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51.
张瑞芬  李金香  蔡燕  朱建中 《护理研究》2008,22(31):2873-2874
[目的]探讨开放式管理模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1例符合CCMD-3关于慢性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病人,随机分为开放组和对照组.开放组予以开放式管理模式干预,为期6个月;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封闭式管理模式.采用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NOSIE)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评定.[结果]开放组在管理6个月后NOSIE、SD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放式管理模式能更有效地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社会功能,明显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支持和社会功能改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将18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5例)和对照组(9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家庭干预6个月,干预前后分别采用家庭关怀指数问卷(APGAR)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得到较多的家庭支持,从而执行较多的社会功能,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家庭支持与社会功能呈正相关(r=0.36,P<0.01)。结论家庭干预有利于指导家属向患者提供有效的家庭支持,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53.
临床上吸痰是常见的护理操作。吸痰机上的橡胶管与吸痰管常用玻璃接管连接.但玻璃接管都为统一购买,难以清洗,且稍有不慎就会破碎,有时在更换玻璃接管时因玻璃接管与橡胶管连接牢固,不易拔出,导致更换困难。为避免此现象的发生,临床上使用一次性注射基的护针帽代替玻璃接管,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54.
目的 通过对近年来我院呼吸科药历的汇总分析,了解呼吸科病种与性别、年龄的相关性,并总结用药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我院近年来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记录的80份药历,统计各年龄段分布的患者数、患病各病种的男女比例及年龄分布、药历中常用的药品种类、常见的不合理用药,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我院呼吸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居多,且男性比例偏高;抗菌药物、祛痰平喘药物、中药注射剂以及糖皮质激素在呼吸科使用频率较高;临床用药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使用情况.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临床药学工作,建立良好的监管机制,促使我院合理用药水平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6月2012年3月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汤剂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以及神经、呼吸、循环系统等症状改善均早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常规基础上加服中药对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6.
57.
家庭护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将84例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随机分为干预组和药物组,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从病人临床痊愈出院后开始实施家庭护理干预,药物组仅接受药物治疗.入组时以及治疗9个月、1年后分别进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定.[结果]治疗9个月后,干预组BPRS总分及自知力因子分较药物组明显降低;治疗1年后两组病人的治愈率和病残率均以干预组显著较好.[结论]家庭护理干预对提高精神分裂症病人疗效,改善其社会功能,防止复发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8.
患者男性,40岁。因心悸1W就诊。体检:BP120/70mmHg,心率65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图1为Ⅲ导联非连续描记心电图,基本心律为窦性心律,P-R间期基本规整,频率58次/min,P2′、R′及PⅡ′提前出现(P与P′统一排序),R-P2′均为0.12s,分别以0.56s和0.44s下传心室。R-P11为0.14s,尽管R-P11′间期更长却未能下传心室。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房性早搏伴房室交接区裂隙现象。  相似文献   
59.
患者男,77岁。因发作性喘息10余年,再发加重4d入院。查体:P110次/min,血压130/84mmHg。肺气肿征(+),双肺满布哮鸣音,心界不大,心率110次/min,律齐。血钾2.3mmol/L。临床诊断:①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②低钾血症。因低钾经口服及静脉补钾7d,血钾正常4.0mmol/L,心电图正常。继续补钾3d患者感心悸、胸闷,  相似文献   
60.
高同型半胱胺酸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它通过引起氧化应激、蛋白质化或细胞内的低甲基化反应,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刺激平滑肌细胞(SMC)增生,促进血小板活化。同型半胱氨酸对SMC除具有促有丝分裂原样作用外,还可以促进其合成和分泌胶原蛋白等细胞外基质以及丝氨酸蛋白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从而破坏血管壁的正常结构,趋化炎性细胞的迁移,所有这些都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