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79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常见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PIVAS)是进行静脉用药集中配置的场所,是在符合GMP标准、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洁净条件下,由受过专门培训的药学技术人员(包括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全肠外营养(TPN)、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索等静脉用药的配置。PIVAS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静脉药物治疗服务,是现代医院药学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2.
目的 对辛伐他汀片与脂必妥胶囊调节血脂代谢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原发性血脂代谢紊乱患者68例被随机分为两组:A组服用辛伐他汀,B组服用脂必妥,采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统计两组治疗方法经过8周治疗后的费用和临床疗效,计算出成本-效果比和增量成本-效果比.结果 两组治疗费用分别为462.56元和257.60元,总有效率分别为74.28%和73.93%,成本-效果比分别为6.23和3.48,A组对B组的增量成本为585.6,两组间疗效和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脂必妥胶囊调节血脂代谢能减轻患者负担,疗效与辛伐他汀片相同.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CHOP方案化疗加局部受累野照射治疗侵袭性NHL的疗效。方法 对侵袭性NHL患者30例,先用CHOP方案化疗3~4周期,然后局部受累野照射35~50Gy,统计其有效率(CR PR)。结果 30例侵袭性NHL,CR76,7%(23/30),PR23.3%(7/30),RR100%。结论 CHOP方案化疗加局部受累野照射综合治疗侵袭性NHL疗效好,毒副作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比较甘露醇和β-七叶皂苷钠所致兔耳静脉及周围组织的损伤。方法:将健康家兔12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4只。甘露醇组静脉注射20%甘露醇5ml;β-七叶皂苷钠组静脉注射0.02%β-七叶皂苷钠5ml;对照组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5ml。每组均注射2次/d,上午注射左耳缘静脉,下午注射右耳缘静脉,共注射3d。分别观察各组在第1天、第3天兔耳缘静脉血管和周围组织的损伤以及第4~7天时各自的恢复程度。结果:病理切片显示:第1天时,甘露醇组及对照组兔耳血管和周围组织无明显改变;而β-七叶皂苷钠组兔耳血管明显扩张,出血。第3天时,在注射部位0.5cm范围内,甘露醇组和β-七叶皂苷钠组兔耳血管及周围组织的损伤均有加重:甘露醇组为血管内皮细胞破坏,血管内瘀血,周围组织炎症水肿;β-七叶皂苷钠组血管扩张及炎症反应。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第4天,甘露醇和β-七叶皂苷钠组周围组织炎症及水肿各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第5天和第7天,甘露醇组出现2例在距离注射部位约2cm和3.5cm处,一块约1cm×1cm、另一块约0.6cm×0.4cm的局部组织坏死;而β-七叶皂苷钠无1例发生局部组织坏死。结论:甘露醇致血管出现损伤的时间较β-七叶皂苷钠延迟,但对血管和周围组织产生损伤的程度较β-七叶皂苷钠重。  相似文献   
85.
吉非替尼致红细胞下降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52岁。因肝癌,于2005年7月行同种异体肝移植术,术后病理示:肝细胞性肝癌。术后使用他克莫司、霉酚酸酯、达利昔单抗等免疫抑制剂预防排斥反应。术后9个月。发现两肺结节2个月入院。入院诊断:肺癌。体检:T37℃。P80次/min。R20次/min,BP110/75mmHg,神志清,五官正常,颈无抵抗;心肺听诊无特殊。  相似文献   
86.
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实践及体会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临床药学工作是医院药学发展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药师联系临床、探讨药物在治疗应用方面的规律、促进合理用药的一门分支学科.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其目的是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证药品安全有效、提高医疗质量、减少不良反应.临床药学工作的核心是合理用药,应该围绕合理用药问题,多层次开展临床药学工作.  相似文献   
87.
10例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免疫表型及临床探讨张晋萍,赵国良,张海明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特点是骨髓中以大量颗粒异常早幼位细胞增生为主,常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导致严重出血。本病对大多数化疗反应较差,病程较短,常急剧恶化而死亡。本文对10例急性早幼粒...  相似文献   
88.
目的:评价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药物治疗方案的合理性,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4年4月—2015年3月某院收治的1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资料,统计患者化疗方案、辅助用药、治疗过程监测以及化疗相关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20例患者共使用11种含铂两药化疗方案,以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的治疗方案用药频度最高,构成比为28.08%。有43例次化疗中,一种化疗药超剂量使用。6种辅助用药DUI>1。中药注射剂与止吐药用药频度最高,分别为3 754.8 DDD和3 985.0 DDD。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注射用埃索美拉唑和和痰热清注射液的药物利用指数居前三位,分别为1.8、1.4和1.4。在药物选择、给药剂量、配置浓度以及异常检验指标的复查方面,存在一些有待改进之处。结论:某院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治疗方案基本贯彻指南要求,但在给药剂量、治疗过程监测、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方面仍需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89.
1 例59 岁男性患者,因左股骨头置换术后肿胀疼痛10 d 入院.患者3 个月前行左股骨头置换术,近10 天来切口部肿胀疼痛,并有脓性液体渗出.入院后行清创术+ 假体取出旷置术,并行脓液细菌培养.术后经验性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万古霉素抗感染.5 d 后脓液培养结果示大肠埃希菌,临床药师根据药敏结果建议改用头孢哌酮钠/ 舒巴坦钠抗感染,临床采纳.用药10 d 后导管尖端细菌培养检出大肠埃希菌,CRP、N均较前明显上升;入院第20 天切口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回报: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中介,临床药师再次会诊时建议改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抗感染,并行切口清创术.3 d后,患者血常规逐渐恢复正常,病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90.
摘要:本文报道临床药师参与1例利奈唑胺用于重症肺炎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过程,探讨利奈唑胺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及血药浓度与血小板减少的相关性,以期为持续肾脏替代(CRRT)患者应用利奈唑胺抗感染治疗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