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12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85篇
综合类   153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检测并探讨晚期恶性肿瘤(复发转移和终末期)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病情转归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住院治疗的60例晚期肿瘤患者(化学治疗组)、60例姑息支持治疗患者(支持组)的临床资料,记录其临床转归情况,检测患者血清标本中的CRP水平,随访预后结果。结果治疗前支持组血清CRP、白细胞(WBC)、癌胚抗原(CEA)水平高于化学治疗组(均P<0.05);支持组CRP与CEA呈正相关(r=0.26,P<0.05),化学治疗组CRP与WBC、CEA呈正相关(r1=0.26,P<0.05;r2=0.32,P<0.05);化学治疗有效者CRP较化学治疗前明显下降(t=2.64,P<0.05),而化学治疗无效者CRP较化学治疗前升高(t=-2.96,P<0.01);多因素分析提示共患疾病、CRP水平与晚期肿瘤患者预后有关(均P<0.05)。结论血清中CRP水平可作为评估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病情转归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2.
目的 制备黄豆苷元磷脂复合物并测定其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方法 以黄豆苷元与大豆磷脂的复合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优化制备工艺;分别测定黄豆苷元、黄豆苷元-磷脂的物理混合物及黄豆苷元磷脂复合物在水中和正辛醇中的表观溶解度;3组大鼠分别灌胃给予黄豆苷元原料药、黄豆苷元-磷脂的物理混合物及黄豆苷元磷脂复合物后,采用LC-MS/MS测定不同时间血浆中药物浓度,比较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 黄豆苷元磷脂复合物优化的制备条件为:反应溶剂为无水乙醇,投料比为1.5∶1(磷脂/药物的摩尔比),1 g·L-1反应物浓度条件下60 ℃搅拌2 h,结果显示:磷脂复合物在水和正辛醇中表观溶解度比原料药分别提高3.1倍和5.4倍;大鼠灌胃给予黄豆苷元和黄豆苷元磷脂复合物后,Cmax分别为(667±65),(7 509±688)ng·mL-1,Tmax分别为(3.00±0.82),(0.42±0.17)h,AUC0–∞分别为(8 302 ±590),(28 870±2 411)ng·h·mL-1。黄豆苷元磷脂复合物口服生物利用度是黄豆苷元原料药的3.48倍。结论 将黄豆苷元制成磷脂复合物后在水中的溶解度有所提高,在正辛醇中的溶解度有显著提高,增加了黄豆苷元在胃肠道中的吸收,明显提高黄豆苷元口服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83.
目的 评价参麦注射液合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1-2].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8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48例(参麦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照组40例(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观察两组在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方面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参麦注射液合刚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4.
目的:针对大鼠的Efnb2基因序列(目的蛋白EphrinB2),构建特异性干扰微小RNA(miRNA)及其表达载体pcDNATM6.2-GW/EmGFPmiR,并检测其对Efnb2基因的干扰作用。方法:根据NM001107328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4对miRNA oligo;将4对oligo退火成双链。然后用载体构建试剂盒进行重组克隆,将4对双链miRNA oligo分别插入到miRNA表达载体pcDNATM6.2-GW/EmGFPmiR中,构建4个miRNA表达质粒,通过脂质体2000将已经构建好的pcDNATM6.2-GW/EmGFPmiR干扰质粒转染至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中,通过qPCR检测Efnb2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DNA测序分析证明Efnb2基因的miRNA载体构建正确,RT-PCR结果表明Efnb2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成功地构建了针对Efnb2基因的miRNA载体,转染细胞后对Efnb2基因沉默。  相似文献   
85.
背景:在低温和缺氧诱导的条件下,RNA结合蛋白RBM3(RNA结合基序蛋白3)的转录水平升高,近些年来在人类许多系统肿瘤中发现其转录水平也发生上调。然而,其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情况尚缺乏相关研究,本文主要针对RBM3在不同病理级别星形细胞瘤和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实验研究。 方法:本实验采用实时定量PCR,免疫组化和蛋白印迹的方法分别对RBM3 mRNA及蛋白水平进行检测。统计学方法采用方差分析(ANOVA)对实时定量PCR的数据进行分析,表示为均值?标准差。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用于免疫组化结果的分析。其中P值小于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一方面,首先对X-染色体相关的RBM基因(RBMX,RBM3,RBM10)进行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RBMX和RBM10的 mRNA水平在不同级别的星形细胞瘤和正常脑组织中无显著性差异。然而,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在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中RBM3 mRNA水平上调,其中高级别(WHO III-IV级)与低级别(WHO I-II级)星形细胞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6?0.66比1.60?0.58,P<0.05),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与正常脑组织相比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5.06?0.66比1.03?0.22,P<0.05)。另一方面,免疫组化结果显示RBM3在星形细胞瘤和正常脑组织中呈细胞核染色,并且随着病理级别的升高其表达水平也逐渐增高(阳性率:星形细胞瘤Ⅳ级92.9%,Ⅲ级81.8%,I-II级:50%,正常脑组织:37.5%;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与正常脑组织相比:P <0.05;高级别与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相比:P<0.05)。同时蛋白印迹的结果再次验证了RBM3在高、低级别星形细胞瘤与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变化趋势。 结论:本研究初步认为RBM3在人脑星形细胞瘤和正常脑组织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表达差异,并且随着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的加剧其表达逐渐增高提示其可能影响星形细胞瘤形成、恶性进展及预后等诸多环节。  相似文献   
86.
目的 研究丘脑及脑干等不适于手术切除治疗的脑胶质瘤超选择性颅内动脉灌注 ACNU、VM-26的治疗效果及相关问题.方法 治疗组选择位于丘脑及脑干的脑胶质瘤 50例,肿瘤同侧颈内动脉及椎动脉ACNU、VM-26联合灌注化疗.对照组选择丘脑及脑干脑胶质瘤 20例,应用传统经静脉注射卡莫司汀 (卡氮芥,carmustine,BCNU)及口服司莫司汀 (甲环亚硝脲,MeCCNU)治疗,并行疗效对比.结果 超选择性颅内动脉灌注治疗的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 (PR)高于对照组,无变化(NC)、恶化 (PD)低于对照组,生存率、生存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选择性颅内动脉灌注 ACNU、VM-26治疗丘脑及脑干等不适于手术切除治疗的脑胶质瘤疗效高,副作用小,安全可靠,可作为常规化疗手段.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自血穴位注射加穴位放血治疗面部痤疮的疗效。方法:46例患者均采用自血穴位注射加穴位放血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痊愈42例,好转4例,无效0例,痊愈率91.3%,有效率100.0%。结论:自血穴位注射加穴位放血治疗面部痤疮安全、无毒副作用,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8.
曲格列酮诱导肾癌细胞的凋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的受体γ(PPAR-γ)在肾癌细胞中的表达及PPAR-γ配体曲格列酮对肾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RT-PCR、Western blot方法,从mRNA及蛋白水平检测PPAR-γ在肾癌细胞株786-0、A498及正常肾来源的细胞株HK-2、HMCC中的表达,DNA梯度电泳、荧光显微镜观察曲格列酮诱导肾癌细胞凋亡的现象,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蛋白在肾癌细胞凋亡过程中的变化.结果:PPAR-γ在肾癌细胞株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肾来源的细胞株,50 μmol/L曲格列酮可以诱导肾癌细胞凋亡,伴随有Bcl-2表达的减少及Bax表达的增加.结论:曲格列酮可以诱导肾癌细胞的凋亡,PPAR-γ配体有可能成为新的治疗肾细胞癌的药物.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颅面伤合并间接性视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分类治疗原则。方法总结近年来合并颅面伤的间接性视神经损伤的临床病例62例,其中40例有伤侧瞳孔散大,直接对光反射消失,间接对光反射存在;44例影像检查有视神经管骨折。39例进行了手术治疗,23例进行非手术治疗。结果 32例伤后7 d内行手术治疗者29例视力恢复或改善,7例伤后10~15 d后手术者仅1例视力有所提高,23例非手术治疗者有12例视力提高。结论合并颅面伤的间接性视神经损伤早期诊断,确诊后尽早手术,是挽救患者视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探讨提高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58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78例,给予洋地黄、利尿剂、β-受体拮抗剂、ACEI或ARB类药治疗。治疗组80例,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持续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心室重塑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在上述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效果好于对照组。结论临床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时,应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