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张春浩  邢叔星 《解剖与临床》2011,16(5):440-440,F0003
临床上髋关节结核较脊柱结核、骶髂关节结核发病率低,早期临床症状及体征也不典型,容易造成漏诊或延误治疗,以致患者髋关节功能不可逆损害.我们对2000年2月~2009年11月我科收治的12例髋关节结核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认为髋关节结核早期确诊治疗较为重要,分期治疗,控制感染后再行关节置换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2.
目的对比观察低温环境下羊肢体枪伤骨折后,采用三种不同固定方法的疗效。方法新疆绵羊15只,置于野外-25℃低温环境3h后,以77式手枪枪击一侧小腿,致胫骨中段骨折,伤后6h清创,骨折分别采用石膏外固定、外固定器固定和钢板内固定,然后连续观察伤口、骨折愈合和伤肢膝关节活动情况。结果钢板内固定组伤口愈合好,无感染;石膏及外固定器固定组,部分伤口及外固定针道有分泌物,培养有细菌生长。X线片见钢板内固定组骨折对线对位及愈合最好,外固定器组次之,石膏固定组最差。病理观察三个组均无骨髓炎,相比之下钢板内固定组骨生长及骨重建最快,石膏组最慢。骨折固定方法对肢体关节活动度及肌萎缩的影响,石膏组最大,钢板内固定组最小。结论低温环境下肢体枪伤骨折早期钢板内固定并一期闭合伤口,不仅不会增加伤道感染,相反还可以防止感染的发生,有利于伤口及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23.
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常是创伤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系MSOF的一项,但在临床工作尤其在创伤病人抢救中常被忽视,或被放在次要地位。我科1997年2月收治21名严重炸伤病人,6人发生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其中2人死亡。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4.
临床上脊柱椎间盘手术(尤其是腰椎间盘)术后早期下肢神经压迫症状加重情况比较多见,作者通过临床观察,自1998~2001年对525例腰椎间盘手术病例进行分析,有部分病人术后下肢症状加重,究其原因,除手术操作因素外,认为过敏性体质与此关系较为密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5.
目的比较椎间盘镜(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与椎板开窗(Fanestration Discectomy,FD)镜下髓核摘除术,在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近期疗效上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单节段性LDH行髓核摘除手术的患者97例,MED 65例,FD 32例,收集年龄、性别、慢性疾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及JOA评分。结果随访6个月~4年,17例失访,失访率为17.89%。MED组与FD组比较具有术出血量较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1周和2周的JOA优良率高,但手术时间较长,差异均统计学意义(0.05);两组在术中相关并发症(硬膜囊破裂、神经根损伤)、术后6个月JOA优良率及随访终末期术后复发率的比较中,统计学差异不显著(0.05)。结论 MED和FD均可缓解LDH症状,虽MED具有手术时间长,但MED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及术后并发症及低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6.
高寒地区炮兵高原驻训腰腿痛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高寒地区炮兵高原驻训腰腿痛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对其防护措施的疗效进行观察和研究.[方法]通过对210例高原驻训的高寒地区炮兵进行腰腿痛问卷调查,并对其是否采取防护措施及采用不同防护后腰腿痛的发生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6种防护措施对高原驻训高寒地区炮兵的腰腿痛都有明显的防护作用,其中采用佩戴腰围或佩戴腰围加飞燕式腰背肌锻炼或腰围加相互腰背肌按摩方法对腰腿痛防护效果最好(P<0.01).[结论]高寒地区炮兵高原驻训腰腿痛高发,与特殊职业和高原缺氧、环境恶劣相关,其腰腿痛是可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27.
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常见于上肢的骨折,发病率约占全身骨折的15% ~20%.高发人群为青少年及老年妇女.目前传统的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的方法用于远端关节外的简单骨折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但对于复杂的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则不尽如人意,还可能造成骨折部位的骨关节炎等一系列并发症.笔者应用T形锁定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共2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PVP或PKP治疗术后新发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生概率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PVP和PK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362例。将患者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骨密度、椎体骨折部位、治疗方式、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椎体内分布类型、骨折椎体前后缘高度比、骨水泥漏等纳入新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进行新发椎体骨折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比较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有30例患者出现了新的椎体骨折,占总人数的8.28%。其中26例为邻近椎体骨折,占新发椎体骨折总人数的86.67%。术后出现新发椎体骨折的平均天数为600 d。新发椎体骨折组与对照组间比较患者年龄、治疗方式、骨密度和骨水泥漏比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年龄大、骨密度低和骨水泥漏是影响邻近椎体再骨折发生最确定的因素。[结论]患者年龄、骨质疏松和骨水泥漏是影响椎体成形术后新发椎体骨折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用整块自体脊柱棘突修整成短“T”形后椎间植入加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04~2008—04,采用后路棘突椎间隙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治疗68例腰椎滑脱与椎体不稳症,观察其疗效。结果:滑脱椎体完全复位,所有椎间隙高度恢复正常。随访12~24个月,平均14个月,临床疗效评价:优52例,良15例,可1例。X线动态观察:全部病例均于术后3~4个月融合,无手术撑开的椎间隙高度回落丢失与再滑脱。结论:后路自体棘突椎间植骨加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与不稳,能有效恢复和维持椎间隙高度,椎间融合速度快,融合率高,避免了用髂骨、异体骨或椎间融合器等带来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30.
:目的:分析一起土制炸弹爆炸伤员的伤情特点及其急救和后期治疗方法。方法:收治一批(22例)下肢炸伤伤员,探索其伤情特点和处理方法。结果:2例炸伤严重、合并失血性休克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大出血者分别于伤后12h和70h死亡,其余病人均顺利治愈出院。结论:成批伤员到来时应做好分类工作,分轻重缓急安排治疗,四肢盲管和贯通伤道内的金属异物可延期或在病房中取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