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大肠腺瘤恶变的主要危险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大肠腺瘤的分布、大小和形态特点及腺瘤恶变过程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研究 1994年 3月至 1998年 4月期间我院电子结肠镜检出的大肠腺瘤的形态学和恶变过程中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发现大肠腺瘤 12 0例 14 4个 ,占大肠息肉检出的 62 .18% ;恶变腺瘤以 >2 .0cm、山田Ⅱ型为主 ;腺瘤的恶变率为 16.67% ,绒毛状腺瘤恶变率最高 ,管状腺瘤恶变率次之 ;腺瘤≤ 1.0cm者恶变率 3 .85 % ,1.1~ 1.9cm者恶变率 2 1.0 5 % ,≥ 2 .0cm者恶变率 3 9.47% ;组织学证实管状腺瘤的百分率随着腺瘤的增大而减小 ,绒毛状腺瘤的百分率则随着腺瘤的增大而增加 ,2 4例恶变腺瘤中患者的年龄 5 0岁以上占 91.67% ;而 12例同时伴肠癌腺瘤中患者的年龄大于 5 0岁的占 83 .3 3 %。结论 管状腺瘤是大肠中最常发现的肿瘤性息肉 ,随着腺瘤体积增大 ,管状结构减少 ,绒毛状结构增加 ;大肠腺瘤的大小、形态、病理类型和患者的年龄 (特别是 5 0岁以上 )是大肠腺瘤恶变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2.
老年人系统性红斑狼疮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1986年1月至1998年12月住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剔除资料不完整和失访病例,老年(发病时年龄超过60岁)和非老年患者各62例。老年组年龄60~76岁,平均65.2岁;男16例,女46例;病程2个月~9年,平均23.6个月。非老年组年龄18~46岁,平均26.3岁;男6例,女56例;病程3周~12年,平均13.8个月,均系与老年组病程及疗法基本相似、临床表现和实验检查指标有可比性的病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82年修订的SLE诊断标准,结合临床排除非狼疮因素,如肝炎病毒、药物、痛风、感染性心内膜炎、结核病和其他结缔组织病所引起的肝、肾、心、肺损害。将两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指标、诊断情况及近期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3.
老年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58例老年性SLE的主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疗效及预后与非老年组76例对比分析。结果与非老年组比较,老年组浆膜炎、肺部病变、肌病、体重减轻、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减少的发生率较高(P<0.05),发热、面颊皮疹、光过敏、口腔溃疡、脱发、雷诺现象、肾损害、神经精神症状、补体C3低下、抗ds-DNA(+)、抗SM(+)的发生率较低(P<0.05),初诊误诊率和男性发病率较高(P<0.05),治疗有效率较高,死因并非全是SLE。结论老年性SLE临床表现不典型、重症型较少、易误诊,应避免过度治疗。  相似文献   
84.
文章认为我国医疗服务费用持续高涨的局面有其深厚的结构性因素:医疗服务行业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从医疗服务的异质性、医疗服务要素的流动性、医疗服务信息的不对称性等多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医疗服务市场不同于标准商品市场的结论.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不同时期行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外伤后颅骨修补患者进行分组,根据颅骨修补时机不同分为三组,A组(去骨瓣术后5~8周)、B组(去骨瓣术后9~12周)、C组(去骨瓣术后13周以后)。比较各组之间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A、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较A、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增加,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12周内行颅骨修补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食管癌手术切除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和观察组(胸腹腔镜联合手术)。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住院时间、肺部感染率均显著减少,P<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的近期手术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易损斑块利用64排CT进行诊断的效果,分析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本院冠心病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64排CT进行诊断,按照诊断结果将患者进行分组,进行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64排CT对于易损斑块诊断的符合率为88.57%;易损斑块MMP-9、IL-6、TNF-α、Hs-CRP水平明显高于非易损斑块;MMP-95.231ng/L、hs-CRP3.583 mg/L、UAP是易损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64排CT对于冠状动脉易损斑块具有良好诊断价值,且能够了解冠状动脉易损斑块危险因素,有助于指导临床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小泛素相关修饰物(SUMO)特异性蛋白酶-1(SENP1)对神经胶质瘤细胞的生长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腺病毒感染方法敲除胶质瘤细胞LN229的SENP1基因,然后用双染法检测基因敲除后对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用Tanswell小室法检测基因敲除后胶质瘤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结果 敲除SENP1后的LN229细胞增殖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被抑制,双染实验发现SENP1敲除可以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且进一步功能实验表明SENP1敲除后的肿瘤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下降.结论 SENP1可以促进细胞增殖,降低细胞凋亡率,并影响肿瘤细胞侵袭基因的表达,在神经胶质瘤发病和进展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9.
90.
目的 探讨免疫组化双标记法P63/CD10在乳腺肌上皮细胞表达的意义。方法 收集22例乳腺导管乳头状肿瘤石蜡包埋标本,对其进行标记。结果 在导管内乳头状瘤中,可见双标记阳性的乳腺肌上皮细胞呈“花冠状”围绕表达阴性的乳腺腺上皮细胞,在导管内乳头状癌部分癌性导管外围有一层呈细线状的双标记阳性乳腺肌上皮细胞环绕,浸润性导管乳头状癌的癌性导管的周围,肌上皮细胞大部分消失或无肌上皮细胞围绕。结论 P63/CD10标记乳腺肌上皮细胞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作为肌上皮细胞的又一有效的标记物,有助于对疑难乳腺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