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8篇
  免费   260篇
  国内免费   170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75篇
妇产科学   60篇
基础医学   261篇
口腔科学   35篇
临床医学   1064篇
内科学   424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65篇
特种医学   1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6篇
外科学   182篇
综合类   1715篇
预防医学   800篇
眼科学   42篇
药学   677篇
  5篇
中国医学   591篇
肿瘤学   127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335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237篇
  2008年   273篇
  2007年   279篇
  2006年   256篇
  2005年   255篇
  2004年   264篇
  2003年   200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200篇
  1999年   208篇
  1998年   164篇
  1997年   209篇
  1996年   172篇
  1995年   156篇
  1994年   120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8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以入院或门诊的散发腹泻患者88例为对象,检查粪便的产气荚膜杆菌,并应用反向被动血凝试验检查产气荚膜杆菌的肠毒素,对本菌引起的散发腹泻进行了调查。从3例腹泻患者粪便中以纯培养状态检出了产气荚膜杆菌,而且在粪便中证明了肠毒素,因此这3例被推断为产气荚膜杆菌性肠炎。粪便中的肠毒素量(反向被动血凝价)2例为1∶640,另1例为1∶5,120。这3例粪便中的产气荚膜杆菌数都是10~8个/g。分离菌株的血清型不符合Hobbs血清型,符合作者们的TW血清型23、47及57。用Duncan & strong培养基及Tortora培养基探讨的结果是,TW血清型47和57两株在培养液中产生了肠毒素,可是TW血清型23在两培养基上,其芽胞形成情况显著不佳,肠毒素为阴性。从其他85例腹泻粪便中没有检出肠毒素。其中29例检出产气荚膜杆菌,其菌量与健康者相似,为10~5个/g以下。关于产气荚膜杆菌引起腹泻,只是对较易检出细菌的大规模集体食物中毒做过详细探讨;产气荚膜杆菌是健康人的肠道内常在细菌,从细菌检查结果弄不清其因果关系的散发性腹泻,几乎没被探讨过。作者们在前报报告了由产气荚膜杆菌引起的集体食物中毒的细菌学诊断,历来的细菌检查结合患者粪便的肠毒素检查是极为有效的方法。应用这个方法,以入院或门诊的散发腹泻患者为对象检查粪便中的肠毒素及分离菌株的肠毒素的产生状况,得以弄清系产气荚膜杆菌引起的散发病例,所以将其结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992.
52例原发胃肠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52例原发于胃肠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本病系较为少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由于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常易误诊。作者认为积极开展内镜检查,尽可能从病灶深部取材,可提高本病的诊断率。本病的预后与病期、病理类型等因素有关。肠恶淋大多因发生梗阻、套叠、穿孔等并发症而影响生存率,对本病早期确诊、尽早手术,并辅以放疗或化疗等综合措施,可望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993.
本文调查了321名住院成人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发病诱因。明确诱因占33.95%,不肯定诱因16.83%,无诱因49.22%。诱因中,过度疲劳占33.81%,睡眠不足15.24%,精神负担7.62%,其余有感染、受凉、饮酒、饮食不节、房事不节、孕产、潮湿和应用损肝药。  相似文献   
994.
文宝美 《华夏医药》2007,2(1):78-79
黄斑出血常见于中度近视以上者,主要症状为视力下降,视物伴中心暗影及视物变形,属中医暴盲范畴,为眼科急症难治病。本人随诊于沙凤桐教授,见证1黄斑出血临床治愈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5.
目前在正常机体状况下是难以找到致HFRS病模型的。本研究设计了一种人工干预方法,用经环磷酰胺预处理后的猕猴感染HFRSV,结果发生感染,引起病毒血症,产生抗体应答,并表现出了某些类似HFRS病人的症状。主要有肾脏损伤出现的蛋白尿、管型尿、氮血症、血钾增高和毛细血管中毒症状,伴有红细胞和血色素降低及血小板下降,在白细胞分类中出现了异形淋巴等血象改变,而且实验组4只感染猕猴中1只合并脑内出血等导致死亡,1只出现了后肢麻痹等神经症状。这种方法虽然人为地增加了干预因素,但动物出现了感染、发病,表现类似于人类HFRS,复制出了致病动物模型,为HFRS临床治疗、药物筛选提供了可选择的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996.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各个城市之间的人员流动日益频繁,铁路城际列车也随之得以发展。往返于城市问的城际列车具有高速便捷的特点,因其运行路程较短,列车编组中通常不配备餐车。我们在工作中发现,这些无餐车的列车中有部分车次乘务人员的途中餐食是个人自备的。为了解自备餐的卫生现状及提出卫生对策,2005年9月我们开展了城际列车途中午餐卫生状况调查。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本地区汉族和维吾尔族宫颈癌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乌鲁木齐市三家医院自1995~2007年就诊的汉族和维吾尔族宫颈癌患者共168例,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调查患者个人、家庭、生活习惯、职业环境因素,现患病史、月经史、婚育史及既往史等.结果 年龄、月经初潮年龄在本地区汉族和维吾尔族宫颈癌发病率无明显差异.性生活开始年龄、初孕年龄、个人或配偶烟龄在本地区汉族和维吾尔族宫颈癌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视个体行为的高危因素、定期进行妇科体检,为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98.
阴茎Paget氏病——附1例报道张士青1盛兴标1肖天美2陆增珏2潘惟昕1厉建1作者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宝钢医院(上海201900)1.泌尿科2.病理科阴茎Paget氏病极为罕见,国内尚未见报道。我院于1995年10月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患者,...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及Fas蛋白的表达与宫颈癌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单纯放疗(Radiotherapy,RT)组30例给予10Gy放疗,放化疗(Synchronal radiochemotherapy,CRT)组30例先行一次化疗后再给予10Gy放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30例单纯放疗和30例放化疗联合治疗宫颈癌患者治疗前后肿瘤细胞中COX-2及Fas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RT组和CRT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50%和90%。Fas蛋白的表达在RT组治疗前后分别为33.33%和70.00%;在CRT组治疗前后分别为26.67%和76.67%,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阳性率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COX-2蛋白的表达在RT组治疗前后分别为50.00%和30.00%;在CRT组治疗前后分别为53.33%和23.33%,表达阳性率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RT组治疗前后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CRT组治疗前后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组间阳性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相关分析表明肿瘤细胞治疗前后Fas蛋白与COX-2表达均具有显著的等级负相关性。结论:COX-2可能通过下调或抑制Fas蛋白表达,从而促使肿瘤细胞逃避Fas系统介导的宿主免疫检测;放疗及化疗可下调COX-2的表达,两者结合检测治疗前后Fas和COX-2蛋白的表达,可作为较好的放疗敏感性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00.
最近,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十大"杀手垃圾食品".警告人们尽量少吃. 一、油炸食品 油炸食品能量高,经常进食易导致肥胖;并含有较高的油脂和氧化物质,是导致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的最危险食品,且在油炸过程中,还产生大量的致痛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