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海胆黄中岩藻黄质及岩藻黄醇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90:10) ,检测波长为449 nm,流速1mL.min-1,进样量10 μL。结果 岩藻黄质与岩藻黄醇在此色谱条件下获得良好分离, 岩藻黄质在0.88~56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 (y = 102.75x + 4.4072,r = 0.9999, 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76%, RSD 1.88%),岩藻黄醇在0.88~56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 (y = 92.906x + 2.2318,r = 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28%, RSD 1.85%)。结论 本方法准确、可靠, 可用于海胆等生物样品中岩藻黄质及岩藻黄醇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2.
互花米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互花米草的化学成分 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与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色谱联用分离互花米草的化学成分,结合1H-NMR、13C-NMR、ESI-MS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经鉴定为2,3-二氢吲哚(1)、豆甾-4-烯-3,6-二酮(2)、麦角甾醇(3)、对羟基苯甲醛(4)、豆甾-4-烯-6β-羟基-3-酮(5)、5,7,4’-三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6)、二十四烷酸-1-甘油酯(7)、对羟基肉桂酸(8)、3,5-二羟基呋喃-2(5H)-酮(9)、二十四烷醇(10)、羽扇豆醇(11)、阿魏酸甘油酯(12)、降倍半萜S-(+)-去氢催吐萝芙叶醇(13)、丁香醛(14)、1H-吲哚-3-醛(15)。 结论 化合物(1-15)均为首次从该种互花米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互花米草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为指标,从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5个方面,对互花米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并用响应曲面法对其进行优化。结果:黄酮最佳提取条件是温度为77℃,料液比为16∶1,提取次数2次,乙醇浓度为85%,理论得到最大提取率为4.02 mg/g,实际提取率为3.9 mg/g。结论:响应曲面法对互花米草总黄酮提取条件的优化是可行的,总黄酮提取率达3.9 mg/g。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昆布散对甲状腺肿大大鼠甲状腺功能、氧化应激及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血红素氧合酶1(HO-1)、磷酸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醌氧化还原酶-1(NQO-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72只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组、模型组、左甲状腺素钠组、昆布散低剂量组、昆布散中剂量组、昆布散高剂量组,除正常组...  相似文献   
15.
头痛定糖浆原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由石仙桃单昧中药组成,具有养阴、清热、止痛的功效,原标准中的提取工艺描述较为简单,无法准确控制制剂质量。本实验拟通过正交试验,考察用水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3个因素,各选择3个水平^[1],以石仙桃中主要有效成分天麻素为指标成分^[2],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作为头痛定糖浆的提取制备工艺,以提高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感冒止咳颗粒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黄芩、金银花、葛根、连翘进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TLC可检出黄芩、金银花、葛根、连翘;黄芩苷含量在1.49μg.mL-1~149.00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Y=3372.4X-2.8342(r=1.0000),平均回收率为101.3%,RSD为0.68%。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感冒止咳颗粒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海带多酚的提取及纯化工艺。方法 以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进行单因素试验,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4因素3水平进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同时采用树脂进行纯化工艺优化。结果 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采用85%乙醇为溶剂,以料液比1︰65,在65 ℃下搅拌提取1 h。在提取海带粗多酚后采用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分离纯化研究,筛选出最佳的大孔吸附树脂SZ-3,优化最佳层析条件,获得高纯度海带多酚(80%)。结论 本方法简便可行,可用于海带多酚的提取与纯化。  相似文献   
18.
皱瘤海鞘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皱瘤海鞘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用色谱法以及光谱技术分离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 从皱瘤海鞘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邻苯二甲酸双(2-甲基)庚酯(3)、5-羟基-3,4-二甲基-5-戊基呋喃-2(5H)-酮(4)、5-羟基-3,4-二甲基-5-丙基呋喃-2(5H)-酮(5)、9-十八碳烯酸-2’,3’-二羟基丙酯(6)、2’-脱氧尿嘧啶核苷(7)、2’-脱氧胸腺嘧啶核苷(8)、乙基-α-D-吡喃葡萄糖苷(9)、尿嘧啶核糖核苷(10)、腺嘌呤核糖核苷(11)、2’-脱氧腺嘌呤核苷(12)。结论:其中10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海鞘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蜈蚣藻化学成分。方法 用色谱和光谱技术分离并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 从蜈蚣藻中分离鉴定17个化合物,分别为:1,3-二羟基-2-甲氧基-5-羟甲基苯(1),N-甲基-L-酪氨酸(2),苯乙酰胺(3),黑麦草内酯(4),3-乙酰基苯甲酰胺(5),2-亚乙基-3-甲基琥珀酸(6),4-N甲酰胺基正丁酸(7),降倍半萜S-(+)-去氢催吐萝芙叶醇(8),鸟嘌呤核苷(9),马来酸(10),对羟基苯乙酰胺(11),6-氨基己酸乙酯(12),4-N甲酰胺基正丁酸甲酯(13),N-(2-羟乙基)-正己酰胺(14),麦角甾醇(15),4-氨基丁酸甲酯(16)和2,5-二叔丁基苯酚(17)。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蜈蚣藻中分离到。  相似文献   
20.
7种有机酸溶液中河豚毒素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7种常用有机酸溶液中河豚毒素的稳定性.方法:将河豚毒素溶解在7种有机酸溶液中,进行高温加速实验,以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河豚毒素含量分析.结果:河豚毒素溶液经10 d的高温加速实验后,含量下降13.05%~17.79%.主要转化产物为脱水河豚毒素.结论:河豚毒素具有热不稳定性,在溶液中的稳定性与溶液酸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