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7524篇 |
免费 | 7070篇 |
国内免费 | 430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846篇 |
儿科学 | 1434篇 |
妇产科学 | 894篇 |
基础医学 | 5875篇 |
口腔科学 | 1694篇 |
临床医学 | 17953篇 |
内科学 | 10411篇 |
皮肤病学 | 1526篇 |
神经病学 | 2482篇 |
特种医学 | 524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61篇 |
外科学 | 9808篇 |
综合类 | 38564篇 |
预防医学 | 14603篇 |
眼科学 | 1580篇 |
药学 | 15365篇 |
201篇 | |
中国医学 | 16165篇 |
肿瘤学 | 409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40篇 |
2023年 | 2755篇 |
2022年 | 3108篇 |
2021年 | 3905篇 |
2020年 | 3353篇 |
2019年 | 2708篇 |
2018年 | 2688篇 |
2017年 | 1744篇 |
2016年 | 2189篇 |
2015年 | 2380篇 |
2014年 | 6596篇 |
2013年 | 4734篇 |
2012年 | 5477篇 |
2011年 | 6108篇 |
2010年 | 5864篇 |
2009年 | 5777篇 |
2008年 | 5697篇 |
2007年 | 6010篇 |
2006年 | 5750篇 |
2005年 | 6119篇 |
2004年 | 5413篇 |
2003年 | 4985篇 |
2002年 | 4216篇 |
2001年 | 4131篇 |
2000年 | 4548篇 |
1999年 | 4447篇 |
1998年 | 4136篇 |
1997年 | 4286篇 |
1996年 | 4185篇 |
1995年 | 3625篇 |
1994年 | 3340篇 |
1993年 | 2511篇 |
1992年 | 2382篇 |
1991年 | 2179篇 |
1990年 | 1745篇 |
1989年 | 1599篇 |
1988年 | 1040篇 |
1987年 | 841篇 |
1986年 | 748篇 |
1985年 | 725篇 |
1984年 | 539篇 |
1983年 | 484篇 |
1982年 | 479篇 |
1981年 | 399篇 |
1980年 | 305篇 |
1979年 | 205篇 |
1978年 | 143篇 |
1977年 | 69篇 |
1965年 | 77篇 |
1964年 | 6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观察非药物疗法对患者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及日间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5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147例失眠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联合组74例针刺百会、神庭、四神聪、印堂、神门、太冲、行间、阴陵泉、内关、大陵透劳宫等穴疏肝健脾养心,联合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两种方法均为每日1次;与西药组对照,西药组73例口服艾司唑仑1mg,睡前1次,两组均治疗30d。各组治疗前后评定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量表,并评定各组总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联合组痊愈9例,显效23例,有效26例,无效16例,有效率达78.4%,愈显率43.2%。西药组痊愈12例,显效24例,有效22例,无效15例,有效率79.5%,愈显率49.3%。治疗后PSQI量表分值比较,联合组(7.18±2.61)分,西药组(7.34±3.05)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从PSQI评分比较,联合组对睡眠质量及日间功能障碍情况的改善明显优于西药组。结论针刺联合经颅微电流刺激治疗失眠症有较好疗效,与艾司唑仑疗效相当。针刺配合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可能对改善睡眠质量及日间功能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62.
我院承担了市护师进修班学员三个月临床实习的任务。现将实习情况报告如下。临床实习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达到教学预期的效果,我们狠抓了实习计划的落实。 相似文献
63.
由喉、气管、支气管及肺等呼吸器官严重病变而引起的通气和换气机能障碍,导致机体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高碳酸血症酸中毒,临床上称呼吸衰竭。死亡率高。近年来我科使用人工通气机抢救呼吸衰竭取得一定疗效,过去对人工通气机的知识不足,通过实践加深了我们对人工通气的认识。现就有关安置人工通气机的护理问题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64.
背景松质骨力学特性在代谢性疾病、骨折、关节退行性变的内在发生规律中具有意义.目的了解松质骨的生物力学特性.设计以股骨标本为单一样本的实验观察.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生物力学实验室.对象2001-05/07完成于在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骨科生物力学实验室,选取19具男性尸体股骨头.方法取19具新鲜青年(30岁左右)尸体股骨.对股骨头负重区的松质骨进行压缩测试.主要观察指标标本的屈服载荷、极限应力、极限应变、能量值、弹性模量.结果测算松质骨各项压缩数据,其中屈服载荷的平均值为(410.64±190.29)N,极限应力为(8.69±3.75)MPa,极限应变为(10.84±6.58)%,能量值为(2.54±1.89)J,弹性模量为(40.77±32.12)MPa.加载初期松质骨呈弹性变形,此后横截面增大抗压能力增强.结论试验表明松质骨力学性能主要是缓解外力冲击加压. 相似文献
65.
66.
我院1997年7月~2004年5月共收治髂窝脓肿24例,经切开引流术,全部治愈。现就本文结合髂窝解剖,讨论髂窝脓肿的诊断及治疗。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4例,男15例,女9例;年龄15~17岁,平均年龄34.5岁;病程10~47d,平均27d;脓肿位于右侧14例,左侧10例;发病前有下肢外伤,感染史者9例, 相似文献
67.
目的:了解乳牙滞留的原因、部位,乳牙滞留致错畸形的发病率,畸形分类。方法:对我院2002年就诊的834例乳牙滞留的青少年进行检查、诊断,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定期复查,对所收集的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和处理。结果:滞留原因分析表明乳牙牙根吸收不全为主要原因,牙位分析表明,滞留乳中切牙居首,乳牙滞留致错畸形发病率为32.97%,男女发病率分别为35.88%、30.10%,男女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按临床症状分类以牙列拥挤、深覆和反常见,分别为17.15%、15.23%、9.60%。结论:乳牙滞留是导致错畸形的因素之一,应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68.
激光和药物脱敏是治疗牙本质敏感症最常用的方法,但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方法的临床疗效均有待提高。我们采用半导体激光与极固宁治疗牙本质敏感症患者120例(360颗牙),取得较明显临床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69.
目前我国皮革工业广泛使用二甲基甲酰胺(DMF),导致DMF中毒时有发生。DMF为一种无色、有鱼腥味的液体,在工业上用途广泛,可经呼吸道、皮肤和胃肠道吸收[1 ̄2],室温下不易挥发,DMF中毒可造成机体肝肾损害[3],并对心血管、肺、胃黏膜及皮肤造成损害。本院近年来收治68例DMF中毒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均系皮革厂职工,从事涂台、配料、贴合工种,进厂时间(24±21.3)d(3d ̄2月),操作时仅戴有手套而无其他防护措施,工作环境空气流通不良。本组患者均符合文献[3]DMF中毒诊断标准,其中男56例,女12例;年龄18… 相似文献
70.
目的:通过建立正畸牙根吸收动物模型,检测牙根面及根周组织中骨型胶原酶(MMP-13)的分布和表达,研究多西环素(DOXY)对根吸收及骨型胶原酶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36只建立正畸牙移动根吸收的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注射DOXY对照组、正常牙加力组、注射DOXY加力组。在加力的0天、7天、10天、14天分别处死各组大鼠。并取相应时段的标本制作组织切片,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分析各组中骨型胶原酶(MMP-13)在第一磨牙根吸收组织中的定位表达,检测多西环素对根周组织内骨型胶原酶表达及分布的影响。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定量比较上述试验结果。结果:在多西环素的影响下,在第7天和第10天给药受力组的MMP-13的阳性表达低于受力不给药组。给药受力组MMP-13的阳性表达在第10天更低(P0.01)。两实验组MMP-13的阳性表达都在第10天到达峰值后第14天趋于平稳。结论:多西环素可能作为骨型胶原酶的抑制剂对破骨细胞的募集及牙根吸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