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老龄肠梗阻病人急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和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一〇五医院普外科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行急诊手术干预57例老龄肠梗阻病人围手术期临床资料。结果 57例病人的年龄为70~105岁,平均(78.3±7.3)岁,其中24例病人(42.1%)发生了各种并发症48例次,包括肺部感染9例,术后肠梗阻3例,切口感染11例,急性肾损伤2例,低蛋白血症17例,心律失常6例。术前合并低蛋白血症、高血糖、贫血、营养不良及手术时间较长的病人术后容易出现常见手术并发症,而年龄、心脑血管疾病、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则对此无明显影响。结论术前多种因素引起了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与病人术前各种合并疾病、病变本身因素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有关,没有单一的绝对因素决定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加强对老龄病人合并疾病的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老龄肠梗阻病人术后早期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脑脊液 (CSF)蛋白质检查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传统的脑脊液总蛋白 (CTP)、Pandy试验等测定结果多能判断CSF蛋白浓度。CSF蛋白质含量受血清蛋白质含量变动而影响 ,因此对疾病的诊断还存在不足之处。有鉴于此 ,不少学者提出在测定CTP、脑脊液白蛋白 (CAlb)基础上 ,强调测定CAlb与血清白蛋白 (SAlb)的比值 (CAlb SAlb)。本文测定了 80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和 31例对照组的 (CAlb SAlb)的比值 ,探讨其比值的改变对判断血脑屏障损伤程度、异常蛋白质来源的临床价值 ,现报告…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癌切除术中采用甲状腺背侧支血管定位喉返神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22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医院收治的86例拟行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根据不同喉返神经定位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43例、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均行甲状腺切除术,术中研究组采用甲状腺背侧支血管对患者喉返神经进行定位,对照组通过充分暴露患者甲状腺背侧面寻找喉返神经,分析研究组患者喉返神经与甲状腺背侧支定位血管的位置关系;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除范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结果43例研究组患者均顺利找到甲状腺背侧支定位血管,血管直径(246±025)mm,与甲状腺软骨下角距离为(128±037)cm,以静脉形式出现者占1860%、认动脉形式出现者占8140%,喉返神经位于甲状腺背侧支定位血管深面者占9070%、位于甲状腺背侧支定位血管浅面者占930%,喉返神经与甲状腺背侧支定位血管呈垂直关系者占9302%、呈平行关系者占698%。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9982±1341)min vs. (10896±1457)min]、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3534±579)ml vs. (4627±644)ml]、喉返神经损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 vs. 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甲状腺切除术应用甲状腺背侧支血管对喉返神经进行定位,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4.
破伤风21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性分析21例破伤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示21例均有外伤史,伤后未行TAT预防注射。采用非特异性的综合疗法,治愈18例,死亡3例。笔者认为:早期清创清除毒素来源、预防性使用TAT尤为重要;控制抽搐和解除痉挛、适当把握气管插管或切开的指征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维持内环境稳定、营养支持、防治并发症等是提高中、重型患者疗效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比较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中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n=10)、B组(n=8)、C组(n=17)、D组(n=16);A组行BillrothⅠ式吻合,B组行BillrothⅡ式吻合,C组行Roux-En-Y吻合,D组行un-Cut Roux-En-Y吻合.比较各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指标、并发症发生及预后情况.结果 51例胃癌患者的总体平均手术时间为(198.6±20.0)min,平均吻合时间为(51.7±11.4)min;A组和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吻合时间均明显短于C组和D组(P﹤0.01).4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肠道排气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以吻合口瘘、感染为主要术后并发症.结论 4种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方式均是安全、可行的.4种方式各有优劣,BillrothⅠ式吻合符合生理;BillrothⅡ式吻合较BillrothⅠ式更好地解决了吻合口张力问题;Roux-En-Y吻合解决了吻合口张力过高、碱性胆汁反流等问题;un-Cut Roux-En-Y吻合在阻断空肠内容物通过的同时,保留了空肠肌电传导的连续性,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滞留综合征的发生,且手术难度未明显增加,吻合时间也未明显延长,可成为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脐尿管瘘及囊肿是少见的泌尿系统先天性畸形,临床上易误诊,传统多采用开腹手术切除,我们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4例,其中脐尿管瘘3例,脐尿管囊肿伴感染1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病案摘要例1.患者男,30岁。于2000年1月在外院施行阑尾切除术,术后2个月起发现右下腹肿块并渐渐增大,伴疼痛,于2000年8月24日以疑诊回盲部肿瘤收住入院。钡剂灌肠显示:升结肠中下段不能扩张,肠腔狭窄,粘膜紊乱。于2000年9月1日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中发现回盲部肿块约10cm×6cm×5cm大小。术后病理诊断:克隆病。术后10天出现腹胀、腹痛,B超检查提示盆腔脓肿,于2000年9月13日再次剖腹行盆腔脓肿引流术。术中见盆腔积液700ml,为暗红色血性液体,考虑为腹腔炎症渗出。术后出现原右半结肠切口感染、裂开、不愈。于2000年11月25日从该切口流出粪…  相似文献   
19.
针刺内关穴对心率变异性的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张明金  魏明文  李婧 《中国针灸》2003,23(3):169-170
目的:观察了解内关穴对心脏生理的调整效应。方法:采用5分钟心率变异性取样,对24例健康人针刺内关穴前后的心率变异性指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针刺内关穴时可以使心率波动性增大。心率变异性参数改变。结论:针刺内关穴对健康人的心脏功能起着保护性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47岁,因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便排气1d急诊入院。1979年因球部溃疡面施行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半胃切除术,1989年施行粘连性肠梗阻松解术,经检查诊断为小肠梗阻。入院3d后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回肠末端距回盲部约30cm处有一直径约5.0的粪石,致肠腔梗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