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探讨嗜酸性实性和囊性肾细胞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2例嗜酸性实性和囊性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肿瘤以实性区为主,局灶形成囊腔,肿瘤细胞强嗜酸性,有胞质内彩斑、空泡,可见多核化,囊壁被覆鞋钉样排列的强嗜酸性细胞。例2以囊性区(巨囊)为主,局灶实性,囊壁被覆强嗜酸性肿瘤细胞,呈鞋钉样排列,胞质内彩斑及空泡不明显。2例免疫组化表型均为局灶CK20(+)。结论嗜酸性实性和囊性肾细胞癌是新近认识的一种以实性和囊性结构及大的嗜酸性细胞为主型的惰性肾肿瘤,具有独特的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表现为独特的CK20局灶阳性。通过其特征性的组织学形态和独特的免疫表型表现比较容易与其他嗜酸性肾细胞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112.
张昶  谭程  高丹  白鹏  王军  赵吉平 《北京中医》2010,(8):571-574
目的通过检索近30年国内体针治疗支气管哮喘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文献,归纳分析其选穴及疗程设定规律。方法电子检索1979—2009年《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学术文献总库》、1979—2009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1989—2009年《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把逐一阅读检索到的20篇文献,用自制的《文献质量、治疗手段、选穴及疗程信息表》提取相关信息,建立数据库。将收集的相关数据,通过Excel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体针治疗支气管哮喘RCT文献,哮喘分期认识不足,文献质量尚待提高。2.选穴及疗程规律:(1)选穴:肺俞、定喘、丰隆、曲池、足三里是急性发作期使用频次较高的腧穴;肾俞、肺俞、脾俞是临床缓解期使用频次较高的腧穴。(2)疗程:急性发作期每天针刺1次(83.3%),7~10天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临床缓解期每天针刺1次(33.3%),或隔日针刺1次(33.3%),12~21天1个疗程,治疗1~4个疗程。结论国内体针治疗支气管哮喘RCT研究质量有待提高。本次研究结果对急性发作期、临床缓解期体针选穴及疗程设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3.
KAI1、OPN、MMP-9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聪颖  闫蓉  张昶  陈昊  周军 《山东医药》2009,49(47):23-25
目的 进一步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机制。方法选择手术切除的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标本66例(观察组),另取距癌灶〈5cm正常乳腺组织3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KAI1基因蛋白、骨桥蛋白(OPN)、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表达情况,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分析三指标间及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KAI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45%、83.33%,OP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24%、33.33%,MMP-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64%、40.00%,两两比较P均(0.05;三者的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肿瘤复发及5a生存率密切相关;KAI1与OPN、MMP-9呈负相关,OPN与MMP-9呈正相关。结论KAI1、OPN、MMP-9异常表达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4.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3(VEGFR-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意义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MaxVision快捷二步法检测30例大肠癌组织中IL-18、VEGF-C、VEGFR-3表达情况,并以10例正常黏膜和10例淋巴结转移性大肠癌组织标本做对照.结果 IL-18、VEGF-C、VEGFR-3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黏膜(P<0.05);IL-18及VEGF-C在淋巴结转移性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也高于正常黏膜,且IL-18与VEGF-C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VEGF-C在淋巴结有转移组的表达明显高于淋巴结无转移组(P<0.05).结论 大肠癌细胞可表达IL-18、VEGF-C、VEGFR-3,其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VEGF-C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可作为判断患者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5.
目的探讨皮脂腺腺瘤皮脂腺淋巴腺瘤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及诊断要点。方法10%福尔马林液固定,石蜡包埋,4微米厚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组织学上主要由无间变的皮脂腺细胞形成不规则的巢状或排列成腺样结构,并见大小不等的导管,间质为淋巴细胞,并可形成淋巴滤泡。肿瘤与周围组织之间有清楚界限,偶可形成囊状。结论涎腺皮脂腺淋巴腺瘤是十分少见的肿瘤,临床行为完全属于良性,易被误诊为恶性肿瘤,故与皮脂腺淋巴腺癌鉴别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6.
p63,34βE12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p63,34βE12在前列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S-P免疫组化法对104例不同的前列腺病变进行p63,34βE12标记,观察它们的表达情况。结果 p63,34βE12在除前列腺癌(35例)以外的3组良性病变的基底细胞均有阳性表达,但p63的阳性表达率高于34βE12;p63在前列腺癌组织中无表达,而34βE12则有假阳性。结论 通过对前列腺不同病变的观察,腺体周围基底细胞是否存在是前列腺良恶性的重要鉴别点。p63,34βE12是基底细胞特异性标记物,而p63更敏感,是诊断前列腺癌的首选抗体。如同时选用p63,34βE12则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17.
目的:探讨外伤性气管、支气管断裂的诊治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1例外伤性气管、支气管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8例支气管断裂中,6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明确诊断;7例行支气管端端吻合术,1例行肺叶切除术。3例气管损伤中,2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诊;1例气管完全断裂行气管端端吻合术,2例气管裂伤小于其周径1/3,行保守治疗。结果:11例均治愈。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气管、支气管损伤确诊最重要的手段;支气管成形术是主要手术方式;对小于气管周径1/3的裂伤可试行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18.
慢性肾病(CKD)是临床常见病,以中医药疗法对慢性肾病早期积极地干预,对于保护肾功能、延长残存肾单位寿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临床所见,相当一部分慢性肾病患者,在疾病的慢性迁延过程中,表现出肺脾肾气虚的证候。因此,运用补气药治疗是对这类患者非常重要的治法。  相似文献   
119.
结直肠癌(CRC)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复发及转移是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循环肿瘤细胞(CTCs)是起源于原发肿瘤或转移灶的完整肿瘤细胞,作为一种新型生物标志物,其存在与复发风险上升和预后不良密切相关。本文将从CTCs检测技术、CTCs应用于结直肠癌的疗效评估及预后评价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结直肠癌循环肿瘤细胞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0.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胃粘膜病变发病因素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胃粘膜病变发病因素。102例肝病或非肝病因伴有胃病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取胃窦小弯距幽门周围(2—3)cm处粘膜3块,分别做快速尿素酶试验及嗜伊红、品红染色,并行免疫组化检测幽门螺旋杆菌HPlgG型抗原。发现肝硬化组(LC组)与慢性肝炎组(HB组)有不同程度胃粘膜炎症达95.5%(42/4)、53.6%(15/28);前者萎缩、肠化多于后者(P<0.05)。上述两组乙型肝炎病毒(HBV)抗原表达率分别为81.8%(36/44)、53.6%(15/28);前者多于后者(P<0.05)。与非肝病胃病患者30例相比,LC组、HB组HP阳性率无明显差别(P>0.05)。说明门脉高压及HBV是LC胃粘膜病变的主要发病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