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2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04篇
内科学   39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125篇
预防医学   74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77篇
  3篇
中国医学   52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评估成人脊柱侧凸患者长时间步行前后整体和局部的矢状面影像学参数。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就诊的98例成人脊柱侧凸患者,根据行走前矢状面参数将患者分为两组:代偿组(行走前矢状面平衡,矢状面躯干偏移<40 mm且骨盆倾斜角>20°)和失代偿组(行走前矢状面失平衡,矢状面躯干偏移≥ 40 mm且骨盆倾斜角>20°)。步行15 min前后拍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测量脊柱矢状面参数,包括矢状面躯干偏移、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骨盆入射角、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比较两组步行15 min前后脊柱矢状面参数,并对每组步行15 min前后矢状面躯干偏移变化值与其余矢状面参数变化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代偿组19例,其中女16例、男3例,平均年龄为(64.1±5.9)岁,BMI为(24.2±4.6)kg/m2;失代偿组79例,其中女67例、男12例,平均年龄为(66.7±7.2)岁,BMI为(24.9±5.1)kg/m2,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年龄、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步行前,代偿组患者腰椎前凸角大于失代偿组(Z=2.784,P=0.003),骨盆入射角-腰椎前凸角和矢状面躯干偏移均小于失代偿组(Z=1.953,P=0.028;Z=3.815,P<0.01);两组间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胸椎后凸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步行15 min后,两组间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腰椎前凸角、胸椎后凸角、骨盆入射角-腰椎前凸角、矢状面躯干偏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步行前比较,代偿组和失代偿组患者步行15 min后骶骨倾斜角、骨盆入射角-腰椎前凸角、矢状面躯干偏移均增大(代偿组Z=1.718、P=0.043,Z=2.198、P=0.015,Z=3.875、P<0.01;失代偿组Z=1.842、P=0.031,Z=1.943、P=0.021,Z=2.917、P=0.002),骨盆倾斜角和腰椎前凸角均减小(代偿组Z=1.639、P=0.047,Z=3.624、P<0.01;失代偿组Z=1.812、P=0.039,Z=3.893、P<0.01);失代偿组患者步行15 min后胸椎后凸角也较步行前增大(Z=2.287,P=0.012)。代偿组、失代偿组患者步行15 min前后矢状面躯干偏移变化值均与骨盆倾斜角变化值呈负相关(rs=-0.519、-0.625,P=0.024、0.001),与骶骨倾斜角变化值、腰椎前凸角变化值、骨盆入射角-腰椎前凸角变化值均呈正相关(代偿组rs=0.519、0.645、0.645,P均<0.05;失代偿组rs=0.625、0.407、0.407,P均<0.01)。结论 成人脊柱侧凸患者长时间行走后矢状面平衡的代偿机制逐渐减弱或消失,骨盆及脊柱伸肌肌群的疲劳可能是代偿机制消失的原因。对于初次就诊时矢状面躯干偏移<40 mm、骨盆倾斜角>20°的患者,建议在行走15 min后再次拍摄X线片重新评估是否存在潜在的矢状面失平衡。  相似文献   
32.
患者,男性,38岁,因声嘶、颈部肿块3个月入院。体检:右侧声带菜花样新生物,双侧颈部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提示为喉癌;临床诊断:喉癌伴淋巴结转移。2006年7月28日,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喉切除+甲状腺切除+双颈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脂肪溶解液辅助腋窝淋巴结清扫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漏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86例,其中常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清扫腋窝淋巴结的52例为对照组,术中加用脂肪溶解液辅助腋窝淋巴结清扫的34例为观察组。比较2组术后3 d引流管引流量、腋窝引流管留置时间、皮下积液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第2天、第3天引流量和腋窝引流管留置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皮下积液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使用脂肪溶解液辅助腋窝淋巴结清扫可以预防术后淋巴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34.
目的:实验旨在观察磁场干预对大鼠外周神经损伤后神经瘢痕形成过程的影响。方法选用清洁SD大鼠80只,均对其行左侧坐骨神经卡压术,造成神经损伤,术后随机分4组,对照组1组,实验组3组,实验组分别给予0.2 mT、0.6 mT、1.5 mT强度磁疗,60 min/d,21 d后测量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之后取材,进行Ⅰ型胶原纤维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透射电镜观察,并对实验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神经功能指数更接近正常;神经损伤处Ⅰ型胶原纤维增生少,髓鞘板层厚且走行规则。结论磁场干预可以明显抑制神经瘢痕的形成,促进神经再生及其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5.
本文从患者导航护理模式的概念、患者导航员培训方式及该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现状进行阐述,旨在丰富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护理管理模式,改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寻调节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椎旁肌改变的关键微RNA(miRNA)。方法对3例女性AIS患者凹侧与凸侧椎旁肌组织进行RNA高通量测序,获得差异表达miRNA。使用27例AIS手术患者的椎旁肌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验证测序的质量和差异,并将miRNA的相对差异表达量与患者临床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IS患者凹侧与凸侧椎旁肌组织存在18个差异表达mi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显示,miR-516、miR-517、mi R-495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侧椎旁肌miR-516相对表达量差值与患者发病年龄呈负相关(r=-0.452),miR-517相对表达量差值与侧凸Cobb角呈负相关(r=-0.378)。结论 AIS患者两侧椎旁肌miR-516、miR-517、miR-495存在不对称表达,其中miR-516、miR-517的不对称表达与发病年龄和侧凸角度相关。  相似文献   
37.
1 临床资料例 1 男性 ,47岁 ,家属诉患者于 1h前午睡起床时诉头晕 ,随之突然意识丧失 ,呼之不应 ,小便失禁 ,无抽搐 ,无恶心、呕吐 ,急诊科以高血压脑病收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2年。查体 :BP165 /10 0mmHg ,嗜睡 ,双眼睑无下垂 ,双瞳孔不等大 ,左 3mm ,右 2 5mm ,对光反应迟钝 ,双眼下视位 ,左眼内收欠充分 ,有粗大水平眼震 ,双侧巴氏征 (+ ) ,头颅MRI示中脑及左丘脑低密度影 ,诊断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例 2 男性 ,71岁。 3h前家属发现患者摔倒在洗手间 ,呼之不应 ,睡裤尿湿 ,头部无外伤 ,急诊查体浅昏迷 ,双瞳孔不等…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阿罗洛尔对大鼠主动脉舒张功能和结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离体血管张力法检测16周大鼠胸主动脉环对阿替洛尔,阿罗洛尔和氨氯地平的舒张反应.用离体血管张力法比较经阿罗洛尔或安慰剂灌胃8周后的大鼠主动脉(n=8)对乙酰胆碱的反应程度.Masson染色观察主动脉组织胶原情况.结果 阿罗洛尔对苯肾上腺素(PHE)预收缩的...  相似文献   
39.
我的直觉告诉我:孩子对我外出工作一整天的状态是有所不满的,她内心有委屈,虽然从我上班的第一天起,她就表现出了相当理智的配合态度,但纵使我一下班飞奔到家陪她合眼睡觉,还是不能满足她的情感需求。  相似文献   
40.
王芳  葛明珠  张珂 《浙江医学》2007,29(9):978-979
超声多普勒技术测定脐动脉血流速度波形在产科领域已广泛开展。通过多普勒分析技术,可以计算脐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S)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D)的比值(S/D),以了解脐动脉的阻力变化和胎儿血流动力学变化,用于诊断胎儿宫内发育及安危情况。本文通过观察不同的超声脐动脉血流S/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