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6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119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6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84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441篇
内科学   223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113篇
特种医学   106篇
外科学   143篇
综合类   569篇
预防医学   194篇
眼科学   36篇
药学   225篇
  2篇
中国医学   207篇
肿瘤学   5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患者,男,32岁.1997年7月开始出现全身乏力、进行性面色苍黄、牙龈出血、皮肤紫癜,无血尿史.1997年10月16日来院就诊,血常规:白细胞2.0×10~9·L~(-1)、血红蛋白52g/L、血小板22×10~9·L~(-1)、网织红细胞0.09;10月17日至10月31日多次复查网织红细胞0.001-0.008;1997年11月28日骨髓检查: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系0.42(无原始及早幼粒);  相似文献   
992.
本文评述了近几年来有关轻度认知损害(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的诊断、分型、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评价量表、疗效性指标设计以及证候诊断量表等方面的研究文献,为首都医学发展基金(CapitalFoundationofMedicalDevelopments,CFMD)MCI联合攻关组编制的《轻度认知损害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草案)》提供证据支持。文章指出欧洲MCI诊断标准及其诊断程序更加符合MCI综合征的异质性特征。MCI患者诊断标准有赖于各种分级筛选量表得分,临床痴呆分级量表(ClinicalDementiaRating,CDR)、整体衰退量表(G10balDeteriorationScale,GDS)、AD评价量表认知(Alzheimer'sDiseaseAssessmentScale—cognitivesubscale,ADAS—cog)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InstrumentalActivitiesofDailyLiving,IADL)在确定MCI患者中非常有用,但不能代替MCI诊断标准。强调MCI患者的认知损害对日常生活没有较大影响,但在复杂的日常生活活动方面,患者可能会有非常轻微的损害。经过作者前期临床研究验证,在MCI病例筛选中值得推崇的神经心理学量表主要是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StateExamination,MMSE)、延迟故事回忆(DelayedStoryRecall,DSR)、画钟测验(ClockDrawTest,CDT)和言语分类流畅性测验生物学检测和海马体积或内侧颞叶体积缩小等对MCI诊断的贡献也给予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改进预灌式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皮下注射的方法,观察其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12月我科每晚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4 100U的患者134例,每位患者均采用单日注射左侧腹壁,双日注射右侧腹壁。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将左侧采用改良前方法注射,右侧采用改良后方法注射。比较两种方法患者出现皮下瘀斑及硬结程度,患者的疼痛评分。结果两种注射方法皮下瘀斑及硬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08,P0.05);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263 P0.01)。结论改良后注射方法应用于预灌式低分子肝素钙抗凝针,简单易行,既符合操作标准,又可使患者疼痛感减轻,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4.
妊娠合并尖锐湿疣(condylomaacuminatum,CA)是近年临床比较多见的现象,因妊娠期CA生长快,传染性强,成为医生关注的问题。该病治疗方法很多,主要是兼顾母婴安全,且孕期由于用药限制,给治愈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不影响继续妊娠同时对孕妇及胎儿无危害的情况下,2008—2012年,笔者采用CO:激光联合微波治疗妊娠合并CA患者14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决明子多糖对大鼠青光眼视网膜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BV2小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脂多糖(1 mg/L,LPS)组,决明子多糖低、中和高剂量组(15,30和60 mg/L)。决明子多糖组分别给予相应浓度的决明子多糖孵育12 h,对照组给予等量无菌生理盐水。孵育完成后,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给予LPS刺激12 h。显微镜观察细胞阿米巴样变化,Q-PCR法检测细胞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IL)-1β基因表达变化。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决明子多糖低、中和高剂量组(500,1 000和2 000 mg/kg),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烙断巩膜上静脉造大鼠青光眼模型。手术结束3 d后记录大鼠眼内压,同时决明子多糖组分别灌胃相应剂量的决明子多糖,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3 w后,测定大鼠眼内压,同时取大鼠眼球TUNEL法检测原位细胞凋亡,HE染色观察大鼠视网膜变化。结果与LPS组相比,决明子多糖低、中和高剂量组BV2小胶质细胞的阿米巴样变化明显减少(P0.05或P0.01);决明子多糖低、中和高剂量组的TNF-α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决明子多糖高剂量组的IL-1β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手术3 d后造模大鼠的眼内压明显升高(P0.01);给药3 w后,与模型组相比,决明子多糖低、中和高剂量组的视网膜凋亡细胞明显减少(P0.05),但眼内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对照组大鼠视网膜排列整齐,模型组大鼠视网膜明显萎缩,神经节细胞减少。决明子多糖低、中和高剂量组视网膜结构均有恢复,且中和高剂量组神经节细胞层未见明显损伤。结论决明子多糖具有保护青光眼所致视网膜细胞损伤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小胶质细胞的炎性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996.
正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地三大疾病之一。化疗是控制晚期肿瘤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和预防肿瘤术后复发主要治疗方法。但化疗药物特异选择性,导致细胞凋亡、坏死[1],引起相关的毒性反应,如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免疫力低下,神经毒性反应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抗肿瘤治疗的依从性。尽管目前临床上化疗时会辅以相应的药物防治,  相似文献   
997.
交泰丸出自明·韩(矛心)《韩氏医通》,谓黄连“生用为君,佐官桂少许,煎百沸,入蜜,空心服,能使心肾交于顷刻。”  相似文献   
998.
白细胞淤积会引起头晕、眩晕、视物模糊、听力下降、神志恍惚、颅内出血、呼吸窘迫综合症等 ,进行白细胞去除 ,可缓解淤积症状。对进行去除术的患者 ,进行特殊的生理、心理护理是必不可少的。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术前护理1.1 术前应全面了解患者病情 ,协助医生确定是否为适应症。1.2 在整个去除术中大部分患者处于清醒状态 ,患者会不同程度地产生恐惧、紧张、疑虑、烦燥等情绪 ,因此 ,术前必须向他们及其家属介绍行去除术的目的、效果、对治疗疾病的意义、简单的操作方法等 ,使患者具有良好的心态 ,稳定的情绪 ,确保顺利进行。特别…  相似文献   
999.
<正>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畸形,Salter氏“骨盆截骨术”问世以前,对治疗本病的手术效果均不十分满意。目前,国内外骨科同道多采用Salter氏手术。我科自1965年始开展了Salter 氏手术。开始时曾因经验不足而一度停止,于1972年又重新开展了这种手术,经过不断摸索改进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00.
关于流行性出血热(简称流热)免疫学发病机理的研究,国内做了比较广泛地探讨,概括起来多数报告认为流热病人有免疫学改变,具体表现在体液免疫亢进,补体水平下降,细胞免疫抑制,于血清、尿液和肾血管壁基底膜均检出免疫复合物,据此有些作者提出流热发病机理与复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