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7篇 |
免费 | 47篇 |
国内免费 | 43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36篇 |
临床医学 | 98篇 |
内科学 | 21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15篇 |
特种医学 | 7篇 |
外科学 | 63篇 |
综合类 | 134篇 |
预防医学 | 41篇 |
眼科学 | 10篇 |
药学 | 36篇 |
中国医学 | 20篇 |
肿瘤学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19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22篇 |
2012年 | 29篇 |
2011年 | 42篇 |
2010年 | 34篇 |
2009年 | 35篇 |
2008年 | 34篇 |
2007年 | 33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1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81.
目的:探讨腰椎手术后椎间隙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对15例腰椎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采用VSD负压冲洗引流治疗,行彻底清创,根据创面大小和形状剪裁VSD敷料,将无菌负压封闭引流管及冲洗连接管插入泡沫敷料内置引流管内,用生物半透贴膜封闭整个创面,形成负压封闭引流状态,冲洗连接管一端连接输液装置,引流管连接中心负压引流器行负压引流,维持负压60~80 kPa,持续引流7~10 d。结果15例患者中7例经1次引流术后,创面清洁肉芽生长满意,予一期缝合;4例行2次引流后直接缝合伤口;2例行3次引流后缝合伤口;1例行4次引流后死腔方消灭,创面明显缩小,停用VSD,通过常规换药1周后创面即愈合。结论 VSD负压冲洗引流不仅能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利于控制椎间隙的感染,同时增加椎间隙局部血流量,促进创面肉芽生长,创面愈合快,缩短了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482.
目的观察5种化学消毒剂对嗜肺军团菌杀灭效果及其对金属的腐蚀性。方法应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腐蚀性试验方法,对次氯酸钠等5种化学消毒剂杀灭嗜肺军团菌的效果及其对金属腐蚀性进行了实验室检测。结果用浓度74 mg/L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的水溶液作用5 min,用浓度为1 000 mg/L的苯扎溴铵水溶液作用15min,对悬液内嗜肺军团菌杀灭对数值均>5.0。用有效氯浓度500 mg/L的次氯酸钠溶液、金星消毒液和漂白粉溶液作用15 min,对悬液内嗜肺军团菌的杀灭对数值均>5.0。上述5种消毒剂在常用浓度下均对不锈钢金属片基本无腐蚀,对其他3种金属不同程度腐蚀。结论 2种季铵盐消毒剂和3种含氯消毒剂均在较低浓度下能有效杀灭悬液内嗜肺军团菌,均对不锈钢基本无腐蚀性。 相似文献
483.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2004年2月-2011年12月期间采用LASEK治疗近视患者345例669只眼,屈光度3.50~13.5 D,平均(6.87±2.92)D;散光0.50~4.00 D,平均(1.83±1.32)D。根据患者术前屈光等效球镜度数分为:中度近视组(3.50~5.75 D)120只眼,高度近视组(6.00~8.75 D)288只眼,超高度近视组(9.00~13.50 D)261只眼。应用综合措施防治Haze,术中用日夜配戴的高亲水性绷带型角膜接触镜覆盖保护角膜上皮瓣,术毕频点激素眼液4次,术后使用激素类联合非甾体类抗炎眼液及降眼压药、抗生素眼液;随访6~12个月,观察术后Haze的发生率,并按Fantes(1990)标准分级,分析相关原因。结果 LASEK术后6个月时0.5级Haze发生率14.65%(98只眼),无1级Haze。各组0.5级Haze发生率分别为中度近视组2.5%(3只眼),高度近视组11.11%(32只眼),超高度近视组24.14%(63只眼)。结论 LASEK术后Haze的发生与术眼的屈光度呈正比,与角膜上皮瓣的活性和完整性,术后紫外线照射等有关。术后采用激素类联合非甾体类抗炎眼液及降眼压药等综合防治措施,可减少、减轻Haze的发生,使LASEK技术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84.
背景:临床实践及实验研究中发现,脑损伤合并骨折时,骨折愈合明显加快,并出现肥大骨痂和异位骨化的现象。目的:阐述近年脑损伤对骨折愈合影响的研究进展和探索方向。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1990年1月至2011年11月PubMed数据库、Springer Link数据库及CNKI、Elsevier-Sdol数据库有关脑损伤对骨折愈合影响、脑损伤与异位骨化关系方面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traumatic brain injury,fracture healing,heterotopic ossification",中文检索词为"外伤性脑损伤,骨折愈合,异位骨化"。排除与课题研究内容无关及重复类文章,共保留32篇文献进一步分析。结果与结论:脑损伤时由于血脑屏障遭受破坏,使其通透性增高,某些具有成骨作用的因子通过开放的血脑屏障进入到体循环中,从而使血清中此类因子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同时成骨性因子作用于骨折端,促进骨痂形成,加速骨折的愈合。由于成骨因子和成骨环境长期存在,则提高了异位骨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85.
背景:骨关节炎的主要病理过程是软骨损伤,而软骨细胞间信号转导的异常是软骨损伤的重要因素。目的:综合分析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最新进展,进一步分析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在骨关节炎软骨中的作用。方法:由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0/2011)和Pubmed数据库(1990/2011),检索词分别为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ERK,JNK,P38,MAPK signaling palhway,osteoarthritis,chondrocytes,语言分别设定为中文和英文。纳入有关MAPKs信号通路及其相关蛋白激酶对骨关节炎软骨作用的研究,排除重复性研究。结果与结论:保留32篇文献进一步分析。结果发现,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在细胞内具有生物进化的高度保守性,通过保守的三级酶促级联反应激活转录因子,调节特定的基因表达。目前已证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参与并调控关节软骨中软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的失调在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明确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在骨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确切作用将有助于骨性关节炎的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486.
目的 观察哺乳早期(3个月)产妇骨密度的变化。方法 40例正常产妇按哺乳频率、是否补充钙剂、饮食习惯分组,检测产后3个月腰椎(L2-4)及股骨近端(股骨颈、转子、Ward's区)BMD的变化(以产后3d骨密度作基线)。结果 产后3个月L2-4、股骨颈、转子骨密度的变化呈下降趋势,而Ward's区骨密度呈上升趋势,但均无显性,分组后亦无显性差异。结论 哺乳早期哺乳频率、钙摄入量及产妇饮食习惯与骨密度变化无关。 相似文献
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