺150 mg每晚睡前服用,疗程12周;对照组沙利度胺150 mg每晚睡前服用,疗程12周。定期对患者的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脊柱痛评分、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和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4.4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1.4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12周后主要观察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AS较单用沙利度胺疗效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大动脉炎病理上为慢性进行性肉芽肿性病变,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分支,表现为狭窄、闭塞,严重时形成动脉瘤。大动脉炎的发病机制不明且复杂,涉及感染、遗传因素、细胞和体液免疫和信号通路等多个机制,明确大动脉炎的机制有助于大动脉炎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0.
风湿性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自身免疫反应异常引起的局部或全身炎症症状。目前IL-17A已在多种疾病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它的失衡与多种风湿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包括SpA、RA、SLE、银屑病、炎症性肠病等。IL-17A和IL-17A产生细胞已成为治疗各种自身免疫病和炎症性疾病的重要靶点。本文拟收集近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