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12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85篇
综合类   153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人脑肿瘤中SV40大T抗原与pRb形成特异性复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V40早期基因编码产物大T抗原表达及与抑癌蛋白pRb的相互作用在人脑肿瘤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共沉淀estern印迹法检测43例人脑肿瘤组织及5例正常人脑组织中Tag的表达,并对15例Tag阳性瘤组织检测Tag-pRb复合物的存在。结果:Tag在5例室膜瘤及2例脉络丛乳头状瘤中全部表达,垂体腺瘤,星形胶质细胞瘤,脑膜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及髓母细胞瘤均有Tag的表达;  相似文献   
32.
恶性胶质瘤具有高度浸润性,但其机制尚不明了。一般来说,恶性肿瘤向周围组织浸润过程包括:①瘤细胞从原发灶游出,②游出细胞附着于细胞外基质,③基质成分分解,④瘤细胞向被修饰后的基质移动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其中瘤细胞运动亢进在浸润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在研究了胶质瘤细胞运动性的基础上,利用培养胶质瘤细胞,研究了上清液中是否存在增进瘤细胞运动性的因子。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31例颅内动脉瘤的病人进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判断疗效。结果 优(无任何功能障碍)25例;良(有经度神经功能障碍)3例;差(有严重神经功能障碍)2例,死亡1例。结论 正确把握机会,显微外科手术可以明显提高颅内动脉瘤病人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4.
35.
目的 制备黄豆苷元磷脂复合物并测定其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方法 以黄豆苷元与大豆磷脂的复合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优化制备工艺;分别测定黄豆苷元、黄豆苷元-磷脂的物理混合物及黄豆苷元磷脂复合物在水中和正辛醇中的表观溶解度;3组大鼠分别灌胃给予黄豆苷元原料药、黄豆苷元-磷脂的物理混合物及黄豆苷元磷脂复合物后,采用LC-MS/MS测定不同时间血浆中药物浓度,比较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 黄豆苷元磷脂复合物优化的制备条件为:反应溶剂为无水乙醇,投料比为1.5∶1(磷脂/药物的摩尔比),1 g·L-1反应物浓度条件下60 ℃搅拌2 h,结果显示:磷脂复合物在水和正辛醇中表观溶解度比原料药分别提高3.1倍和5.4倍;大鼠灌胃给予黄豆苷元和黄豆苷元磷脂复合物后,Cmax分别为(667±65),(7 509±688)ng·mL-1,Tmax分别为(3.00±0.82),(0.42±0.17)h,AUC0–∞分别为(8 302 ±590),(28 870±2 411)ng·h·mL-1。黄豆苷元磷脂复合物口服生物利用度是黄豆苷元原料药的3.48倍。结论 将黄豆苷元制成磷脂复合物后在水中的溶解度有所提高,在正辛醇中的溶解度有显著提高,增加了黄豆苷元在胃肠道中的吸收,明显提高黄豆苷元口服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36.
高血压性小脑出血约占高血压性脑出血的10%.自1981年以来,本文作者将立体定向血肿吸除术作为高血压性小脑出血的基本外科治疗方法,取得良好效果.治疗对象为1976年5月至1985年5月九年间经CT扫描确诊的89例高血压性小脑出血.男57例,女32例,平均年龄65.1岁.其中采取保守治疗31例,单行脑室引流术者20例,经开颅血肿清除者23例,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究西乐葆对重症肺炎小鼠炎症反应及肺组织中膜联蛋白A1(ANXA1)/N-甲酰肽受体(FPR2)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构建重症肺炎小鼠模型。选用BALB/c小鼠1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西乐葆低剂量组(1.5 mg/kg)、西乐葆中剂量组(3 mg/kg)、西乐葆高剂量组(6 mg/kg)和地塞米松组,每组20只。分离并计数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炎症细胞;测定小鼠肺指数和肺组织湿重/干重(W/D);ELISA法检测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IL-6、IL-1β、TNF-α水平;HE染色检测肺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法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ANXA1、FPR2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肺组织结构破坏严重,肺泡大小不等,肺泡间隔增厚,可见明显充血,并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小鼠肺指数、细胞凋亡率、W/D、MPO活性、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数量及IL-6、IL-1β、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ANXA1、FPR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西乐葆各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小鼠肺泡壁和肺泡间隔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炎症细胞浸润减少,小鼠肺指数、细胞凋亡率、W/D、MPO活性、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数量及IL-6、IL-1β、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ANXA1、FPR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西乐葆可明显促进ANXA1/FPR2通路表达,减轻重症肺炎小鼠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后交通动脉瘤并发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诊断明确伴有动眼神经麻痹的后交通动脉瘤42例进行动眼神经功能测定,并对治疗时机、治疗方式与动眼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42例全部行手术治疗,经随访动眼神经功能全部恢复28例(66.6%)。部分恢复14例(33.3%),其恢复状况与治疗时机,麻痹程度以及手术方式密切相关。结论后交通动脉瘤并发的动眼神经麻痹诊断上要注重其瞳孔改变。神经功能的恢复,取决于麻痹程度和早期的直接手术。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相关疾病的治疗,研究特色光刺激双眼对本病的影响及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采用视窗光导治疗仪治疗偏头痛、眩晕症、失眠症、神经衰弱和原发性高血压共805例(男302例,女50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治疗时间为20.6min/次,平均治疗次数6.25次/例。临床治愈率66.5%,有效率84.5%。结论采用特色光刺激双眼,可以相对提高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拮抗交感神经,达到缓解和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相关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4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包括首次发作和既往有过发作史的),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4例。两组患者均常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通心络胶囊,3粒/次,3次/d,4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效果。根据治疗后的有效率评价临床疗效,并对患者随访12个月。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率与有效率分别为50%和87.5%,对照组分别为30%和67.5%,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具有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