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4篇
临床医学   82篇
内科学   4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93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30篇
  1篇
中国医学   103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评价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预处理期间应用泊沙康唑口服液预防侵袭性真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所有患者在移植预处理期间服用泊沙康唑200 mg每日3次,直至移植后中性粒细胞植活。预防结束后1周、2周及4周复查真菌检测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半乳甘露聚糖检测(GM试验)及胸部CT,未发现真菌感染征象者,判定为真菌预防成功。结果 46例患者移植后干细胞植入前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谷值的中位数为0.02(0~0.05)×10~9/L,中性粒细胞植活的中位时间为10(8~19)d,使用泊沙康唑口服液预防性治疗的中位时间为26(15~41)d。其中45例出现了粒细胞缺乏伴发热事件,发热持续时间的中位数为5(1~13)d。其中6例(占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13.3%)虽经广谱抗菌药物经验性治疗,但仍持续发热7 d以上,短期改给予静脉广谱抗真菌药的经验性治疗,后G试验、GM试验和胸部CT扫描均呈阴性结果,无一例达到侵袭性真菌病的临床诊断和确诊标准,不考虑突破,重新给予泊沙康唑口服液预防。46例患者在泊沙康唑口服液预防结束后1周、2周及4周分别行G试验、GM试验及胸部CT,均未发现真菌感染征象,可判定为真菌预防成功。无一例患者因药物不良反应停药。结论泊沙康唑口服液是预防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有效手段,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观察静脉输入休克肠淋巴液对正常大鼠红细胞流变性的作用.方法 复制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后,引流低血压1~3h的肠淋巴液.将引流的休克肠淋巴液离心去细胞后的淋浆以等量生理盐水稀释后,经股静脉回输至正常大鼠(2 ml/kg),时间为30 min;另一组大鼠输入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输液结束后2.5h,经腹主动脉取血,检测红细胞电泳能力、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变形性与聚集性等反映红细胞流变性的指标.结果 静脉输入休克肠淋巴液降低了正常大鼠红细胞的电泳率与迁移率,延长了红细胞电泳时间,但对红细胞变形指数与聚集指数、红细胞沉降指标无明显影响.结论 休克肠淋巴液是引起红细胞流变性异常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持续眼痛1个月以上的重度视频终端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重度视频终端综合征患者86例,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药物组,每组各43例。针刺组予针刺治疗,每周3次,疗程2周;药物组予口服补中益气口服液及杞菊地黄口服液,疗程2周。比较2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结果 1.症状积分:药物组:治疗前40.42±0.98,治疗后19.23±6.89,变化值(治疗后-治疗前)为-21.19±6.77。针刺组:治疗前40.91±1.31,治疗后2.44±1.05,变化值(治疗后-治疗前)为2.44±1.05。2组组内比较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疗效:针刺组43例,显效17例(39.53%),临床治愈26例(60.47%)。药物组43例,无效5例(11.6%),有效34例(79.07%),显效4例(9.3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是治疗重度视频终端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4.
黄宁侠  张玉平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12):1694-1694
目的观察高原地区20例重症哮喘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硫酸镁和654-2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即吸氧,应用舒喘灵、氨茶碱、甲基强的松龙,补液,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将25%硫酸镁15-20ml,654-230-40mg加入5%-10%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静脉滴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3、5天,用AS-500肺功能仪测定最大呼气流量(PEF),PEF日变异率。结果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21例常规治疗组(P〈0.01或〈0.05),治疗1、3、5天,治疗组PEF%预计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高原地区重症哮喘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加用硫酸镁和654-2静脉滴注,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提高对腰椎间盘突出的认识,探讨其治疗方案。方法观察近3年142例经皮穿刺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结果本组142例,治愈137例。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穿刺臭氧消融术治疗创伤小,疗程短,效果满意,是椎间盘突出患者良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6.
目的:2009年9月,赤峰市林西县第一中学暴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疫情流行期间,共报告确诊病例11例,疑似病例106例,经治疗全部痊愈出院。文章旨在通过总结工作经验,以便与同行交流商榷学校突发疫情防控工作的具体措施。方法:收集整理我县在处理第一中学爆发疫情的具体工作方式与措施。结果:由于卫生、疾控、教育、学校等部门采取积极防控措施,使得疫情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结论:在学校爆发疫情后,及时确诊病例、认定密切接触者、进行必要的隔离等,会有效地控制疫情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肠淋巴再灌注(MLR)对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SMAO)休克大鼠脑组织形态学以及神经递质的影响;从氧自由基、一氧化氮(NO)、中性粒细胞、膜泵、能量代谢等方面揭示其机制。方法:24只Wistar雄性大鼠均分为4组:sham组,仅麻醉与手术;MLR组,夹闭肠系膜淋巴管(ML)1h,再灌注2h;SMAO组,夹闭肠系膜上动脉(SMA)1h,再灌注2h;MLR+SMAO:夹闭ML和SMA1h,再灌注2h。再灌注2h后,选择固定位置留取脑组织,制备病理切片,观察形态学;同时制备脑组织匀浆,检测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乙酰胆碱酯酶(AChE)、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以及乳酸(LA)、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O、一氧化氮合酶(NOS)、髓过氧化物酶(MPO)、细胞膜泵(ATPase)及三磷酸腺苷(ATP)水平或活性。结果:Sham与MLR组大鼠脑组织结构基本正常;SMAO组大鼠可见神经元有坏死、变性,偶见肿胀;MLR+SMAO组神经元损伤情况较SMAO组重。SMAO与MLR+SMAO组脑匀浆MDA、NO、LA含量、AChE、NOS与MPO活性均显著高于、ChAT活性与DA、NE含量显著低于MLR与sham组,且MLR+SMAO组脑匀浆MDA、NO含量、AChE、NOS与MPO活性均显著高于SMAO组;SMAO组脑匀浆SOD、Na+-K+-ATPase活性显著低于sham与MLR组、Mg2+-ATPase活性、ATP含量显著低于MLR组;MLR+SMAO组脑匀浆的SOD、Na+-K+-ATPase、Ca2+-ATPase、Mg2+-ATPase及Ca2+-Mg2+-ATPase活性均显著低于sham与MLR组,且DA含量、Ca2+-ATPase、Mg2+-ATPase及Ca2+-Mg2+-ATPase活性、ATP含量均显著低于SMAO组。结论:MLR加重SMAO休克大鼠的脑损伤、降低脑组织DA水平、增高AChE活性,其机制可能与MLR加重或增加脑组织氧自由基损伤、NO合成与释放、中性粒细胞扣押、能量代谢障碍及降低脑组织细胞膜泵活性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8.
AML-M5是急性髓系白血病各型中预后较差的一种,该病好发于老年人,患者常不能耐受高强度化疗,一般治疗预后较差.由于免疫细胞具有自动识别异己抗原(包括恶性转化的突变克隆肿瘤细胞)的特点,可以敏感地追踪、识别并杀伤少量残留的肿瘤细胞,在清除微量残留白血病(MRD)等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EGF)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84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使用EGF含漱液,对照组40例使用泰硝含漱液。均追踪观察30天。结果:治疗组显效29例(65.9%),有效12例(27.3%),无效3例(68%)。对照组显效5例(12.5%),有效8例(20.0%),无效27例(67.5%)。Χ^2=30.07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5。结论:表皮生长因子(EGF)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0.
患者男,44岁,因“腰背疼痛伴活动受限4个月余,加重2个月”于2006年8月2日人住我院血液科。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MM)(BIA期),IgG型,伴2型糖尿病。第1个疗程用VAD方案(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化疗,骨髓无明显抑制;第2个疗程用VAD+氟达拉滨(Flu)方案化疗,化疗结束后骨髓穿刺提示瘤细胞由56%降至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