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7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9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35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20篇
预防医学   44篇
药学   124篇
中国医学   10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六味地黄汤含药血清对海马神经元突触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汤益智作用的机理。方法:应用血清药理学和电生理方法,观察六味地黄汤含药血清对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发突触活动的影响。结果:含药血清作用48h可明显增加海马神经元自发动作电流(spontaneous action cur-rent,sAC)和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iniature excitatory post aynaptic currenl,mEPSC)的产生频率,但并不影响mEPSC的幅度。结论:六味地黄汤可作用于突触前位点对海马神经元突触活动产生调节作用,该作用可能是其调节海马神经元的兴奋性进而发挥益智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山药多糖的提取分离和结构测定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提取分离并测定山药多糖的结构。方法:依次用水提取,乙醇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胺盐沉淀法得到粗多糖;用萄聚糖凝胶柱层析和高效液相层析纯化多糖并测定分子量;甲基化分析和薄层层析分析多糖酸水解产物,结合IR和^13CNMR确定单糖组成、连接方式和端基碳构型。结果:从山药中得到两个均-多糖S1和S2。结论:S1和S2的分子量分别为63000和7400Dal,它们均为[α-D—Glc(1→4)-]n型萄聚糖。  相似文献   
13.
地黄寡糖抗糖尿病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回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医学对糖代谢的过程及其调节机制已较明确,并正在走向深入。糖代谢是机体自稳机能(homoostasis)的一个重要方面,Besedovsky等(1977)以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物质基础为依据,提出了“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neuroenctocrine-immuno-modulation,NIM)网络学说,这个学说的实质是机体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具有共  相似文献   
14.
调心方活性部位对大鼠海马脑片CA1区诱发LTP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调心方活性部位A对大鼠海马脑片诱发长时程增强(LTP)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外微电极记录技术,记录大鼠海马脑片CA1区诱发群峰电位(PS),然后施以100Hz,100串的强直刺激诱发LTP。结果:调心方活性部位A对大鼠海马脑片正常PS的形状、幅度无影响,提示并不影响海马的基础突触传递。给予强直刺激后,高浓度活性部位A可以明显增大LTP幅度,提示具有促进和维持LTP的作用。结论:调心方活性部位A可能是调心方促进和维持大鼠海马脑片诱发LTP的有效成分之一,对LTP的促进作用也是调心方活性部位A益智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D型氨基酸在高等生物中没有功能。但最近10年的研究表明,D丝氨酸不但能够被胶质细胞合成和分泌,而且能够作为共激活因子,作用于NMDA受体的“甘氨酸位点”,参与该受体的激活。该文对D丝氨酸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产生、代谢和作用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枸杞多糖免疫调节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枸杞子是传统的名贵补益中药,具有"滋阴补血、益精明目"之功效.枸杞多糖是其中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衰老等多种生物学作用.近年来,随着植物化学分离纯化技术的不断改进,枸杞多糖得到了进一步的分离和纯化,因此其免疫作用的分子机制如其作用的靶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等研究取得了较明显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根据观察指标变化评估疗效,筛选有效复方.方法:用定量RT-PCR法检测血浆病毒栽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 4 T细胞、CD 45RAT细胞绝对值.结果:中研Ⅰ号方组病毒栽量下降5例,CD 4 T细胞计数升高3例,CD 45RAT细胞计数升高1例.中研Ⅱ号方组病毒载量下降5例,C 4T细胞计数升高4例,CD 45RAT细胞升高2例.艾通冲剂组病毒载量下降3例,CD 4T细胞计数升高4例,CD 45RAT细胞计数升高4例.同时病人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有一定改善.结论: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辨证论治,观察到三个复方均有一定疗效,其中中研Ⅱ号要优于中研Ⅰ号和艾通冲剂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撤机方式是否改善预后。方法选择COPD并发急性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插管上机患者51例,在插管机械通气24~48 h后,尝试T型管自主呼吸试验,若失败则对比两种撤机方式:①拔管后通过口鼻面罩接无创通气(治疗组n=26例);②不拔管,经气管插管给予PSV方式通气(对照组n=25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动脉血气、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60 d生存率。结果住院时所有患者均有严重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治疗组n=26:pH 7.21±0.06;PaCO2(95.4±18.9)mm Hg;对照组n=25:pH 7.21±0.07,PaCO2(93.7±17.7)mm Hg(P均>0.1),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类似。治疗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10.8±3.87)d,而对照组为(9±3.4)d(P>0.05);治疗组住ICU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60 d生存率两组无差异。结论无创通气可缩短住ICU时间,减少住院花费,降低VAP发生率。但对60 d生存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丙型肝炎病毒非编码区ABC程序酶切分型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中国是否存在HCV 3b基因及1a、2b和6a基因型感染,建立HCV 5′端非编码区(5′ NCR)不同基因型的基因库。方法分型方法按ABC程序进行,A应用BHH′(BsrBⅠ、HaeⅡ、HinfⅠ)复介内切酶消化5′NCR cDNA,可将不同基因型划分为5组:1a、1b,6a,2a、2b,3a,3b、4a。B应用BstU Ⅰ内切酶鉴别1a、1b。C应用Hae Ⅲ内切酶鉴别2a、2b、3b、4a及6a。电泳检测片段大小。结果(1)la、1b、2a、2b、3a、3b、4a、6a 8种基因型参比品的ABC分型结果表明,该8种基因型获得良好的分型效果。(2)93份HCV RNA阳性患者ABC分型结果表明,1b型感染率占66.67%,2a型18.28%,1b/2b型、3b型及2b型均为3.23%,2a/2b型和1b/2a型各为2.15%,1a型1.08%。结论结果表明应用HCV 5′-NCR ABC分型技术既保证了HCV RNA检测的灵敏度,又能完成1a-6a型中的8种基因型的鉴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单间隔离在防控多药耐药菌(MDROs)交叉感染中的作用,为做好多药耐药菌感染防控提供实践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1-12月ICU收治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基本资料。将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分为单间组和非单间组,分析两组中多药耐药菌医院获得性(HA)和社区获得性(CA)患者感染例次率差异,以及多药耐药菌医院交叉感染例次率差异。结果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共76例,共检测到多药耐药菌(MDROs)112株,主要耐药菌株为耐碳青霉烯鲍氏不动杆菌(CRAB)70株(62.50%)。共发生感染87例次,主要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72例次(82.76%)。单间组与非单间组相比较,MDROs医院获得性及社区获得性感染例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R-AB、CR-PA、CR-KP导致的医院交叉感染例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为减少重症监护病房多药耐药菌感染导致的交叉传播,应做好环境清洁消毒、手卫生、隔离防护、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等综合性措施,而不能依赖于单一的单间隔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