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02篇
预防医学   45篇
药学   30篇
  1篇
中国医学   142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微小隐孢子虫DNA探针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制备一种高度特异敏感的隐孢子虫检测探针。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微小隐孢子虫的一段核苷酸片段,扩增产物452bpDNA用半抗原地高辛标记制备成探针。结果:经敏感性试验,该探针可检测2pg水平的隐孢子虫DNA。用该探针与隐孢子虫DNA和溶组织内阿米巴、贾第虫、大肠杆菌及痢疾杆菌等相关生物的DNA和隐孢子虫宿主的DNA进行斑点杂交试验,该探针只与隐孢子虫DNA杂交。结论:该探针具有高度特异性和较高敏感性。  相似文献   
312.
黄学龙是承淡安先生的亲传弟子,澄江针灸学派第二代代表性传人,通过对其针灸科学化实践历程及成果的研究,认为其主要贡献是沿着澄江针灸学派一贯的针灸科学化思路进行了有益探索,阐发腧穴理论、阐明针灸操作、阐释针灸作用原理,推动了针灸科学化进程,充实了针灸学术体系.  相似文献   
313.
以西安市红会医院高铁新城院区项目为例,分析了超大型医院地下空间的功能复合、流线复杂、限制条件多等设计难点,提出了人性化设计、一体化设计、标准化设计等应对策略以及具体的设计措施。  相似文献   
314.
通过收集整理20部民国时期针灸教材中的毫针刺法内容,分析进针法、补泻法、针刺异常情况处理以及手技、注痛法等毫针操作技术,发现民国时期针灸教材处于传统针术向现代针术的转变时期,将捻入作为进针过程中的主要手法,完成了对于管针进针法的引进及简化;出现新式补泻理论及方法;所载针刺异常情况种类与现在相异,并未形成全国适用的操作规范。《高等针灸学讲义·针治学灸治学》《中国针灸学讲义》《新针灸学》等是当时影响力较大的教材。民国时期的针灸教材受到针灸教育模式转变、汉译日本针灸医籍传入、针灸大家学术思想、针具制作工艺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15.
目的评价盐酸坦索罗辛胶囊联合吲哚美辛栓剂辅助治疗下段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将患者分成2组:实验组碎石当日或保守治疗当日口服盐酸坦索罗辛胶囊0.2 mg,12 h 1次;肛纳吲哚美辛栓剂25 mg,3次/d,约7 d。对照组碎石或保守治疗当日出现疼痛不适时给予度冷丁50 mg与黄体酮40 mg肌肉注射的对症治疗。结果实验组在碎石治疗或保守治疗后相关疼痛、下坠不适感明显减轻,结石一次碎石排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盐酸坦索罗辛胶囊联合吲哚美辛栓剂辅助治疗下段输尿管结石可有效缓解相关不适,提高结石排除率。  相似文献   
316.
系统梳理和考察经络理论的学术轨迹,并进行断代,可以将其分为五个阶段:理论起源、多元发展、重构统论、矛盾冲突、反思回归。其中关键性事件和观点有:经过先秦时期的酝酿,西汉初年淳于意提出经脉概念;《内经》时代经络理论呈现了多元化发展;《圣济总录》以“经脉统论”重构经络学术框架并影响至今;西学东渐后,学术界对经络理论的理解陷入了冲突和困惑之中;承淡安先生等在反思中重塑经络理论价值,并回归传统学术轨迹。经络理论的断代研究,清晰呈现了经络理论内涵的演变轨迹和过程,可为当代经络理论的诠释与应用、形态基础的研究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17.
脑卒中后引发神经功能缺损,遗留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刺治疗脑卒中尤其在改善患者运动功能障碍中疗效显著。脑卒中后皮质脊髓束的损伤及修复情况与患者运动功能密切相关。针刺可以延缓皮质脊髓束的继发性损伤,也可以促进患侧皮质脊髓束的修复,加强健侧皮质脊髓束芽生再次跨越中线支配患侧,重构传导通路加强双侧大脑的联系。针刺促进皮质脊髓束修复的潜在机制与改善神经纤维束周围的神经营养因子,干预神经修复的抑制因子,以及调控RhoA、Notch信号通路等方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18.
目的 观察肺复张手法(RM)和肺开放策略(OLA)在肺内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肺内型ARDS患者6例,按需进行RM(30~35cm H2O,30~40s),中等PEEP[(12.1±2.0 cm H2O)]保持开放.记录RM前后的最低和最高指尖氧饱和度(SO2,脉氧计)、动脉血气.结果 SO2于复张后(3.7±2.0)min开始上升,(86.1±89.0)min升至较为稳定的高水平,在中等PEEP水平下维持>5h,并显著改善患者SO2;复张前(88±5)%与复张后(97±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单次肺复张手法和肺开放策略在短期内可迅速、安全、有效改善有基础肺疾病的(严重肺气肿、肺大疱除外)肺内型ARDS患者的SO2,并维持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319.
宫腔镜手术因无切口、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而广泛用于妇产科临床。我院从2005年来,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咪唑安定静脉麻醉用于宫腔镜手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20.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远端收肌管阻滞在胫骨骨折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1年12月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胫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实施超声引导下远端收肌管阻滞,对照组实施静脉病人自控镇痛。比较两组住院时间、自控镇痛按压次数、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镇痛后1 h、12 h、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自控镇痛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后1 h、12 h、24 h,研究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远端收肌管阻滞对胫骨骨折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较好,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围术期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