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78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41.
我国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较高,约70%~80%[1],而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重要因素.颈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狭窄的严重性以及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有密切关系.颈内动脉狭窄越显著,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越高,重度狭窄患者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70%~90%[1-2].粥样斑块的性质、状态和动脉内膜表面的情况与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密切相关. 通常认为当纤维帽很薄、不完整,有溃疡或炎性细胞浸润,坏死脂核较大或有斑块内血肿时,病灶易发生碎裂,是引起脑梗死的主要原因[3].因此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评价除管腔狭窄外,还应关注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影像学,尤其是近年来CT和MRI技术的进展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评价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讲述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和MR血管成像(MR angiography,MRA)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DWI)和扩散张量成像(DTI)在脑肿瘤的诊断和评估中的价值。方法:结合文献报道,对DWI和DTI在脑肿瘤诊断、鉴别诊断、分级、术前评估、手术计划制定以及对治疗随访中作用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评价。结果:DWI和DTI成像在脑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肿瘤的分级中具有一定的价值,DTI能够清晰显示肿瘤对白质柬的影响,对手术计划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术中MRI、fMRI和DTI的结合使脑肿瘤手术更加合理。同时DTI也能将肿瘤对治疗的反应和治疗所致的白质变化进行准确评估。结论:随着MRI硬件和软件技术的发展,DWI和DTI成像提供的信息在脑肿瘤病变的诊断、评价、治疗指导与评估中起著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 脑肿瘤外科手术的原则之一是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同时保留重要的白质纤维束.利用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DTT)技术可在术前探讨脑肿瘤对白质纤维束的影响,术后评估纤维束的改变.文中探讨DTT在累及白质纤维束的脑肿瘤手术前后的应用.方法 对11例脑肿瘤患者行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显示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 FA)图、方向编码彩色(directionally encoded color,DEC)图,分别测量锥体束及胼胝体患侧与健侧相应位置的FA值及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值,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重建锥体束与胼胝体纤维手术后再次行DTI检查.结果 锥体束及胼胝体患侧与健侧相应位置的FA值及ADC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FA值降低,ADC值升高.在11例患者中累及椎体束的10例按纤维束与肿瘤的关系分为3型:Ⅰ型,纤维束仅有移位;Ⅱ型,纤维束移位伴侵润破坏;Ⅲ型,纤维束仅有侵润破坏.属Ⅰ型的1 例术后移位有恢复;属Ⅱ型的6例术后移位有恢复而纤维破坏未能恢复,其中3例纤维束与术前比较有较大缺损,3例中有2例术后肌力明显降低;属Ⅲ型的3例术后纤维束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累及胼胝体的10例中,1例属Ⅰ型;1例属Ⅱ型;8例属Ⅲ型.结论 DTT可显示脑肿瘤与相关白质纤维束的关系,手术前后纤维束的变化与临床表现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44.
目的采用双源CT血管造影(CTA)和高分辨MRI,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总动脉分叉处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成分和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选择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40例,经颈部CTA检测出颈总动脉分叉处粥样硬化斑块并伴管腔狭窄,再接受MRI扫描;分析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性质、成分及管腔狭窄程度。结果 40例患者中,CTA检出斑块61个,其中混合性斑块31个;钙化性斑块18个;软斑块12个。高血压30例,检出斑块49个;无高血压10例,检出斑块12个。MRI检出斑块61个,其中Ⅲ型14个;Ⅳ~Ⅴ型23个,Ⅵ型6个;Ⅶ型18个。斑块内溃疡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成同侧急性脑梗死14例,双侧颈动脉斑块造成双侧脑梗死10例,一侧颈动脉检出粥样斑块而对侧发生脑梗死2例。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主要以混合性斑块为主,双侧好发;高血压患者斑块发生率高于无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成同侧脑梗死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A)的磁共振成像(MR)特征。方法:收集经临床病理证实的15例小脑PA,对其MR表现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5例PA,其中小脑蚓部8例,小脑半球7例;4例PA为囊性,6例为囊实性,4例为实性,1例为实性伴微小囊变,增强后病灶囊壁及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瘤周轻度水肿或无水肿。结论:PA的MR表现有一定的特征,结合临床,可有一个初步的诊断。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血清IgG、IgA和IgM在三氯乙烯(TCE)致变态反应性皮炎患者中的变化特点。方法对32例TCE致药疹样皮炎病人及32名不发病工人的IgG、IgA和IgM水平进行检测,用t检验方法作统计学分析。结果TCE皮炎患者发病第3周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IgM为(1.96±0.61)g/L,而对照组IgM(1.48±0.45)g/L,病例组IgM明显升高(P<0.01),IgG、IgA无明显改变。对同一患者发病后第3周和12周比较,3种球免疫球蛋白均无明显改变。结论TCE皮炎患者患病早期IgM升高,说明TCE药疹样皮炎患者的发病早期机体免疫功能指标IgM有改变。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NT)的常规MRI、DWI特征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DNT的常规MRI、DWI及病理学表现。在ADC图上测肿瘤及对侧正常脑实质ADC值,并进行比较。结果常规MRI上肿瘤多见于额叶和顶叶。11例肿瘤呈尖端指向脑室的三角形或扇形,8例呈类圆形,4例呈脑回状,1例为大脑半球内弥漫结节状病变。17例肿瘤位于大脑半球凸面,9例肿瘤邻近颅骨受压变薄。23例单发肿瘤呈T1WI低信号,T2WI均呈高信号。18例患者接受T2W FLAIR序列检查,其中12例肿瘤周围见薄环状高信号。13例肿瘤未见明显强化,9例肿瘤内见强化。肿瘤周围未见明显水肿。20例肿瘤平均ADC值(1.98×10-3 mm2/s)大于对侧正常脑实质(0.83×10-3 mm2/s,t=20.44,P<0.01)。24例肿瘤内均见特殊的胶质神经元成分,7例病理诊断为单纯型DNT,17例为复杂型DNT。结论 DNT的常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与肿瘤内特殊的胶质神经元成分有关;DNT的ADC值明显增高,有助与其他脑皮质区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48.
肾脏子宫内膜异位症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35岁。右侧腰痛5个月,血尿1个月。患者于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腰部绞窄性疼痛.无尿急、屎痛,无畏寒、发热,至当地医院就诊,拟“肾炎”,给予抗生素治疗,症状无缓解。1个月前又出现间歇性、全程肉眼血尿,遂来我院就诊。体检:腹平软,肝脾及双肾未触及,右肾叩击痛( ).沿输尿管走行区压痛( )。实验室检查:屎常规示满视野红细胞。  相似文献   
49.
弥散MRI诊断颅内表皮样囊肿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图诊断颅内表皮样囊肿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分析19例表皮样囊肿常规MRI和DWI的信号特征,定量测定表皮样囊肿、正常脑实质和脑脊液的ADC值.结果:17例表皮样囊肿T1WI、T2WI呈等或稍高于脑脊液信号,2例T1WI呈高低混杂信号.肿瘤边缘弧线形增强或不增强.19例肿瘤DWI呈明显高于脑实质和脑脊液信号,肿瘤较脑脊液的平均ADC值显著减低,较脑实质的平均ADC值显著增高.结论:DWI优于常规MRI发现颅内表皮样囊肿,DWI上表皮样囊肿的高信号可能是肿瘤组织的T2余辉效应所致.  相似文献   
50.
骨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临床病理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骨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KHE)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及生物学特征。方法 对2例发生于儿童长骨的KHE进行组织病理学、免疫表型和电镜观察,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儿临床以肢体持续性隐痛为主,1例伴局部皮温升高,病程较长(发病1年余就诊),影像学示局限性骨密度减低或蜂窝状骨质破坏。临床未见血小板减少及低纤维蛋白血症(Kabasach-Merritt syndrome,卡梅综合征)。光镜下肿瘤呈多结节状或小叶状分布,浸润性生长,见特征性的肾小球样结构。部分瘤细胞梭形,呈束状排列并形成裂隙状血管腔,肾小球样结构区瘤细胞多为上皮样,见空泡形成及胞质内脂褐素沉积,部分区域见明显的毛细血管瘤样结构。免疫表型:瘤细胞呈CD31、CD34和Fli-1强阳性表达、SMA灶性阳性,GLUT1、CKpan和FⅧRAg均为阴性,Ki-67有少量散在阳性表达。结论 KHE是一种罕见的好发于儿童的潜在恶性肿瘤,诊断主要靠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确诊,须与幼年性毛细血管瘤、卡波西肉瘤、丛状血管瘤、梭形细胞血管内皮瘤等鉴别,病变切除干净是治疗KHE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