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甲胎蛋白(AFP)和癌胚抗原(CEA)对原发性肝癌(PHC)与转移性肝癌(MH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132例PHC,47例MHC和10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AFP和CEA.结果 PHC患者AFP极度升高,达3 685.2±5 964.3 μg/L,明显比MHC组(25.2±81.6 μg/L)和健康对照组(4.1±2.6 μg/L)高(F=27.8,P<0.01),81.8%的PHC患者AFP阳性,其中76.5%的患者AFP>500 μg/L;12.8%的MHC患者AFP阳性,但均<200 μg/L.AFP对PHC诊断的灵敏度(SE),特异度(SP),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准确度(AC)分别为81.8%,87.2%,94.7%,63.1%,83.2%;CEA对MHC诊断的SE,SP,PPV,NPV,AC分别为72.3%,53.8%,35.8%,84.5%,58.7%.结论 联合检测AFP和CEA能较好地诊断和鉴别诊断PHC与MHC.  相似文献   
132.
[目的]探索女性尿道-阴道口间距与生殖系统感染的关系.[方法]测量妇科门诊75例生殖系统感染病人尿道口与阴道口的距离.[结果]尿道-阴道口间距越短患病率越高,其中尿道、阴道口融合病人患病率最高.[结论]切实做好妇女月经期、孕期及产褥期卫生保健指导,提高助产技术,减少产伤,有利于减少妇女尿道综合征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33.
134.
新洁尔灭预防新生儿脓疱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新生儿免疫功能不健全,皮肤粘膜屏障功能较差,极易招致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再加上有时消毒隔离不严,使脓疱疮在院内感染时有发生。严重者可发展成急性蜂窝组织炎、败血症。因此,新生儿脓疱疮的预防值得重视。我院婴儿室自1985年开始用1:1000浓度的新洁  相似文献   
135.
136.
抑肽酶是一种蛋白酵素(蛋白酶)抑制剂,其作用是通过与蛋白酶可逆性结合而抑制其活性。临床常用于急性胰腺炎、特别是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严重创伤性休克及大手术后预防并发症等。急性光气中毒可能会有蛋白酵素释放,应用抑肽酶是否有效,尚未见报告。我们首次将抑肽酶用于急性光气中毒治  相似文献   
137.
张瑞珍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2):3428-3428
先天畸形是一种病死率高,后果严重的出生缺陷性疾病,为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现将我站引产的162例畸形儿发生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症的疗效。方法:将8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45例)与B组(40例),其中A组应用胰岛素联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B组单纯应用胰岛素治疗。同70例正常妊娠孕妇进行比较(简称正常组),分析在孕产妇和围生儿并发症方面有无差异。结果:A组只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高于正常组(P<0.05),B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巨大儿、酮症酸中毒、早产发生率均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可以有效地降低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9.
目的探讨原发于消化道CIC重排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原发于消化道的CIC重排肉瘤, 包括病理学形态、免疫表型、遗传学特征及生存预后, 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均为男性, 年龄分别为44岁和54岁;肿瘤分别位于小肠和直肠, 直径8.0 cm和9.0 cm。低倍镜下肿瘤呈分叶状或结节状, 可见纤维性间隔和大片坏死。高倍镜下瘤细胞小至中等大, 圆形或卵圆形, 核形不规则, 可见核分裂象, 部分可见核仁。免疫组织化学显示2例均弥漫表达WT1, 灶性表达CD99, Ki-67阳性指数分别为50%、70%。采用断裂分离探针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发现2例均有CIC基因断裂。2例分别于术后半个月、6个月发生远处转移, 转移部位包括肺、腹腔及盆腔;1例于术后1个月死亡, 1例存活。结论发生在消化道的CIC重排肉瘤, 组织病理学形态与尤因肉瘤较相似, 免疫组织化学常表达WT1和CD99, 确诊需借助FISH检测, 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