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评价CT对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的诊断及与壁厚型胆囊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测量13例XGC与19例壁厚型胆囊癌的胆囊壁最大厚度,并对其以下CT征象进行分析:①胆囊壁间低密度结节或低密度带,②黏膜线,③胆囊内壁改变情况,④肝内浸润,⑤肝内胆管扩张,⑥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结果:13例XGC平均壁厚(24.7±16.0)mm,10例病灶区出现低密度结节或低密度带,8例存在黏膜线,8例病变处胆囊内壁光整,5例出现肝内浸润,1例出现肝内段胆管扩张,均无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而19胆囊癌平均壁厚(18.3±8.6)mm,6例病灶区出现低密度结节或低密度带,该6例且均存在黏膜线,8例病变处胆囊内壁光整,7例出现肝浸润,12例出现肝内段胆管扩张,4例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结论:增厚的胆囊壁间出现低密度结节或低密度带,肝内胆管无扩张,是XGC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关键CT征象。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大肝癌肝动脉精确化疗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80例大肝癌患者运用微导管对肿瘤的滋养动脉进行段性或亚段性精确化疗栓塞.评价病灶的碘油沉积情况、介入术后肝功能的恢复、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结果 80例大肝癌患者经过精确化疗栓塞后,全部病例碘油沉积良好、肿块缩小,肝功能及生活质量得到改善,10例患者取得了手术机会.20例Child-Pugh B级经过末次治疗后16例肝功能恢复为Child-Pugh A级,50例Child-Pugh A级治疗后肝功能仍保持无明显变化.1年生存率86.67%,2年生存率63.33%,3年生存率33.33%,4年生存率6.67%,5年生存率3.30%.结论 基于微导管技术的大肝癌精确化疗栓塞,在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及提高根治率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开展较晚,手术例数很少。2002年2月,我国成立了中美脑中风协作组,这是一个由中美双方的多科专家组成的、主要致力于脑血管疾病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推广的特殊组织。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 观察中药枣仁补血汤联合氟西汀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更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予枣仁补血汤联合氟西汀治疗,对照组34例单纯予氟西汀治疗,两组并针对原发病进行常规治疗,结合浅层心理治疗.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与汉密尔顿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比较(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药合用可明显消除或改善更年期抑郁症的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