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40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了解河北省新生儿破伤风(新生儿破伤风)流行病学特征,讨论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策略.方法 利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1999-2006年新生儿破伤风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河北省1999-2006年共报告265例新生儿破伤风确诊病例,流动人口占16.5%,住院分娩比例为37.4%,男∶女为1.88∶ 1.265例患儿母亲中接种破伤风类毒素(TT)的占0.8%,在家分娩的146例患儿中有7.5%由经过培训的接生员接生. 结论住院分娩比例偏低,产前未接种破伤风类毒素及流动人口的增加是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2.
[目的]了解河北省0~14岁急性新发乙型肝炎(乙肝)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对河北省所辖市、县2005年报告的乙肝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年河北省报告0~14岁急性新发乙肝1015例,7~14岁病例占总病例数的81.9%。男女性别比1.84︰1;全年均有病例报告;乙肝疫苗三针全程免疫儿童占29.6%;69.4%的病例在发病前半年曾接受过注射;14.9%的病例家庭内有乙肝病人或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结论]今后要加强乙肝监测,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特别是新生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和三针全程接种率,重视安全注射,在青少年人群中开展健康宣传教育,有效控制乙肝流行和传播。  相似文献   
63.
河北省为保持无脊髓灰质炎实施的强化免疫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河北省2000~2004年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强化免疫实施效果。方法根据卫生部要求,河北省于2000~2004年开展了4次全省范围的OPV强化免疫,对结果应用EPIinfo和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OPV零剂次免疫以<1岁儿童为主,流动儿童未免疫率高于本地儿童。全省OPV强化免疫报告接种率(98.37%)、调查接种率(82.93%~100.0%)、评估接种率(≥92.42%)都达较高水平。结论河北省2000~2004年实施的OPV强化免疫效果显著且稳定,建议适时调整免疫策略。  相似文献   
64.
河北省麻疹疫苗初始强化免疫的实施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河北省根据麻疹的发病和人力、物力、财力的现状,经专家论证,麻疹疫苗(MV)强化免疫的具体实施策略定为"分地区轮流进行,用4年时间完成MV初始强化免疫,然后进行分地区后续强化免疫的循环".1998~2001年在全省完成了MV初始强化免疫,登记8个月~14岁应种儿童12915033人,接种11920936人,接种率92.30%.11个市报告接种率为84.85%~97.11%.89.6%的县(区、市,下同)报告接种率≥90%,仅10个县报告接种率<80%.血清学监测结果表明,强化免疫后1个月,麻疹IgG抗体无论阳转率、几何平均滴度,还是预防显性感染抗体比例,都达高水平;免疫后1~2年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分析其实施的直接效果主要有消除了麻疹爆发和流行,降低了发病率;提高了人群免疫力,消除了易感人群累积,有利于阻断麻疹野病毒传播,也有利于麻疹流行病学监测的开展.其取得的间接效果主要有广泛的社会宣传动员取得了强大的社会效应,儿童家长/监护人预防麻疹知识水平提高;同时对学龄儿童在校外进行大规模接种的尝试,为其它疫苗的接种提供了经验;MV初始强化免疫的经济、社会效益也很明显.  相似文献   
65.
目的 对河北省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周报告疫情使用不同的时间序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法对其做出更便捷的预测。方法 利用河北省2004年第1周至2020年第52周流腺报告发病数分别建立指数平滑和季节性自回归滑动平均(seasonal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SARIMA)模型,对2种模型比较,对未来流腺疫情预测和预警。结果 通过检验的优选模型按拟合效果高低分别为SARIMA(22,0,0)(1,0,1)52模型、ARIMA(1,0,0)模型和指数平滑阻尼趋势模型,评价指标显示ARIMA(1,0,0)模型和指数平滑阻尼趋势模型的拟合效果相差不大,3个模型预测值的95%可信限均覆盖实际值。3个模型对2020年第53周预测值分别为73例、94例和85例,相比2020年第52周走势不同,因模型中季节性因素的有无所致。结论 基层或一线工作人员首选便捷的指数平滑模型用于常规性分析,定期建立SARIMA模型对指数平滑分析结果进行评估和修正。  相似文献   
66.
520例残留麻痹的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发病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省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后仍残留麻痹的AFP病例发病状况,为有效地控制麻痹病例的出现提供有价值的基础资料,巩固无脊灰成果. [方法]分析河北省2001~2006年520例残留麻痹的AFP病例病原学监测状况、流行病学特征,免疫史及疾病谱. [结果]2001~2006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AFP病例2 516例,其中520例AFP病例在60 d后仍残留麻痹,年平均发病率为20.7%,病例集中在小年龄组,<5岁的病例占60.0%,男性高于女性,夏秋季节流行高峰,6~8月份占病例总数的47.7%,520例AFP病例中不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未免疫或未全程免疫病例、脊灰病毒(PV)分离率均高于未残留麻痹的AFP病例,引起残留麻痹的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占48.3%,临床符合病例1例. [结论]加强残留麻痹的AFP病例监测,进一步提高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和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PV)的免疫覆盖率.  相似文献   
67.
河北省2002年实施麻疹疫苗后续强化免疫活动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加速麻疹控制 ,河北省于 1998~ 2 0 0 1年完成了全省麻疹疫苗 (MV)初始强化免疫后 ,于 2 0 0 2年 9月 1日~15日 ,在石家庄、张家口、承德市对 8月龄~ 5岁儿童开展了MV后续强化免疫活动。 3个市共登记适龄儿童770 0 0 1人 ,实际接种 736 5 92人 ,接种率 95 6 6 % ;石家庄、张家口、承德市的接种率分别为 98 2 7%、93 37%、90 2 8%。分年龄组统计 ,接种率最高为 96 0 4 % (2岁 ) ,最低为 93 73% (8~ 11月龄 ) ,1、3、4、5岁接种率为95 0 0 %~ 95 99%。以县为单位报告接种率为 87 18%~ 10 0 0 0 %。现场调查对报告接种率进行了评估。本次MV后续强化免疫活动由于进行了认真安排部署 ,广泛开展了宣传动员 ,严格进行了技术培训和加强了现场督导 ,达到了预期目标和要求。分析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为MV后续强化免疫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68.
目的了解河北省2010—2018年含麻疹成分疫苗(measles-containing vaccine,MCV)常规免疫和补充免疫中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监测数据的差异,为优化MCV补充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的AEFI个案数据、常规免疫疫苗接种数据和各市专项上报的MCV补充免疫接种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河北省2010—2018年MCV常规免疫和补充免疫中AEFI监测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河北省2010—2018年MCV常规免疫和补充免疫分别共报告AEFI个案9352例和2590例。常规免疫中AEFI总报告发生率、一般反应报告发生率、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分别为47.81/10万剂、45.31/10万剂和2.32/10万剂;补充免疫的分别是64.40/10万剂、54.03/10万剂和9.08/10万剂。严重异常反应中,常规免疫的热性惊厥、血小板计数减少、急性严重过敏反应报告发生率分别为0.07/10万剂、0.16/10万剂和0.02/10万剂;补充免疫的分别是0.35/10万剂、0.07/10万剂和0.15/10万剂。结论2010—2018年河北省MCV常规免疫和补充免疫不良反应均以一般反应为主,严重异常反应罕见。河北省MCV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分析宫颈癌术后感染病原学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7年1月期间于医院行宫颈癌根治术的274例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使用全自动细菌检定仪对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菌株鉴定,使用纸片扩散(K-B)法检测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观察分析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病原菌情况及耐药性。结果 274例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中发生术后医院感染58例,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1.17%;感染部位主要为泌尿道21例占36.21%、手术切口16例占27.59%;58例医院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病原菌8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8株占55.81%、革兰阳性菌32株占37.21%、真菌6株占6.98%;主要革兰阴性菌对磺胺甲唑/甲氧苄啶、四环素及阿莫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均80%;粪肠球菌对氯霉素、四环素、利福平的耐药率较高,均≥50%;表皮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青霉素G、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均60%。结论宫颈癌根治术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且病原菌种类复杂,耐药性强,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从而提高临床治疗疗效,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70.
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 CSP)是指受精卵、滋养叶细胞种植于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近年来,临床上剖宫产率居高不下,剖宫产术后非意愿妊娠也常有发生,若早期未能准确诊断,继续妊娠或盲目人工流产时常引起大出血,严重威胁着患者身心健康.目前治疗CSP的首选方法是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bolisation, UAE)后刮宫,但仍有部分患者疗效欠佳(如刮宫术后血β-hCG下降不明显或降而复升,残留病灶活动复发导致大出血等).因此,有必要探索一种更安全、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本研究应用子宫动脉化疗灌注栓塞联合刮宫术治疗CSP,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