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恶心、呕吐是癌症化疗的常见并发症,严重时可影响化疗的正常进行,有效控制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反应,是化疗方案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我们发现迟发型消化道反应较难控制,一般止吐方法在化疗反应的急性期(从化疗第1天到完成疗程用药后24小时)止吐疗效比较满意,但在延迟期(化疗用药结束24小时后的5天内)的疗效很不满意。我们自2003年6月至2006年4月,采用格拉司琼(5-HT3受体拮抗剂)与胃复安、地塞米松三药联用预防和控制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尤其是延迟期的反应,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36例,男124例,女112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intracranial arachnoid cyst,IAC)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蛛网膜下腔顺向交通术治疗IAC29例,并进行分析。结果28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消失或缓解,术后3~12月复查CT或MRI,囊肿消失或明显缩小;1例枕大池蛛网膜囊肿,术后1.5年囊肿未见缩小,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改行囊肿-腹腔分流术,治愈。结论蛛网膜下腔顺向交通术是目前治疗IAC的有效方法,手术应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 相似文献
13.
出血量在 5 0毫升以上的壳核出血 ,血肿波及范围广 ,临床症状重 ,预后差 ,称为重度壳核出血[1] 。我院 1995年8月~ 2 0 0 1年 12月采用超早期小切口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病人 5 6例 ,占同期重度壳核出血的 4 8.6 %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性 36例 ,女性 2 0例。年龄 35~ 79岁 ,平均 5 9.6岁。有高血压病史或入院时血压升高 5 0例 ,原因不详 6例。从发病到手术时间均在 6小时以内。意识状态(Glasgow计分法 ) :3~ 5分 34例 ;6~ 8分 2 2例。生命体征 :体温正常或略高 39例 ,>39℃ 17例 ;呼吸 >2 7次 /… 相似文献
14.
15.
1病例资料
患者,男,14岁,因头痛3年、加重1月入院。入院时体格检查:神志清楚,反应迟钝,身高中等,肥胖,唇周及下颌长有胡须,喉结略突出,阴毛较浓密,较同龄儿童早熟;视力视野正常,双眼底正常;四肢感觉、肌力正常。实验室检查:泌乳素18.18 ng/ml(正常值2.64-13.13 ng/ml),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探讨安宫牛黄丸对大鼠脑外伤后血脑屏障损伤及脑水肿的作用机制,旨在为临床研究安宫牛黄丸提高大鼠脑外伤及脑水肿的治疗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Marmarou方法制作大鼠弥漫性脑损伤模型,并给予安宫牛黄丸后应用HE染色、RT-PCR、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干湿质量法等方法统计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梗塞面积、记忆提取能力、脑细胞凋亡及脑组织c-fos和c-jun的表达模式变化情况。结果应用安宫牛黄丸后大鼠脑组织含水量显著下降、脑组织梗塞面积减小、记忆提取能力提高、脑细胞凋亡数量减少,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组织c-fos和c-jun的表达模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双峰模式。结论安宫牛黄丸治疗大鼠脑外伤后血脑屏障损伤及脑水肿,能显著减轻水肿、脑梗塞面积和脑细胞凋亡数,有效保护血脑屏障和脑组织。 相似文献
17.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钩回、海马回复位术治疗特急性外伤性颞叶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特急性外伤性颞叶疝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2004年6月~2006年5月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钩回、海马回复位术治疗特急性外伤性颞叶疝49例,与2002年6月~2004年5月采用常规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救治的55例同类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按哥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outcome scale,GOS)进行疗效评价,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钩回、海马回复位组恢复良好18例占36.73%,中度残疾9例占18.37%,重度残疾6例占12.24%,持续性植物生存4例占8.16%,死亡12例占24.49%;常规骨瓣减压、血肿清除组恢复良好10例占18.18%,中度残疾5例占9.09%,重度残疾12例占21.82%,持续性植物生存5例占9.09%,死亡23例占41.82%。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钩回、海马回复位术是治疗特急性外伤性颞叶疝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可变翻转角的三维快速自旋回波序列(3D—SPACE)在诊断脑脊液鼻漏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脑脊液鼻漏患者给予常规自旋回波(sE)序列和3D—SPACE扫描,比较二者在诊断脑脊液鼻漏中的诊断价值。结果3D—SPACE显示脑脊液漏病变率为84.3%(27/32),常规SE显示率为46.8%,二者在显示病变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3D—SPACE序列在脑脊液鼻漏的诊断中有着可靠的临床价值,为手术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幕上大面积脑梗塞伴脑疝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幕上大面积脑梗塞伴小脑幕切迹疝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6年3月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颞肌贴敷术救治的17例幕上大面积脑梗塞伴小脑幕切迹疝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GOS评分进行疗效评价,其中恢复良好6例(35.29%,6/17),中残3例(17.65%,3/17),重残4例(23.53%,4/17),植物生存1例(5.88%,1/17),死亡3例(17.65%,3/17)。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颞肌贴敷术是治疗幕上大面积脑梗塞伴小脑幕切迹疝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报告23例经血管内栓塞治疗的脑动静脉畸形。材料和方法:23例脑动静脉畸形,11例有癫痫发作史,9例蛛网膜下胜或脑内出血,5例有神经功能障碍、头痛,2例有颅内杂音。畸形团小于3cm2例,3一6cm15例,,大于6cm6例。应用Magic导管系统经股动脉行脑动静脉畸形超选择栓塞,应用NBCA或IBCA16例,线段5例,IBCA和线段2例。结果:畸形血管团栓塞90%以上9例,70—90%10例,小于50%4例,3例栓塞后行手术切除。痊愈10例,改善10例,2例有神经功能障碍,1例死亡。结论:栓塞治疗加手术切除是治疗较大的、高血流量、功能区脑动静脉畸形的较好方法。NBCA或IBCA是安全有效的栓塞材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