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
探讨胎儿Berry综合征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以提高超声诊断此病的水平.该例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主-肺动脉间隔缺损(APSD)为远端型,即Ⅱ型,主动脉弓缩窄,右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考虑Berry综合征,尸解结果符合Berry综合征的诊断,但产前超声心动图误将主动脉弓离断这一项诊断为主动脉弓缩窄.Berry综合征具有特征性声像图,产前超声是诊断此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阴道及经腹部高频超声检查对成人肠道蛔虫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5例成人腹痛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临床随访并总结分析。结果 腹痛患者肠管内均可见长管状强回声,经驱虫治疗后患者腹痛缓解,超声复查肠管内强回声消失。结论 两种超声检查方法对诊断肠道蛔虫症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测量脾脏剪切波速度,探讨脾脏剪切波速度变化对诊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方法利用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对5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9例肝硬化患者和32例健康人脾脏进行超声检查,测得感兴趣区脾脏剪切波速度,比较三组受检者脾脏剪切波速度值的差异。结果健康人、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脾脏剪切波速度值分别为2.0±0.2、2.3±0.4和3.1±0.5,三者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且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脾脏剪切波速度值明显增高。肝硬化患者脾脏剪切波速度值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后者又高于健康人。结论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检测脾脏剪切波速度可用于无创评价脾脏硬度信息,并由此推测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4.
张纯林  程运涛  常青  胡志刚 《安徽医学》2018,39(10):1246-1248
目的 评价外周血细菌内毒素、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对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意义。方法 连续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诊断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共200例,经细菌培养确诊G+菌感染90例、G-菌感染70例、非细菌感染40例;分别测定内毒素、CRP、PCT水平,比较G+菌感染组、G-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的内毒素、PCT和CRP水平以及阳性率,分析内毒素、PCT和CRP诊断细菌感染和病原菌种类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联合诊断的价值。结果 G-菌感染组内毒素和PCT水平和阳性率高于G+菌感染组,非细菌感染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菌感染组和G+菌感染组CRP水平和阳性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5)。内毒素和PCT诊断细菌感染和病原菌种类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得出,内毒素、PCT和CRP联合检测诊断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敏感性为95.6%、特异性为93.7%、准确性为0.896;诊断G-菌感染的敏感性为90.3%、特异性为87.6%、准确性为0.833。结论 内毒素、PCT和CRP联合检测对判断下呼吸道细菌感染和病原菌种类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尿道下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尿道下裂漏诊及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经临床证实或超声提示有胎儿尿道下裂畸形孕妇的产前超声检查结果,总结漏诊或误诊的原因。结果 13例胎儿尿道下裂畸形的患者中,产前超声诊断正确1例,误诊2例,漏诊9例,未知结果1例。结论 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尿道下裂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其漏诊及误诊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Q)技术在早期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利用VTQ技术对185例受检者(对照组65例、慢性肝炎组68例、早期肝硬化组52例)肝脏右叶进行检查,测得靶区肝脏VTQ值。结果三组肝脏VTQ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VTQ技术区分慢性肝炎组和早期肝硬化组的cut-off值为1.84 m/s,诊断早期肝硬化的敏感性为94.5%,特异性为84.5%。结论 VTQ技术能够定量反映肝组织硬度信息,对诊断早期肝硬化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超声弹性成像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声弹性成像能够获得组织内部弹性分布的定量信息,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超声弹性成像的原理、分类、目前的研究热点即瞬时弹性成像和实时弹性成像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等内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进一步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方法学及临床应用价值,探讨如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提高取材结果的阳性率。方法对978例影像学检查显示的肺周边型肿块需明确诊断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肺肿块穿刺活检术。结果 978例病人937例确诊,活检确诊率95.8%。病理诊断结果:恶性肿瘤714例,其中鳞癌306例,腺癌215例,未分化癌118例,恶性淋巴瘤4例,恶性间皮瘤3例,肺泡癌30例,转移癌23例,其它恶性肿瘤15例;良性病变223例,其中结核82例,肺脓肿35例,炎性假瘤101例,错构瘤5例;未能确诊者41例。并发气胸13例,咯血8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1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是一种安全简便的鉴别诊断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周边型肿块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阴道及经腹部高频超声检查对成人肠道蛔虫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例成人腹痛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临床随访并总结分析。结果腹痛患者肠管内均可见长管状强回声,经驱虫治疗后患者腹痛缓解,超声复查肠管内强回声消失。结论两种超声检查方法对诊断肠道蛔虫症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张纯林  吴梦琦  沈琪  杨芳  刘芬  胡玲玲  陶琦 《安徽医药》2020,41(11):1322-1324
目的 评估小儿胃肠道异物的超声诊断价值及其声像图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20年6月在安徽省儿童医院经临床证实的40例胃肠道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异物种类、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并发症的诊断、异物排出方式等进行分析,并与X线、CT扫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40例胃肠道异物患儿中,超声诊断27例,诊断符合率为67.50%。共有磁力珠、泡大珠、枣核、发夹、电池等11种异物,不同异物具有不同的声像图特征,大多数异物均表现为强回声或高回声,泡大珠则表现为无回声。5例患儿行急诊胃镜取出的异物,超声均准确定位,定位符合率为100.00%。结论 超声对大多数胃肠道异物均能很好显示和定位,对含液性成分较多的异物具有独特诊断优势,能对病情及并发症进行观察和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