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2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4篇 |
基础医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28篇 |
内科学 | 2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19篇 |
特种医学 | 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39篇 |
综合类 | 30篇 |
药学 | 1篇 |
中国医学 | 4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3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43.
目的:观察应用骨科置入材料空心加压螺钉加钢丝环扎及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科2001-05/2006-02应用空心加压螺钉加钢丝环扎及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24例,其中男15例,女9例:年龄18~60岁,平均32岁;髌骨横形骨折14例,粉碎性骨折10例,全部为闭合性骨折.手术时间为受伤后2~6h.分别于术后4,6,8,10周拍X射线片检查,观察材料及宿主反应.按陆裕朴等疗效评定标准进行功能评估.结果:2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4~24个月,平均10个月.其中1例随访4个月,5例随访6个月,5例随访8个月,4例随访10个月,3例随访12个月,2例随访14个月,1例随访18个月,1例随访24个月.①患膝X射线片评估:骨折解剖复位率达100%.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4~10周,平均为6周.②疗效:优20例,良2例.③材料反应:术后内固定物未见腐蚀、松动、断裂.④宿主反应:待骨折愈合,内固定取出时,发现在钢丝接头处有囊膜形成.结论:空心加压螺钉加钢丝环扎及张力带内固定坚强可靠,无软组织刺激引起的疼痛及钢丝松动现象,是治疗髌骨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4.
目的 体外实验研究不同浓度壳寡糖对软骨细胞增殖及IL-Iβ诱导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从8周龄SD大鼠乳鼠膝关节分离、培养原代软骨细胞,鉴定后选用第2代软骨细胞进行实验.分别加入不同浓度壳寡糖培养48 h,通过CCK-8细胞计数法检测软骨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IL-1β诱导软骨细胞凋亡,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壳寡糖处理,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软骨细胞形态及核分裂象的变化,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早期凋亡比例,并通过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检测软骨细胞凋亡细胞核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CCK-8检测结果表明壳寡糖作用软骨细胞不同浓度、不同时间的软骨细胞增殖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流式细胞检测结果表明壳寡糖不仅扭转了细胞活力和增殖活性的下降,而且改善了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核染色质的损害,同时对软骨细胞凋亡率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 一定浓度的壳寡糖对软骨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壳寡糖能明显抑制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45.
目的: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具有参与和促进创伤后组织修复的功能,但单独使用效果不理想,通过使用肤疾骨宁膏联合表皮细胞生长因子方法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及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分析促进骨外露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实验于2004-03/09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科实验室及武汉大学医学院病理实验室完成.将45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①肤疾骨宁膏+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组.②肤疾骨宁膏组.③生理盐水组.实验观察60 d.结果:肤疾骨宁膏联合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组创面愈合最快,生理盐水组创面愈合最慢(P<0.01).创面在应用肤疾骨宁膏后,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表达量逐渐增高,肤疾骨宁膏+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组和肤疾骨宁膏组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量在15 d分别为0.585&;#177;0.028和0.583&;#177;0.024,达到高峰,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表达量15,22 d分别0.434&;#177;0.026,0.427&;#177;0.022和0.583&;#177;0.024,0.425&;#177;0.026,为高峰期,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并且高峰提前(P<0.01).结论:肤疾骨宁膏联合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可有效促进骨外露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肤疾骨宁膏联合表皮生长因子(EGF)促进骨外露创面的愈合作用。方法将45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1)肤疾骨宁膏联合EGF组;(2)肤疾骨宁膏组;(3)生理盐水组。实验60d,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及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EGF/EGFR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肤疾骨宁膏联合EGF组创面愈合最快,生理盐水组创面愈合最慢(P<0.01)。创面在应用肤疾骨宁膏后,EGF/EGFR及其mRNA表达量逐渐增高,EGF及其mRNA表达量在15d达到高峰,EGFR及其mRNA表达量高峰期为15~22d,较生理盐水组明显增高,并且高峰提前(P<0.01)。结论肤疾骨宁膏联合EGF可有效促进骨外露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索影响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的原因及对策。方法:研究了采用微创、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73例的临床资料,并着重对血肿定位和再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采用精密立体定向仪和先进定位方法,能确保最佳血肿排空效果和安全性,血肿靶点的选择经验是:(1)不规则形、椭圆形血肿靶点宜选择在血肿中央或稍偏后。(2)香蕉形血肿靶点宜选在靠后3/5处中央。(3)对于血肿破入侧脑室,靶点宜选在破入点2.0cm处,防治再出血的主要环节是:(1)严格掌握手术时机。(2)掌握碎吸方向及吸力大小。(3)控制高血压,(4)合理使用脱水剂。全组随访44例,ADLⅠ-ADLⅢ级40例(占90.9%),疗效满意。结论: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是目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常用术式。精密的定位、正确的血肿靶点选择和有效的再出血防治是进一步提高疗效的三个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48.
49.
50.
目的 探讨儿童颅骨缺损修补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4例儿童颅骨缺损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结果 34例颅骨缺损患儿手术修补后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上的改善,术后GOS分级Ⅰ级1例,Ⅲ级1例,Ⅳ级2例,其余30例患儿均恢复良好无相关并发症。结论 患儿颅骨缺损状态会导致许多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二次颅脑损伤的风险也会增高。对有手术指证的患儿积极手术干预尤为重要,合理选择修补材料和手术时期将会取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