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原位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肝移植可完整切除病肝,远期疗效优于肝切除,其5年存活率可达70%H1。此外,肝移植还可避免在肝功能不良的情况下肝切除带来的术后肝功能不全的严重风险。 目的: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癌原位肝移植治疗效果及意义。 方法:对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肝胆外科1980-03/2008-12因原发性肝癌行原位肝移植术患者75例术后生存及肿瘤复发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与结论:75例患者术后1, 2, 3年的总体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分别为: 86.6%, 66.7%, 53.3%及65.2%, 53.9%, 34.1%,平均生存时间25个月。其中符合Milan标准的手术患者术后1, 2, 3年的总体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分别为: 88.4%, 72.5%, 57.9%及77.6%, 62.3%, 51.8%,平均生存时间39个月。超出Milan标准的6例患者均在术后1年内出现肿瘤的复发,有2例患者在术后1年内死亡,术后1年生存率为66.7%。其余4例患者于术后2年内相继死亡。平均生存时间14个月。提示原位肝移植是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选择符合Milan标准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移植手术治疗将会取得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82.
肝胰肾三器官联合移植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2004年9月成功开展亚州首例肝胰肾联合器官移植,整个手术过程12h结束,术后8d患者突发心肌梗塞死亡,现将经验与教训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36岁,糖尿病史15年,慢性乙型肝炎10年,视物模糊5年,大量腹水3个月,每天胰岛素注射量最高至90U。入院检查:体重45kg,血压150/100mmHg,血红蛋白59g/L,血球压积17.3%,白蛋白25g/L,总蛋白55g/L,PT54s,APTT70s,肌酐544μmol/L。心电图:各导联广泛ST段改变。心脏彩超:二尖瓣前叶斜率减慢,二尖瓣及三尖瓣轻度返流,肺动脉高压,心前包及底部积液。诊断:①慢性乙型肝炎,慢性肝功能衰竭,终末期糖尿病…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小分子热休克蛋白27保护大鼠心肌细胞过氧化损伤的机制.方法:①以稳定转染 pCDNA3.1/Hsp27质粒并稳定高表达Hsp27的大鼠心肌细胞株H9c2(H9c2-Hsp27)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稳定转染pCDNA3.1质粒的H9c2(H9c2-Vector)细胞;②氧化应激诱导和检测:500 μmol/L H2O2处理细胞后进行如下分析:培养上清中的 LDH 活性、细胞形态学改变、细胞内Akt激活水平;③Akt在Hsp27保护 H2O2诱导H9c2损伤中的作用:以Akt抑制剂Triciribine处理H9c2-Hsp27,观察其对Hsp27保护H2O2诱导H9c2形态学变化的影响.结果:①H2O2诱导H9c2细胞向培养上清释放的LDH显著增加(P<0.01),但与对照组相比,Hsp27 高表达显著抑制了 H2O2诱导的LDH释放(P<0.01);②H2O2处理后,H9c2细胞Akt磷酸化水平增加(P<0.01或P<0.05),但与H9c2-Vector比较,H9c2-Hsp27的Akt磷酸化水平进一步增强(P<0.05);③Akt磷酸化被抑制后,Hsp27对H2O2诱导H9c2细胞形态学改变的保护作用消失.结论:Akt激活是Hsp27保护大鼠心肌细胞过氧化损伤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4.
HSPB1对H2O2诱导大鼠心肌细胞损伤中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B1(heatshockproteinB1,HSPB1)对H2O2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损伤过程中线粒体膜电位(DY)的影响,从线粒体水平阐明HSPB1保护心肌细胞抗氧化损伤机制。方法:以本室建立的稳定转染人HSPB1的大鼠心肌细胞系H9c2(HSPB1H9c2)和空载体转染的H9c2(CON)为实验对象,300μmol/LH2O2刺激2、4和8h后,倒置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荧光探针JC鄄1测定线粒体膜电位。结果:HSPB1高表达显著抑制了H2O2诱导的典型凋亡形态学改变;HSPB1高表达使线粒体膜电位升高42%以上(P<0.001);HSPB1高表达显著抑制线粒体膜电位下降,H2O2刺激2、4、8h后,HSPB1H9c2和CON的线粒体膜电位分别降至刺激前的69.5%和66.5%(P<0.05),74.4%和67.0%(P<0.05),70.7%和58.1%(P<0.05)。结论:HSPB1有效抑制了氧化应激诱导的以凋亡为主的细胞损伤和线粒体膜电位丧失,提示线粒体膜电位的稳定可能参与了HSPB1抗心肌细胞的氧化损伤机制。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和血清钠浓度及腹水情况对良性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术后生存情况的评估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7年2月福州总医院临床医学院98例行肝移植的良性终末期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前在相同MELD评分下血清钠浓度、腹水情况与手术预后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X2检验比较分组后患者的1年生存率、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相同MELD评分下患者术后3个月病死率.结果 在MELD评分为15~25分和>25分的情况下,血清钠浓度≥130 mmol/L的患者术后3个月病死率分别为5%和15%,低于血清钠浓度<130 mmol/L患者的33%和55%,其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88,P<0.05).MELD评分在15~25分和>25分的情况下,无腹水的患者术后3个月病死率分别为5%和8%,低于有腹水患者的35%和57%,其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26,P<0.05).结论 将血清钠浓度、腹水情况与MELD评分结合,能更准确的评估良性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术后短期生存情况.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PTGD)联合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高龄急性胆囊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医院肝胆外科45例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PTGD+LC组(24例)和LC组(21例).其中PTGD+LC组应用PTGD联...  相似文献   
87.
患者,男性,55岁.因患乙型肝炎30余年,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反复出血2年余,于2008年10月行原位肝移植.术前肝功能示:白蛋白32 U/L,总胆红素32 μmol/L,丙氨酸转氨酶36 U/L,天冬氨酸转氨酶20 U/L,胆碱脂酶3670U/L,凝血酶原时间15 s;血常规示:白细胞2.01×109/L,血红蛋白浓度80 g/L,血小板35×109/L;钡餐示:食管胃底静脉重度曲张;CT示: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形成累及肠系肠上静脉.  相似文献   
88.
背景:肝移植后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剂的长期应用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并有可能影响机体对乙肝病毒的清除。目的:分析乙肝相关肝移植患者后不同浓度他克莫司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HBVDNA含量的影响。方法:纳入乙肝相关终末期肝病肝移植受者23例,根据移植后12周清晨空腹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分为高浓度组(≥10μg/L)9例和低浓度组(〈10μg/L)14例,同时用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结合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百分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的HBVDNA。结果与结论: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的HBVDNA含量与CD8+CD152+呈正相关,与CD8+CD28+呈负相关。高血药浓度他克莫司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的HBVDNA高于低浓度组,其改变与反映细胞免疫功能的指标CD8+CD152+和CD8+CD28+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同期供体骨髓干细胞输注对肝脏移植受者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以2008年3月至12月本中心的30例肝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8例,行同期供体骨髓干细胞联合肝脏移植;对照组22例,仅行同种异体肝移植,不行骨髓干细胞输注。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急性排斥发生情况、感染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和费用。结果实验组术后甲基强地松龙用量和出院时每日FK506用量低于对照组[甲基强地松龙用量:(1884±256)mgys(1314±105)mg,P〈0.01;FK506用量:(4.93±0.62)mg,dvs(3.73±0.35)mg/d,P〈0.01];实验组术后3个月内急性排斥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8vs4/22,P〈0.05),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术后第1、3天实验组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天两组间无显著差异,而血清总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白蛋白等指标于术后第1、3、7天两组间对比均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同期供体骨髓干细胞联合肝脏移植可以降低术后免疫抑制剂用量,减少急性排斥反应发生,一定程度上可减低早期肝脏再灌注损伤,不会增加患者的治疗风险、术后住院时问和费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中逆灌注法对术后早期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肝移植生存期1年以上患者82例.根据其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经典原位肝移植组(经典组)29例,下腔静脉逆灌注的原位肝移植组(逆灌注组)53 例.分别测定两组下腔静脉阻断时间、术中输液总量和输血制品总量、移植术后7 d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术后7 d尿量,以及术后1 h、1 d、2 d、3 d、5 d、7 d血肌酐和血尿素氮.结果 逆灌注组的下腔静脉阻断时间显著短于经典组(P 〈 0.05).逆灌注组的输液总量和输血制品总量均显著少于经典组(P 〈 0.05).两组患者术后7 d ARDS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术后7 d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肌酐术后1 d、3 d、5 d显著低于经典组(P 〈 0.05).逆灌注组术后1 d、2 d、5 d尿素氮水平显著低于经典组(P 〈 0.05).结论 与经典原位肝移植术相比,下腔静脉逆灌注肝移植更利于早期肾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