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糖尿病(DM)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冠心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或伴发症.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01年的调查报告,住院糖尿病患者合并各种心血管并发症者高达93%,其中冠心病占25.1%,约8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并发症,其中75%死于冠心病,为非糖尿病的2-4倍[1].糖尿病患者发生缺血性心脏病较非糖尿病患者常见并且严重,冠状动脉病变发生早,病变广泛,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笔者总结了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合并DM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预后特征.……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利伐沙班治疗老年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陕西正和医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肺栓塞患者1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华法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利伐沙班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氧分压(Pa O2)、肺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患者呼吸困难、胸痛、发绀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及Pa 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呼吸频率和心率低于对照组,Pa O2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前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1大于对照组,FEV1%pred和FVC%pred高于对照组(P0.05)。(5)治疗前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血清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T和APTT长于对照组,血清FIB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D-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6)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RP、IL-10、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7)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利伐沙班治疗老年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和凝血功能,减轻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3.
目的 :研究眼科A/B型超声波诊断仪在眼外伤治疗中的应用意义,分析A/B型超声波诊断仪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在2014年8月到2016年8月中患有眼外伤的患者150例,通过A/B型超声波诊断仪进行眼外伤的诊断,均已确诊.发现其中有104例患者患有玻璃体病变问题,25例患有外伤性视网膜脱落的症状,而患有眼中异物的患者有21例.结论:眼科A/B型超声波诊断仪对诊断眼外伤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便捷的对眼外伤的患者进行确诊,可以结合A/B型超声来判断眼部受创的情况,进行后期的分析和治疗.结论:眼科A/B型超声波诊断仪在诊断眼外伤中有着明显的应用价值,在应用过程中可以发现,A/B型超声波诊断仪可以较其他诊断方法更快速更便捷的发现眼外伤的情况,根据视网膜或玻璃体积血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准确的诊断结果 ,在眼外伤的诊断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4.
目的通过硫酸镁的不同使用方法即静脉点滴和静脉推注对治疗早产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规范硫酸镁的使用方法。方法将2006年1月-2007年7月112例早产患者随机分为硫酸镁静脉点滴、静脉推注+静脉点滴2组,对2组有效抑制宫缩起效时间、延长孕周时间、新生儿体质量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静脉推注+静脉点滴硫酸镁比单用静点硫酸镁对抑制早产宫缩的起效快,6 h以内有效抑制宫缩率分别为40.35%、25.45%,能有效延长孕周,2组保胎成功率分别为78.95%、54.55%;出生新生儿的体质量增加,2组新生儿体质量分别为(3.2±1.20)kg、(2.1±0.97)kg,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合理正规的硫酸镁使用方法能有效抑制宫缩,从而达到延长孕周,避免早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25.
顽固性心力衰竭又称难治性心力衰竭。心肌病变严重而不可逆转,是指内科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临床症状不见好转,甚至还有加重趋势。患者多表现为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症状,合并严重的并发症。对这类患者应努力寻找潜在的原因,并设法纠正。针对此类病人我们选取50例心力衰竭的住院病人采用硝酸甘油联合多巴胺治疗观察血压、心率、体重、尿量及心输出量的变化,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方法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7-05~2009-06内科住院患者50例,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最大81岁,最小47岁,平均63岁,心功能Ⅲ-Ⅳ(NYHA分级),其中风湿性心脏病6例,扩张性心肌病20例,冠状动脉粥样  相似文献   
26.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与现代化管理的发展,电脑已在越来越多的单位发挥重要作用,给管理工作带来方便及高效率,软件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各种管理系统的核心部件,它通过挖掘硬件设备的“潜力”提供各种功能,使计算机“智能化”,与多方面的管理工作需要相比,软件的开发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把计算机更好地应用到管理工作中去,软件的修改和维护更显出其重要性,在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有以下一些应用与维护的经验:一、软件的应用背景和系统目标学籍管理是对学生成绩,入学档案,毕业情况等进行系统性的科学管理,可靠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对促进教…  相似文献   
27.
直背综合征是因胸椎平直甚至前凸致胸腔的前后径缩小 ,心脏大血管受压 ,形成心脏杂音的假性心脏病 ,本院内科在近 5年来遇到 7例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男 3例 ,女 4例 ;年龄 18~ 32岁 6例 ,38岁 1例。1.2 症状和体征诉活动后心悸、乏力、轻度气促 5例 ,胸闷 6例 ,胸痛 1例。体征 :7例患者血压、脉搏、呼吸次数均正常 ,无紫绀。 6例为瘦长体型 ,扁平胸 ,其中 1例明显胸骨凹陷 ,肩胛骨呈翼状。 7例侧位均见胸椎平直。听诊 3例在胸骨左缘第 2~ 3肋间闻及收缩期喷射性杂音 2~ 3级 ,其中 1例 3级。 3例在第 4肋间可闻…  相似文献   
28.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心动图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非致密心肌与致密心肌厚度比值(NC/C)在诊断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VNC)中的价值。方法: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就诊、超声疑诊LVNC患者35例,分别应用常规超声(2DE)和左心声学造影(LVO),于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测量NC/C,...  相似文献   
29.
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引产米索前列醇的给药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简称米索)用于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引产的给药方法。方法符合试验条件的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初产妇128例被随机分为3组米索口服组44例,50μg口服,每3小时1次,直至有效宫缩;米索直肠给药组48例,50μg直肠用药,每3小时1次,直至有效宫缩。两组一日最大剂量均为200μg;催产素引产组36例作为对照,按常规行催产素引产。结果(1)引产结果引产成功率、分娩方式、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病率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经阴道分娩者,产程进入活跃期后宫缩不满意,需加用催产素静点促进宫缩的比率,米索口服组明显高于米索直肠给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阴道分娩情况两米索引产组用药至有效宫缩时间相近,均短于催产素引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第一产程、引产时间比较,米索直肠给药组明显短于米索口服用药组(P<0.01,P<0.05)及催产素引产组(P<0.05,P<0.01),而米索口服组与催产素引产组差异则无显著性意义(P>0.05)。(3)副作用米索口服组产程中宫缩不协调的发生率较高,因为个别病例未进行统计,该组羊水粪染率较高,而3组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引产,采用50μg口服或直肠给药,均安全有效,但以直肠给药引产时间短、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孕早期自然流产与绒毛局部TORCH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检测60例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局部血浆和静脉血清TOX、RV、CMV、HSV-Ⅱ阳性情况。结果 60例患者中,绒毛局部血浆TOX、RV、CMV、HSV-Ⅱ阳性率分别为:15.00%(9/60)、8.33%(5/60)、5.00%(3/60)、13.33%(8/60),静脉血清TOX、RV、CMV、HSV-Ⅱ阳性率分别为:6.67%(4/60)、8.33%(5/60)、3.33%(2/60)、10.00%(6/60)。绒毛局部血浆TOX阳性率明显高于静脉血清TOX阳性率(P〈0.01),绒毛局部血浆RV、CMV、HSV-Ⅱ阳性率与静脉血清RV、CMV、HSV-Ⅱ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绒毛局部血浆TOX阳性率明显高于静脉血清TOX阳性率,提示TOX可能通过损伤胎盘,导致自然流产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