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0篇 |
免费 | 15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7篇 |
临床医学 | 13篇 |
内科学 | 59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37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药学 | 19篇 |
中国医学 | 11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通过对1994年11月至1996年11月间在我院行心内电生理检查确诊并行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的患者之心电图特点分析比较,发现心动过速时QRS_v,波群形态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与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的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对象和方法 AVNRT组35例,男15例,女20例,年龄14—65(47±12)岁。AVRT组35例,男24例,女11例,年龄21—59(52±9)岁。均有心动过速发作史多年及发作时体表12导联心电图记录。观察心动过速发作时V_1导联QRS波群形态变化。穿刺股静脉、锁骨下静脉,分别将4极电极导管放置高位右心房、希氏束部位、右心室心尖部及冠状窦内,同步记录体表Ⅰ、Ⅱ、V_1导联和心内电图,走纸速度为50mm/s,先后行心室、心房S_1S_1频率递增刺激及S_1S_2程序刺激,诱发心动过速,通过分析心动过速时体表心电图QRS_(v_1)的形态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建立动态监测自由清醒大鼠纹状体内多巴胺水平的微透析-高效液相色谱-化学发光分析法,研究天然冰片联合左旋多巴对6-羟基多巴诱导的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纹状体内多巴胺水平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6-羟基多巴PD模型组、左旋多巴组和天然冰片联合左旋多巴组。模型组大鼠麻醉后于右侧前脑内侧束缓慢注入4μg·μL-1 6-羟基多巴,术后4周腹腔注射0.5 mg·kg-1阿扑吗啡,筛选旋转圈数≥7 r·min-1(或每30 min 210 r)的大鼠作为6-羟基多巴诱导的PD模型动物。采用脑微透析活体采样联用高效液相色谱-化学发光法(HPLC-CL)监测自由清醒大鼠纹状体内多巴胺水平的动态变化。HPLC分离系统包括Shim pack ODS色谱柱(250 mm×4.6 mm, 5μm),三水合乙酸钠缓冲液-乙腈(80∶20)作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7℃。CL检测系统包括3μmol·L-1鲁米诺溶液、稀释1 000倍的纳米金溶液和50μmo... 相似文献
103.
104.
反义VEGF165腺病毒重组体的构建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构建含人反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16 5 (VEGF16 5 )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 ,为采用反义VEGF16 5RNA防治肿瘤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将人VEGF16 5cDNA反向插入到穿梭质粒pHCMVSP1A的CMV启动子之下 ,即pAd -ahVEGF16 5。后者与pJM17通过脂质体共转染 2 93细胞 ,经同源重组获得含人反义VEGF16 5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 -ahVEGF16 5。通过PCR共扩增法鉴别Ad -ahVEGF16 5的正确与否。根据 2 6 0nm的紫外光吸收值计算病毒滴度。结果 :VEGF16 5cDNA成功地反向插入了pHCMVSP1A载体 ,以重组病毒基因组DNA为模板 ,同时扩增出了5 76bp的反义VEGF16 5基因片段和 86 0bp的腺病毒骨架基因片段 ,证实了Ad -ahVEGF16 5的正确性。病毒滴度为5 .6× 10 11pfu/ml。结论 :成功构建了携带人反义VEGF16 5基因的腺病毒Ad -ahVEGF16 5 ,本研究为采用反义VEGFRNA途径治疗肿瘤的在体、离体实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5.
活化血小板检测在冠心病中的观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活化血小板的水平并了解其在不同类型冠心病中的意义。 方法 选择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及正常者各 2 0例。应用流式细胞技术 (CD62p)测定其活化血小板水平。其中有 2 2例行冠状动脉 (简称冠脉 )造影检查。 结果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CD62p水平为 (2 1 72± 7 5 ) % ,较稳定型心绞痛 (10 2 2± 5 2 ) %明显升高 ,且较正常组 (5 82± 2 5 ) %高 ,3者比较有统计学显著差异 (前 2者比较P <0 0 1,后 2者比较P <0 0 5 )。且冠脉病变越重 ,CD62p水平越高。 结论 冠心病患者尤其是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D62p水平增高 ,对病情判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6.
减少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并发二尖瓣返流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在国内开展已逾10年,其对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扩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证实。但球囊扩张过程中严重二尖瓣返流(MR)发生率仍然较高,尤其在一些基层医院,这无疑成为PBMV开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为了尽量减少PBMV并发严重MR,特对行PBMV的58例中发生的4例中重度MR作进一步分析。1临床资料58例患者均采用经单球囊(InoueHalloon)二尖瓣成形术。男16例,女42例;年龄25~60(42.6±9.3)岁,病程1~30(12.7±8.5)年。36例中纯性二尖瓣狭窄(MS),13例合并有轻… 相似文献
107.
自 198 7年经导管射频消融 (radiofrequencycatheterablation ,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应用于临床以来 ,已成为根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主要手段和方法[1] ,本文总结了我科 2 40例快速性心律失常RFCA治疗的经验和体会 ,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我科 1994年 11月至 2 0 0 1年 5月共行RFCA治疗 2 40例 ,其中男 137例 ,女 10 3例 ,年龄 9~ 6 9岁 ,平均 (34± 2 6 )岁。均有快速性心律失常发作史 ,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入院后体检、X线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心脏结构正常 ,术前停用各类… 相似文献
108.
109.
纯阳子对兔髂动脉球囊成形术后血管局部
c-myc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纯阳子对兔髂动脉球囊成形术后血管局部c-myc基因表达的影响及c-myc表达的高峰期与血管壁解剖结构之间的关系。方法32只日本大耳白兔分成4组(每组8只)A组左侧髂动脉为假手术组,右侧髂动脉为正常对照组;B组双侧髂动脉球囊成形术组;C组球囊成形术加维生素C和E组;D组球囊成形术加纯阳子治疗组,均于术前用药7d。应用原位杂交的方法,观察纯阳子对球囊损伤后2h血管局部c-myc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与血管壁解剖结构的关系。结果A组左、右髂动脉均未见c-myc基因的表达。B组近管腔部可见一层阳性显色,中膜沿平滑肌细胞排列方向可见阳性显色。C组及D组均见近血管腔部有一层阳性显色;中膜沿平滑肌细胞排列方向也见一些散在的表达,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但与B组相比,颜色明显变浅。结论纯阳子能抑制兔髂动脉球囊损伤后c-myc基因的过度表达;球囊损伤后2h(损伤后c-myc基因表达的高峰期),c-myc基因在靠近管腔处表达最显著。 相似文献
110.
开展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的经验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Inoue法对50例风心二尖瓣狭窄(MS)患者施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治疗。单纯MS者14例,伴二尖瓣返流(MR,1-2/4度)及轻度主动脉瓣病变36例。房颤21例,外科闭式分离术后再狭窄4例,术后血液动力学显著改善:左房平均压从23.7±7.7降至11.0±4.9mmHg(P<0.001),跨二尖瓣压差(MVPG)由20.2±8.3降至4.1±3.2mmHg(P<0.001)。二尖瓣瓣口面积从0.91±0.20扩大到2.03±0.2cm2(P<0.001),左房径从4.96±0.82缩小至4.1±0.51cm(P<0.01),主功能从3±0.46提高到1.37±0.51(P<0.001)。本组病例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掌握好房间隔穿刺技术,选择无明显瓣膜钙化和瓣下严重融合的病例,对房颤病人进行抗凝准备和正确掌握扩张终点是PBMV成功和减少严重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