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摘 要: 目的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从铜藻中萃取岩藻黄质。方法 以岩藻黄质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萃取时间、粉碎粒度、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岩藻黄质的影响。结果 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样品粉碎粒度80目,在萃取温度40 ℃、萃取压力25 Mpa下萃取30 min,在最佳萃取条件下,岩藻黄质提取率为 1.12 mg?g-1。结论 优选出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铜藻中岩藻黄质的最佳工艺,为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复方芪葜颗料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AgilentHypersilODS柱(4.0×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70∶30),流速:1mL/min,检测器:AlltechELSD-2000,漂移管温度:85℃,气体流速:2.0L/min。结果:黄芪甲苷在1.98~9.90μg范围内呈线性,(r=0.9999n=5)回收率97.3%(RSD=1.90n=5)。结论:方法简便,结果可靠,可作为复方芪葜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33.
感冒止咳颗粒原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2册),由黄芩、葛根、金银花等9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表、止咳化痰的功效,原标准中的提取工艺较为简单,无法准确控制制剂质量。我们拟通过正交试验,考察用水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3个因素,各选择3个水平,以感冒止咳颗粒中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葛根素及绿原酸提取率的综合积分为指标,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作为感冒止咳颗粒制剂的提取制备工艺,以提高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34.
张文清  叶华  张怡评 《中国药房》2008,19(30):2365-2367
目的:建立肾宁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肾宁片中益母草、大黄、栀子、黄柏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栀子苷、芍药苷的含量。结果:TLC可鉴别出益母草、大黄、栀子、黄柏相对应的斑点。栀子苷、芍药苷的进样量分别在0.032 2~0.386 4μg(r=0.999 9)、0.041~0.492μg(r=0.999 9)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二者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09%、100.08%,RSD分别为0.54%(n=6)、1.28%(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肾宁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5.
目的对制备获得的4-表河豚毒素(4-epiTTX)高纯样品进行结构确证与毒性测定。方法采用LCFLD检测法测定4-epiTTX样品纯度,采用HRMS、1 H NMR和13 C NMR对样品进行结构表征;开展4-epiTTX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4-epiTTX样品纯度为98.72%,样品的HRMS图谱信息与4-epiTTX相对分子质量吻合,1 H NMR和13 C NMR数据与文献报道相符;测得4-epiTTX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350.83±4.11)μg·kg-1。结论4-epiTTX与河豚毒素(TTX)的结构差别仅在于C-4上羟基为直立键。4-epiTTX有很强的毒性,...  相似文献   
36.
目的 对复方丹参方进行拆方、分离、纯化及配伍,观察复方丹参方不同组分及其配伍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IR)的干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法建立2型糖尿病IR动物模型,以复方丹参方不同组分及其配伍干预6周,于末次给药后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血脂、空腹胰岛素及氧化应...  相似文献   
37.
38.
岩藻多糖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凝血等功效,已成为研究热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肠-肾轴研究发现肠道菌群(GM)与CRF之间存在双向调节。GM能够通过平衡内稳态调控机体健康,已成为治疗CRF潜在新靶点。岩藻多糖被作为一种微生物调节剂能干预GM失调进而控制CRF进程,预防加速肾衰竭潜在的危险因素。因此,本文探讨岩藻多糖对GM和CRF作用及GM与CRF双向调节机制,为后续岩藻多糖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研究方向与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