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5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84篇
内科学   7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160篇
预防医学   73篇
药学   83篇
中国医学   111篇
肿瘤学   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椎体成形术(PVP)中,病椎内骨水泥分布不充分、不对称,将影响手术效果及远期症状。本文研究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在椎体内分布情况对术后病椎的应力影响。方法:利用志愿者椎体CT数据,建立T12~L2椎体有限元模型。模拟L1椎体OVCFs,行PVP。向L1椎体内注入骨水泥柱,骨水泥形成3组分布模式(骨水泥分布不充分组、分布充分组和分布不对称组,其中分布不对称组包括骨水泥偏上分布和偏下分布)。研究不同方向运动对术后L1椎体的生物力学影响。结果:(1)与骨质疏松的L1椎体应力相比,术后L1椎体松质骨中最大应力的分布主要集中于骨水泥周围的松质骨,而皮质骨中最大应力的分布没有变化。(2)与骨水泥分布充分组相比,不充分组L1椎体的松质骨和皮质骨的最大应力和最大位移均显著增加,而不对称组中松质骨的最大应力显著增加。(3)在不同方向的载荷条件下都能得到相似的结果。结论:(1)在OVCFs的PVP中,病椎骨水泥分布不充分会引起术后该椎体最大位移明显增加,导致术后疼痛未缓解。(2)病椎骨水泥分布不充分和分布不对称会引起术后病椎皮质骨及松质骨的最大应力明显增加,所以容易导致术后病椎的再次骨折。  相似文献   
62.
小儿腹部以下手术的单次硬膜外麻醉不仅可达到理想麻醉效果,而且使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至最小,既产生完善的镇痛又有较好的肌肉松弛作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 利用人Nm23-H1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融合蛋白,并对蛋白其活性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将重组质粒pET28a-Nm23-H1转化入E.coli BL21(DE3),IPTG诱导表达并鉴定.用金属螯合层析技术进行蛋白纯化,得到Nm23-H1融合蛋白,用SDS-PAGE及Western blot鉴定纯化蛋白,并用RP-HPLC法、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实验检测Nm23-H1融合蛋白的核苷二磷酸激酶(NDPK)活性及核酸内切酶(AP)修复活性.结果 转化溶原菌后能够表达目的 蛋白,蛋白表达量高,为可溶性蛋白.Ni2+柱纯化后得到Nm23-H1融合蛋白经SDS-PAGE及Western blot鉴定正确.RP-HPLC法就及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实验证明所纯化的Nm23-H1融合蛋白具有NDPK活性,不具有AP修复活性,但可以增加APE1蛋白的AP修复活性.结论 利用原核表达载体pET28a-Nm23-H1在E.coli BL21(DE3)中高效表达和纯化得到具有NDPK活性,但无AP修复活性的Nm23-H1融合蛋白,此蛋白可以增强APE1蛋白的AP修复活性,共同参与细胞的DNA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高剂量率192铱后装腔内加体外照射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及副作用等。方法:2005年3月至2007年1月本院放疗中心共60例宫颈癌患者,采用8MV-X线直线加速器全盆照射,开始体外全盆腔照射,5次/周,2Gy/次,剂量25-40Gy;然后中间挡铅,4个野照射,5次/周,2Gy/次,宫旁剂量20-25Gy:同时腔内治疗,1次/周,6Gy/次,剂量为35-40Gy。腔内治疗采用ZL-HDR18铱高剂量率后装治疗机,全部病例均宫颈阴道同时进行。腔内治疗每周1次,A点剂量36-40GY/6-7F/6-7w,腔内治疗当日停体外照射,治疗时间56-77天。结果:CR+PR 100%,随访超过3年,随访率达95%,3年生存率Ⅱ期88.3%,Ⅲ期82.9%;早期放射性直肠反应发生率为12.4%,膀胱反应发生率5.2%;晚期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13.8%,膀胱炎3.8%。结论:高剂量率192铱后装机腔内加体外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满意,患者生存率较高,耐受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5.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肝癌HepG2细胞和正常肝上皮LO2细胞中miRNA的表达,并对HepG2细胞中低表达的miRNA-122a进行靶基因预测及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为以miRNA-122a为靶点的基因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方法: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HepG2细胞和LO2细胞中miRNA-122a表达水平,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miRNA-122a的靶基因,并对其靶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GO-analysis)、信号转导通路富集分析(Pathway-analysis)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结果:与LO2细胞比较,miRNA-122a在HepG2细胞中呈低表达.miRNA-122a预测靶基因有1 104个,其靶基因集合功能分别富集于碳水化合物生物合成、核苷酸代谢、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细胞周期等生物学过程(P<0.001);信号转导通路显著富集于JAK-STAT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细胞周期等信号转导通路(P<0.001).结论:miRNA-122a在HepG2细胞中呈现低表达,miRNA-122a预测靶基因集合显著富集在与肿瘤发生相关的信号通路中.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和评估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外照射(适形放疗,伽玛刀)后局部残存病灶的疗效。方法:依据TPS计划系统预先计算出18例肺癌患者外照射后局部残存病灶处所需植入的粒子数目,活度和处方剂量;在手术植入过程中再次通过TPS计划系统做粒子植入剂量验证报告,同时分析危及器官心包、食道、脊髓等组织的受量,以达到与治疗计划相符的处方剂量;粒子植入后2个月再行TPS剂量验证,评估实际肿瘤包块粒子治疗的剂量。结果:18例患者瘤体最小周边剂量(mPD)为80—120Gy,靶区90%体积的吸收剂量(D90)为103.6—137.6Gy;肿瘤距离心包,脊髓组织最近的在1—2cm处,吸收剂量迅速衰减到20%到5%左右,为24和6Gy;18例患者2个月内瘤体达到CR+PR者17例(94%),瘤体缩小明显,无明显变化(NC)1例(6%)。并发症:气胸6例,喀血0例,18例患者未发现放射性损伤。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可有效控制外照射后肺癌局部残存病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7.
王阁  张志敏 《药品评价》2009,6(5):169-172
原发性肝癌属难治性恶性肿瘤之一,化疗在原发性肝癌的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备受争议。虽然原发性肝癌不是化疗敏感的恶性肿瘤.但随着化疗途径、化疗方案的改进.以及新化疗药物和特异性分子靶向药物的临床运用.原发性肝癌化疗的有效率有望大幅提高.成为原发性肝癌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8.
实施GMP与目前的工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志敏  郝伶闪 《中国药事》2009,23(5):487-488
目的使我国的GMP工作尽快与国际接轨。方法论述GMP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现状及对策。结果与结论规范药品生产企业在药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9.
盆腔转移瘤多为继发性肿瘤,一般患者都缺乏手术指征,因此,降低局部压迫症状、减少患者疼痛及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是肿瘤科医生最为关注的问题.放射性离子组织间永久性植入是近年来倍受人们关注的降低局部复发的肿瘤辅助治疗手段.通过手术或微创方式把放射性粒子直接植入到肿瘤实体内,实现对病变组织的低剂量、持续性、长时间的放射治疗,从而达到消灭肿瘤细胞的目的[1].本文总结本科2007年10月采用的经CT引导下的放射性125Ⅰ粒子立体种植盆腔转移瘤患者5例,评价其8周疗效,探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重点,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单用及联合瑞芬太尼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术中应激反应、术后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6月于我院行膝关节置换术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右美托咪定镇痛,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瑞芬太尼。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记录不同时间点应激指标、疼痛程度的变化,并观察术后康复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液体输入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20 min、气管插管时均有所提高(P<0.05),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 h、12 h研究组疼痛数字评分(NR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其效果显著优于右美托咪定单用,不仅能降低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还能缓解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对于患者早期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