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张新涛  吕占兵 《吉林医学》2013,(27):5642-5642
目的:深入分析和研究,不同剂量格拉司琼在临床治疗过程当中有效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观察,提高疾病的治疗水平和患者满意度。方法:选择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90例患者,按照使用不同剂量的格拉司琼分为A组、B组、C组,每组30例,其中A组不用格拉司琼,B组用1.5 mg格拉司琼,C组用3 mg格拉司琼,对比三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结果:其中A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30例,概率为100%。B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25例,概率为83.3%。C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4例,概率为13.3%。A组与B组在恶心、呕吐人数和发生概率上要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 mg格拉司琼可以有效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双J管在上尿路手术应用中并发症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008例病人应用双J管的资料。结果有716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71%,其中膀胱刺激症221例(30.9%),肉眼血尿193例(26.9%),双J管尿盐沉着121例(16.9%),腰痛103例(14.4%),双J管上移32例(4.5%),双J管下移20例(2.8%),双J管脱出4(0.6%),尿液反流3例(0.4%),严重尿路感染3例(0.4%),管腔阻塞5例(0.7%),漏拔双J管6例(0.8%),取管困难5例(0.6%)。结论双J管的应用对防止上尿路手术后漏尿和狭窄、术后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应用并发症,较轻者有膀胱刺激症状、血尿、腰痛、管壁尿盐沉着,严重者有双J管移位、尿路感染、管腔阻塞、取管困难、在应用过程中要注意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3.
难治性肱骨外上髁炎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难治性肱骨外上髁炎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07年1月—2009年3月,我科行外科手术治疗难治性肱骨外上髁炎患者ll例,采用小切口剥离并切除伸肌总腱的手术治疗方法,术后4周通过VAS和Mayo肘关节评分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估患肘疼痛和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男性4例,女性7例。患者平均年龄36.4岁,术后4周进行随访,术前VAS评分为(73.2±4.1)分,术后4周随访时VAS评分为(19.6±5.8)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为(62.4±3.3)分,术后随访时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为(89.6±4.2)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随访时肘关节均恢复正常活动范围。结论:外科治疗难治性肱骨外上髁炎可以有效改善肘关节疼痛和恢复关节活动,手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经电切镜外鞘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结石的新方法及疗效。方法 经电切镜外鞘置入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将膀胱结石击碎,Ellik冲洗器将碎石冲出,12例合并前列腺增生者同时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结果 36例均1次性将结石击碎并全部冲出,术中、术后未出现大出血、膀胱穿孔和水中毒等并发症。36例术后随访6-24个月,均未见结石复发,所有病例排尿通畅。结论 经电切镜外鞘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是治疗膀胱结石的有效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高效、并发症少、效果确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黄芩素对大鼠腱骨愈合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 方法取40只8周龄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0) 和实验组(n=20)。两组动物均行大鼠腱骨愈合模型造模。实验组大鼠灌胃黄芩素10 mg/(kg·d),对照组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术后3周、6周各处死10只大鼠并取材,通过生物力学、组织学观察各组腱骨愈合的程度。此外,体外培养原代大鼠肌腱干细胞,加入不同浓度(0、0.1、1、10 μmol/L)的黄芩素处理,14 d后分别进行ALP、茜素红染色。Q-PCR、Western Blot检测Runx2、 OSX、OCN、一型胶原以及β-catenin的变化。随后,在肌腱干细胞中加入10 μmol/L的黄芩素,并且加入WNT/β-catenin通路抑制剂DKK-1共培养,14 d后收集蛋白行Western Blot检测,观察β-catenin、Runx2以及OCN蛋白表达的变化。 结果生物力学结果显示术后3周和术后6周时实验组的腱骨愈合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结果显示实验组在术后3 周和6 周时腱骨界面细胞成熟程度更高,sharpey 纤维生长密集度与间质钙化程度更高。ALP、茜素红染色、Q-PCR和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不同浓度黄芩素均能提高肌腱干细胞的ALP活性,增加矿化结节形成、提高Runx2、OSX、OCN、一型胶原和β-catenin的表达。而β-catenin抑制剂DKK-1后能显著降低黄芩素的这种促成骨作用。结论黄芩素可以有效促进腱骨界面细胞成熟与腱骨界面的胶原分泌,加速腱骨愈合并提高腱骨愈合质量,这种促进作用呈现WNT/β-catenin信号依赖性。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在关节镜下运用韧带增强重建系统(LARS)人工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6月起运用法国LARS人工韧带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14例。等距点建立胫骨和股骨骨道,置入韧带后游离纤维位于关节腔内,挤压螺钉固定。结果经平均18个月随访,术后Lysholm评分平均92分,优9例,良5例,优良率为100%。术后无感染、无韧带断裂,无膝关节疼痛。结论运用"LARS人工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可达到解剖重建,可有效恢复膝关节稳定性;关节镜下手术拥有创伤小、康复快、疗效好等微创特点。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PBL)穿孔素和颗粒酶B表达水平在肾移植诊断急性排斥反应(AR)和抗排斥疗效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定量逆转录PCR(RT-PCR)方法动态测定AR(7例)、肾功延迟恢复(8例)、近期肾功正常(27例)、长期肾功稳定(25例)的肾移植患者移植前后PBL穿孔素和颗粒酶B表达水平和AR的关系。结果肾移植术后患者PBL穿孔素和颗粒酶B表达强度依次为AR组、肾功延迟恢复组、近期肾功正常组、长期肾功稳定组,AR组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升高时间比临床上出现AR的症状早3d左右,随着AR的逆转,其表达也逐渐降至基线水平。结论定量RT-PCR测定PBL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表达是一种无创、较敏感的早期诊断肾移植AR的方法,可以预测抗排斥反应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8.
背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雷公藤甲素具有很好的抗排异、抗肿瘤作用。PG490-88是雷公藤甲素的提取物,能够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和诱导免疫耐受。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PG490-88联合环孢素A在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诱导免疫耐受的作用。方法:改良法建立大鼠肾移植动物模型。40只Wistar大鼠做供体、40只SD大鼠做受体,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4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雷公藤甲素组给予雷公藤甲素PG490-8820mg/(kg·d)灌胃。环孢素A组给予环孢素A15mg/(kg·d)灌胃;联合治疗组:PG490-8820mg/(kg·d)+环孢素A15mg/(kg·d)灌胃。分别检测肾移植后各组1,3,5,7,14d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和肾移植后大鼠的脾脏淋巴细胞组织中的白细胞介素2活性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3个治疗组的白细胞介素2活性和白细胞介素2受体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联合治疗组低于雷公藤甲素组和环孢素A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雷公藤甲素PG490-88通过对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影响,来达到免疫抑制作用,不但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而且还能够诱导一定程度的免疫耐受,联合环孢素A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79.
目的评价经皮缝合与开放缝合治疗闭合性跟腱断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6年3月~2009年6月期间随机选取的44例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病例,其中通过改良的Ma和Griffith方法经皮缝合(改良组)治疗17例,男15例,女2例;平均年龄37.3岁。切开手术缝合(开放组)治疗27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8.6岁,随访比较两种手术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并发症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间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组1例术后6个月滑倒时再次断裂,二次开放手术缝合;3例出现伤口渗液,延迟愈合。改良组伤口均I期愈合。44例患者术后平均获21.2个月(6~39个月)随访。按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改良组优15例,良2例,优良率为100%;开放组优18例,良6例,差3例,优良率为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开放缝合术比较,改良的Ma和Griffith微创经皮缝合治疗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少、效果好,是目前治疗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