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9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9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72篇
内科学   42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56篇
外科学   89篇
综合类   200篇
预防医学   8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5篇
  3篇
中国医学   91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丁蓓  凌华威  王涛  张欢  柴维敏  陈克敏   《放射学实践》2011,26(7):705-708
目的:利用磁共振相位成像和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脑白质束损伤与相应白质束铁沉积的相关性。方法:对25例AD患者及20例年龄相匹配的健康老年志愿者进行MR扩散张量成像及相位成像。DTI数据经后处理生成平均扩散系数(MD)和部分各向异性(FA)图,分别测量穹窿、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双...  相似文献   
92.
93.
目的为了弥补目前临床应用中腔静脉滤器的缺陷,本研究设计了一款新型生物可降解型腔静脉滤器,在肺栓塞危险期度过后,滤器可缓慢的降解、吸收,避免了二次取出手术。方法该款滤器由手工制作,分为上下2部分:上方是由6条聚糖乳酸缝线组成的圆锥形过滤结构;下方是聚己内酯支架,支架展开后实现滤器在腔静脉的中央型固定。在超声引导下,将滤器植入到10只犬体内。术后6周手术取出滤器,下腔静脉和肺组织行病理学检查,观察滤器的降解情况、下腔静脉壁的改变以及滤器的降解产物是否导致医源性肺栓塞。结果本研究手工制作了生物可降解滤器,并成功的植入到10只杂交犬的下腔静脉。术后所有犬均正常存活,未发生异常生命体征及伤口感染,有1例犬出现双下肢肿胀。1滤器移位:所有滤器不同程度的向头端移位。有1例犬的植入滤器移位至右房室孔,剩余的9例,滤器移位小于2 cm,仍位于肾静脉以下。2标本肉眼所见:所有的可降解支架被下腔静脉内皮细胞覆盖,肉眼未见明显的变化。滤器植入处下腔静脉壁增厚,但未出现明显狭窄。8例犬可见可吸收缝线完全降解,1例犬出现可吸收缝线被下腔静脉壁包裹,管腔内可见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和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导致约70%的管腔阻塞。3标本HE染色:9例犬下腔静脉均存在炎性反应,中膜和内膜增厚,肺组织切片未见到降解产物所致的肺动脉栓塞和肺动脉壁的炎性反应。结论本研究成功设计了一款生物可降解腔静脉滤器,并通过动物体内实验证实这款滤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  相似文献   
94.
基于超星学习通“一平三端”智慧教学系统的中医护理学课程正在全面系统地建设与应用,这种新兴的课程模式在各类高校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SPOC创新了课堂教学模式,激发了教师的上课热情,加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更加投入学习,更深刻地体验学习乐趣。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实施预警机制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6—2017年在我院行骨科手术的患者共33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病例-对照的回顾性分析,其中180例实施了预警机制的患者为试验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的150例患者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DVT发生率、凝血功能、C反应蛋白、下肢血管超声检查、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等指标,并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重复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和hs-C反应蛋白(hs-C reactive protein,hs-CRP)在组间、组内交互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Ⅲcomplex,TATⅢ)在组内及组间*组内交互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血管超声结果显示,试验组最大血流速度(velocity maximum of blood,Vmax)大于对照组、总静脉瘀滞指数(blood stasis index of common femoral vein,SI)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预警机制对减少骨科手术患者术后DTV形成具有一定作用,可以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96.
97.
目的探讨运用回授法进行出院患儿用药教育对提高PICU出院患儿院外用药准确性和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7年10月在本科进行住院治疗后出院并带药的患儿家长60名,按照知情同意和出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名,对照组常规提供出院带药教育资料,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回授法对出院患儿家长进行出院带药用药教育,进而比较两组的用药掌握程度和药物剂量的准确性。结果实施干预后,观察组出院用药的掌握程度和药物剂量的准确性比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授法是一种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将回授法运用到出院带药用药教育中,能明显提高出院患儿家长对患儿出院后用药的掌握程度和用药剂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大小便失禁病人尊严丧失感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病人尊严量表(PD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应对方式量表(MCMQ)对山东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119例大小便失禁病人进行调查。结果:病人尊严丧失感程度不一,不同大小便失禁时间病人尊严丧失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大小便失禁后不同时间、主观支持、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以及屈服的应对方式是导致大小便失禁病人尊严丧失的重要因素。结论:大小便失禁病人尊严丧失感与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密切相关,加强社会支持以及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能减轻病人的尊严丧失感。  相似文献   
99.
冠状病毒是近年来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重要来源,因家族成员庞大、宿主谱广、突变株多样,在进化中展示了其优越性。本文通过回顾冠状病毒基因组特征、感染宿主动物与受体分布及基因突变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其在进化和传播中存在的优势进行总结和讨论,以期引起对相关病毒防控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0.
青年专职护理教师作为传承护理教育的后备军,其教学、临床和专业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传统的单纯的护理实践方式有诸多弊端,特别是培养深度不够的问题突出。因此,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尝试探讨一种双路径导师制的临床培养模式,以解决青年教师培养中面临的问题。通过为期2年的实践与探索,基本上形成了双路径导师制临床培养模式,即护理与医疗双导师指导下的"护理-医疗-护理"实践模式。在这一模式下,护理学院青年专职教师在教学、科研、临床和专业发展方面均有了很大的收获,特别是培养深度和培养灵活性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这种新的实践模式为青年专职护理教师培养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